廖余平
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加大了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其對學習的興趣日漸消減.近幾年來,我國教育不斷深入改革,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校嘗試逐步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帶領學生自主學習,使其了解高中化學教育的重要性,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引導自學法指的是教師在傳授知識與技能期間,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升自學能力,養(yǎng)成良好自學習慣的一種教學模式.引導自學法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提出明確的目的、要求、思考問題,傳授學生自學的方法,組織學生適當地交流心得,由易至難,由扶至放的方式來實行一對一輔導.
一、倡導“引導自學法”的原因
一直以來,我國的教育方式在長期的沉淀之下,將其總體統(tǒng)稱為“填鴨式”教育,主要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一直記錄,學生并沒有思考的過程,導致課堂氛圍沉悶,學生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教學效果不理想.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的教育理念也在慢慢轉變,逐步轉向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非易事,其過程與教師的引導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社會競爭日漸激烈,已經不再只看一個人現有的知識儲備,而更多的是看他的學習能力.運用“引導自學法”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這一方法被廣大師生認可.
其實,每位學生均有自主學習的熱情,但經過長時間的被動學習,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隨之消減,到最后學生只會等待老師的答案,對教師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運用“引導自學法”就是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尋答案,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就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慢慢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利用“引導自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1.“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主要是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通過課文中的內容進行引導,為學生指引方向,使其能夠自主追尋問題的答案.例如,二氧化硫氣體中存在少量的三氧化硫氣體,那么我們將如何去除呢?氯化銀在過量的氨水中是否會融化呢?品紅在二氧化硫的作用下會褪色嗎?教師可通過問題讓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2.“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設計情境.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情境引導的方法很多,如帶有情境的問題、生活中的情境、實驗教學情境等,教師要依據教材中的內容選取適當的情境來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能夠深入化學課堂教學當中.例如,教師在講《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內容時,教師可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對學生進行引導.生活中最常見的鐵是一種化學金屬,那么在講解到“鐵的重要化合物”的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回顧分析平時在生活中見到的酸與鐵所發(fā)生的反應,要求學生記憶氧化鐵與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FeO+2H+Fe2++H2O.又如,平常炒菜所使用的鹽是我們最常接觸的化學物品,但鹽食入過多,等于食入過多的氯化鈉,就會容易引起高血壓,食入過少,又會使人變得軟綿無力.教師可從生活中情境入手,向學生提出問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自主思考,尋找答案.通過情景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生活中的化學知識的興趣,從而主動去分析、探究,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3.“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實驗中的應用效果.
對于化學學習,實驗是最強有力的教學手段.教師在教學期間,可通過讓學生自主操作實驗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出相應問題,比如氯化鈉、氫氧化鈉及硝酸銨可運用水來辨別嗎?部分學生認為不可以,因為運用三只試管將固體物質放入,加水將其溶解,氫氧化鈉遇水會放熱量,因此可以直接辨別出來,但其余兩支試管變化不大,無法辨別.但也有部分學生認為可以辨別,因為硝酸銨融入水有刺激性氣味放出.這時教師先不要公布答案,可引導學生自己通過自己實驗操作來得出正確答案.
總之,現代教育教學當中“引導自學法”的理念很關鍵,對于被動性學習或主動性學習的學生都有很大幫助.恰當的將“引導自學法”與教材所講的內容相結合,可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主思考,學到知識,并且又不會增加心理壓力.所以,教師要認真思考,科學合理地將“引導自學法”運用于教學當中,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