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友燕 李素燕 曾煉坤 夏碧文
糖尿病是一種增長率較高的內分泌疾?。?,2], 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在密切的關系。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比較高發(fā)的類型, 病程長且血糖水平得不到較好的控制[3], 會導致患者出現多種并發(fā)癥, 故此及時診治該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選取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和同期健康體檢者60例開展本次研究, 詳細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觀察組)和健康體檢者60例(對照組)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的血糖水平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相符合;本次研究已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排除標準:存在重要臟器嚴重功能不全的患者;合并其他內分泌疾病和全身系統性感染的患者;處于特殊時期(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觀察組男37例, 女 23例;年齡42~66歲, 平均年齡 (54.37±3.98)歲;其中合并糖尿病并發(fā)癥40例, 無糖尿病并發(fā)癥20例。對照組男34例, 女 26例;年齡44~67歲, 平均年齡(54.43±4.3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檢查前1 d叮囑兩組受檢對象禁食禁飲至少8 h,在檢查當日清晨保持空腹狀態(tài), 采集兩組外周靜脈血5 ml,以4000 r/min的速度進行離心處理, 時間為10 min, 取上層血清和血細胞進行檢測。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C肽(放射免疫法羅氏試劑)、糖化血紅蛋白(免疫比濁法, 美國Bio-Rad試劑)進行測定, 由上?;骺萍加邢薰尽⑽錆h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相關檢測試劑盒。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清C肽水平, 以及不同病情嚴重程度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清C肽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檢測指標比較 觀察組空腹血糖(10.07±2.10)mmol/L、餐后2 h血糖(15.88±1.10)mmol/L以及糖化血紅蛋白(9.69±1.14)%均高于對照組的(4.23±0.31)mmol/L、(5.66±1.29)mmol/L、(5.33±0.89)%, 血清 C 肽值 (0.89±0.12)μg/L 低于對照組的 (1.42±0.24)μg/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2 2型糖尿病中不同病情嚴重程度患者相關檢測指標比較 合并糖尿病并發(fā)癥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及血清C肽明顯高于無糖尿病并發(fā)癥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檢測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檢測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紅蛋白(%) 血清C肽(μg/L)對照組 60 4.23±0.31 5.66±1.29 5.33±0.89 1.42±0.24觀察組 60 10.07±2.10a 15.88±1.10a 9.69±1.14a 0.89±0.12a t 21.310 46.700 23.351 15.300 P 0.001 0.001 0.001 0.001
表2 2型糖尿病中不同病情嚴重程度患者相關檢測指標比較
表2 2型糖尿病中不同病情嚴重程度患者相關檢測指標比較
注:與無糖尿病并發(fā)癥患者比較, ap<0.05
類型 例數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紅蛋白(%) 血清C肽(μg/L)無糖尿病并發(fā)癥患者 20 7.72±2.31 9.61±2.18 1.73±0.39 8.19±2.25合并糖尿病并發(fā)癥患者 40 10.50±2.28a 14.58±2.43a 1.14±0.22a 11.56±3.67a t 4.433 7.719 7.506 3.759 P 0.001 0.001 0.001 0.001
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為胰島素作用受損、胰島素分泌異常等。長期處于高血糖的狀態(tài)會累及眼、神經、腎、血管及心臟等組織器官[4,5], 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腎臟病變、大血管病變冠狀動脈等并發(fā)癥。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異常以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異常為主。
大部分人隨著對糖尿病認識的加深, 越來越重視血糖的監(jiān)測??崭寡呛筒秃? h血糖不僅是臨床用來診斷糖尿病的標準, 還是用來控制血糖水平的標準, 兩者均能夠將某一具體時刻的血糖水平有效反映出來[6-9], 還可提示患者的身體狀況健康與否。在臨床檢測中, 進食、糖代謝等因素會對血糖水平產生影響, 因此某一時間段內的血糖水平變化和病變情況無法得到準確的反映。
糖化血紅蛋白近年來在診斷糖尿病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其和血糖濃度之間為正比例關系, 測定糖化血紅蛋白能夠對一段時間內患者的血糖綜合情況進行客觀反映[10-14], 還可評估藥物治療效果, 可作為血糖控制中的長期觀察指標。
血清C肽的測定能夠將β細胞合成及釋放胰島素的功能進行反映, 其能夠在不受胰島素抗體干擾的情況下直接得出血清C肽的濃度, 可對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進行預測[15-18]。糖化血紅蛋白和血清C肽聯合檢測能夠提高臨床診斷糖尿病的準確性, 能夠將病情嚴重程度進行良好的反映,對于預測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較好的效果[19-21]。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空腹血糖(10.07±2.10)mmol/L、餐后2 h血糖(15.88±1.10)mmol/L以及糖化血紅蛋白(9.69±1.14)%均高于對照組的(4.23±0.31)mmol/L、(5.66±1.29)mmol/L、(5.33±0.89)%, 血清C肽(0.89±0.12)μg/L低于對照組的(1.42±0.24)μg/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合并糖尿病并發(fā)癥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及血清C肽明顯高于無糖尿病并發(fā)癥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糖化血紅蛋白、血清C肽聯合檢測能夠將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病情嚴重程度進行準確地反映, 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和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