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文文
一、案例背景
技工院校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沒有考上高中而來學一些技術的。大多數(shù)學生在家里面都是獨生子女,一方面家長對學生特別溺愛,另一方面,許多學生來自于農(nóng)村,父母知識水平較低,對學生的輔導不夠,并且平時疏于對他們的管教,所以,大多數(shù)學生在平時生活和學習中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他們平時在初中的時候學習成績不理想,而且相當一部分學生都處于一種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狀態(tài),這些因素導致了技工院校的學生在處理問題時往往采取極端的手段。
二、案例主題
我主要是針對學生沖突而設立的本節(jié)案例。由于現(xiàn)在學生大多數(shù)在家中都是獨生子女,并且他們的身心正處在叛逆期,大多數(shù)父母對他們的子女都是溺愛,學生在學校的不良行為家長不予理解,不配合學校的決策,而且還一意孤行偏向他們的孩子,有時還和教師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在案例中我主要是運用換位思考的方法讓家長和學生多從學校和教師的角度考慮問題,并且家長之間能夠互相從對方的角度考慮,教師也能夠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問題,最終能夠達到和諧,并且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氛圍。
三、案例描述
2013年我?guī)У腦X班的班主任,那天,上完第一節(jié)課課間休息時間,我接到了課代表的電話,她在電話那頭說話很著急,我意識到事情不妙,她說:“老師,小李流血了,……”,聽到這我趕緊跑到教室,看見現(xiàn)場一片混亂,其他有的學生在那拉架,有的學生在勸架,原來是小王和小李打架,在打的過程中小王拿起凳子朝小李扔去,把小李的頭碰出了血,我趕緊和小李去醫(yī)院,隨后,小王的父母也來到了學校,也隨即來到了醫(yī)院一直給小李在各個窗口交醫(yī)藥費等等,他們也都積極配合小李的包扎,因為小王的父母和小李的父母都是農(nóng)村的,后來小李的父母也趕到了醫(yī)院,包扎完之后,醫(yī)生說,幸好是皮外傷,如果傷口再深一點的話,后果將不堪設想,聽了醫(yī)生的話我背后冒出了一身冷汗,隨即吊著的心沉下去了,只要小李沒有大礙就行。
隨后我向班里學生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小王最近心情特別不好,由于他姥姥住了醫(yī)院,他妹妹出了車禍,他一星期了就往醫(yī)院跑,并且來了學校之后他的精神也不是太好,由于星期六星期天在醫(yī)院太累,既要照顧他們還有沉重的作業(yè)負擔,他的情緒低到了極點,小李在下課的時候,跟其他同學在玩的過程中,不小心碰住了小王,說話聲音也有點大,一下子把小王的情緒點燃了起來,就開始了爭吵,最后打了起來,小王也不顧后果地將自己的板凳拿起來朝小李扔去,導致小李的頭被碰出了血跡。
到最后又互相協(xié)商賠償?shù)膯栴},小李的母親向小王家里要一萬元,其中包括醫(yī)藥費和精神損失費,一萬元對于小王的農(nóng)村家庭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一萬元就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并且小王的姥姥住院了,小王的妹妹也在醫(yī)院,他們本來不富裕的家庭已經(jīng)花了不少開銷,自己家里面已經(jīng)沒有多少積蓄了,針對這樣的情況,我采用了換位思考的方法,跟小李的母親充分說明了小王家的情況,小王家里面最近也有兩個人住院,他們已經(jīng)花銷了一大部分開銷,還欠著醫(yī)院的帳沒給了,讓給出一萬元真的對于這樣的家庭來說是雪上加霜,并且讓小李的母親能夠換位思考一下小王家的處境,在我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勸說下,小李母親最終接受了我的想法,并且我和小李的母親說明小李的傷口僅僅是皮外傷,沒有很大的后果,希望小李的母親能夠體諒小王家的情況,我同時也做小王家的思想工作,讓他們認識到小王給小李造成的心理壓力確實挺大的,雙方家長希望都能夠體諒對方一下。最終在我的協(xié)商下小王家向小李家賠償了2200元醫(yī)藥費和精神損失費。
四、案例成果及反思
過了一段時間,我向其它學生詢問了他們兩個人的情況,其它學生都說他們兩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比以前好多了,兩個人的目標比以前更明確了,真正明白了以后做事要多考慮后果,不能盲目行事,真正明白了以后做事要注意控制情緒的變化,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他們這些變化我確實也發(fā)現(xiàn)了,我自己在心里面也暗自竊喜,看到他們的進步我也很高興。
當然,在處理這件棘手的案例上,我提前也和有經(jīng)驗的教師咨詢過一番,他們一致認為在處理這件事情上不能再將矛盾激化,必須用合理、恰當?shù)奶幚矸绞?。因為我是新手班主任,老教師們也向我舉了好幾個關于發(fā)生學生沖突的案例,我自己也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決定采用換位思考的方法來將他們之間的沖突降到最低。最終的結果也沒有讓我失望。
我一直認為對學生的教學不能脫離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除了傳授知識外,還應該教會他們?nèi)绾巫鋈?,學生家長之所以能夠聽從我的意見,與我平時對學生的教育分不開,學生在學校有什么情況,我會及時與他們的家長聯(lián)系,我會把他們在學校的情況及時反饋給他們的家長等等,好多家長對我的做法都是贊賞有加。
這件事雖然說結束了,但是讓我懂得了在學生的教育方面我更應該加大管理力度,不僅僅是強制性管理,更應該多和學生談談心,多和學生交流,更多的是對學生思想上要有所引導,不讓學生再因為情緒上的一些變化而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另外,我有時間也給學生找一些發(fā)生學生沖突的案例,與他們多交流,多溝通,通過這些做法,我發(fā)現(xiàn),班里面好多學生都更加開朗了,也更加善于交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