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民
最近幾年,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的農村小伙子卻在古典文學領域嶄露頭角,為人們所熱議。人們說他是楹聯(lián)妙手、詩詞快手、辭賦高手。這個人就是河北省的楊茂東。
說他是楹聯(lián)妙手,是因為他近幾年參加了一系列全國性的楹聯(lián)比賽活動,獲獎近百次,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2015年7月,在河北省文明辦主辦的“天河山杯”愛情主題全國征聯(lián)中,他的作品:
千載間,誰將舊事消磨,簪劃銀河,不教他暮暮朝朝、卿卿我我;
一霎那,盡把相思勾起,云開鵲路,好長此年年日日、世世生生。
借用銀河鵲橋故事,寥寥數(shù)語,把牛郎織女愛情寫得纏綿悱惻,動人心弦,此聯(lián)獲一等獎。
2012年12月,由國家文化部、中國文聯(lián)和湖南省政府聯(lián)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百詩百聯(lián)大賽中,他以琵琶亭一聯(lián)參賽。聯(lián)云:
弦語有人知,憶座上青衫,別后幾能逢故舊;
荻花飛何處,只江頭明月,歸來重與奏琵琶。
此聯(lián)以委婉之筆寫盡白居易湓浦口聞琵琶聲而作《琵琶行》的動人情節(jié),情感真摯、深沉,堪為佳構。在12萬副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三等獎。
2012年11月,為紀念左宗棠誕生200周年,湖南湘陰面向全國征集詩詞曲作品,其所作聯(lián)為:
生死未關心,何懼抬棺而進,為復新疆,一開新局;
國家長在眼,豈宜固步自封,雖興洋務,不媚洋人。
活脫脫寫出了一個為國家為民族不惜“抬棺而進”的愛國將領的英雄形象和“雖興洋務,不媚洋人”的偉大民族精神。讀來慷慨激昂,催人奮進,與前兩聯(lián)筆調迥異。此聯(lián)最后獲得大賽二等獎。
有些風景區(qū)或出于征集或出于邀請,使他的楹聯(lián)作品成為了一些風景名勝的點綴。
萬里臥長龍,憶往日滄桑,猶憐風物;
千秋傳勝地,看當時月色,又照繁華。
——淮安清江浦樓
雖困蹇亦有知交,尚共佳人,尚依良驥;
論英雄莫因成敗,休夸巨鹿,休嘆烏江。
——安徽靈璧虞姬文化園
三眼看穿真面目;
一聲喝破小聰明。
——山西介休馬王廟
別意難宣,折梅花而寄;
相思盡灑,與江水同流。
——洪江相思閣
心清已共云來去;
氣定還如水自然。
——臨湘白云湖公園
這些楹聯(lián)作品與當?shù)鼐坝^結合巧妙,文筆清新,讀起來余味無窮,也使景點為之生色。常引游客駐足觀看,頗得好評。
縱觀以上所舉,不難看出楊茂東所作楹聯(lián),構思巧妙,出語新奇,文筆典雅,不落俗套充滿民族文化氣息而又富有時代精神,可謂吐屬不同凡響。
說楊茂東是詩詞快手,是贊揚他的文思敏捷,朋輩相邀文酒之會,無論作詩還是作詩鐘,一般都是他第一個完成交卷。最值得稱道的是,前不久由開封市委宣傳部舉辦的東京國際斗詩大會上,他受劉太品先生邀請參加比賽,經過層層角逐,殺入決賽,以十余分鐘完成命題,以微弱差距輸給了廣西新秀韋代森,屈居第二,成績也算是可圈可點了。早在他結婚時,我在給他的賀詩中說過“此君本色是詩人”,事實證明他果然是個難得的詩才。
說楊茂東是辭賦高手是因為在獻縣幾位寫賦的高手中,楊茂東就是其中一個。再就是后來由中華詩詞學會和寧夏自治區(qū)黨委舉辦的中國寧夏黃金河岸詩詞聯(lián)賦大賽中,他的《黃河賦·寧夏篇》獲得二等獎,受邀參加了頒獎晚會。在“河北地酒天藏博物館”館賦征集中,也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鑒于他在古文創(chuàng)作方面的深厚功力,被中宣部特邀為革命烈士任常倫和楊殷創(chuàng)作事跡小傳,在全國廣為傳唱。
說來說去,楊茂東究竟何許人也,這還要從頭說起。楊茂東,河北獻縣東孔莊村人,一九七八年二月出生。初中沒有畢業(yè)就因為家庭困難輟學,在家從事農業(yè)生產。他在讀小學的時候,就經常聽人講起清朝一代文宗紀曉嵐的對聯(lián)詩詞故事,就對對聯(lián)和古典詩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語文成績一直很好,一直憧憬著長大以后能當個詩人,當個楹聯(lián)家。輟學以后,他雄心不改,雖每天起早貪黑從事勞作,但總要擠出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來讀書學習。他在舊書攤上看到一本《對聯(lián)·民間對聯(lián)故事》,一看之下,很長見識。從此,只要有機會他就到處搜尋這本雜志,與對聯(lián)結下了不解之緣。另外,他還從原獻縣楹聯(lián)學會會長史獻文處借來了很多的楹聯(lián)類書籍,一邊如饑似渴地讀,一邊一副一副地背,從中汲取營養(yǎng)。
于詩詞,他也從未放棄。他閱讀和背誦了《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長恨歌》《琵琶行》《春江花月夜》等經典詩作。還仔細研讀了王力教授的《詩詞格律》、趙仲才的《詩詞寫作概論》等,為彌補自己閱歷不足的缺陷,他還向人借閱了《春秋》《漢書》《史記》《資治通鑒》等歷史書籍。除了書本學習以外,他不放棄任何機會結識各地詩詞楹聯(lián)名家,當面向他們請教,請他們來幫助提高自己。如河北省楹聯(lián)大家董汝河、灤縣楹聯(lián)學會會長張志強、滄州著名詩人金紫衡和著名聯(lián)家白國成、青縣詩聯(lián)大家潘洪斌等。楊茂東既要顧家,又要圓夢,其辛苦可想而知。這一切他的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從來沒有抱怨過,承擔起了大部分的家務,來支持他學習和創(chuàng)作。因此,他能堅持每天一兩個小時的讀書,這一堅持,就堅持了二十個寒暑。如此大的毅力,著實不易。一個初中沒有讀完的農村青年,在詩聯(lián)辭賦創(chuàng)作上居然達到今天這種高度,按照常理,匪夷所思。當您了解他二十多年的自學歷程,就不難理解了,這就叫做厚積薄發(fā)。
有志者事竟成,是金子總要發(fā)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