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夏棋
【摘 要】當前,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重知識傳授、輕習慣培養(yǎng);家長監(jiān)督引導作用缺失、學生學習習慣欠佳等,都是影響小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诖?,筆者認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積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認真聽課、仔細觀察的習慣,全面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現狀;對策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習慣,遠比知識的傳授和灌輸顯得重要。正所謂:良好的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強化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更應當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如課前預習的習慣、認真聽課的習慣、課后復習的習慣等,都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取得事半功倍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然而,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忽視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的監(jiān)督和管理作用缺失等,嚴重影響了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形成?;诖耍P者認為:現代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整合新課改理念,重視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全面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效果。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培養(yǎng)現狀
當前,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從而使得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培育存在不少問題:
1.知識灌輸,忽視習慣培養(yǎng)
雖然說我國目前已經大力倡導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立足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思想,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還是習慣于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建立在考試成績的基礎之上。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習慣培養(yǎng)不夠重視,或者說是教師并沒有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這種忽視學生習慣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往往會影響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2.學生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欠佳,家長監(jiān)管角色缺位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缺乏自制能力,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加強和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讓家長充分發(fā)揮其家庭育人的功能。而在教師和家長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也應當充分調動家長在孩子習慣培養(yǎng)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保駕護航。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和家長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并沒有充分發(fā)揮家長在孩子學習習慣培養(yǎng)方面的作用,從而使得很多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較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學習模式,往往會影響學生今后的學習效率。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習慣培養(yǎng)的有效性對策
結合葉圣陶先生的關于:“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的思想,筆者認為: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是時代發(fā)展對現代學生成長的要求。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該通過怎樣的手段,培養(yǎng)學生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呢?
1.課前預習的習慣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培養(yǎng)學生好的預習習慣,是受益終身的。正所謂:有備無患。前期的準備工作,是為后期的學習打基礎,并對后期的學習產生直接性的影響。例如,在教師講課的過程中,有預習的同學,就能夠很快進入角色,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而沒有預習的同學,則經常表現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狀態(tài)。而且,沒有預習的同學,往往會錯過教學中的很多重點和難點。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好的課前預習習慣,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提前了解教師要講授的內容,有的放矢,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提升。在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的最初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安排預習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預習,并在課堂教學中檢查學生預習的效果,通過這種強制的方式,讓學生懂得預習。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養(yǎng)成了預習的習慣,不需要教師的督促和管理,也能夠自主預習,這就是學生良好課前預習習慣養(yǎng)成的表現。
2.認真聽課的習慣
小學階段的學生,一個鮮明的特征就是好動。上課說悄悄話,開小差等等,是很多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而正是因為這些不良的小習慣,往往容易讓學生錯過一些關鍵性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培養(yǎng)學生好的聽課習慣。而好的聽課習慣怎么培養(yǎng)?筆者認為:是要靠教師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課堂來形成的,而不是通過強制化的手段來形成,否則學生也是人在曹營心在漢,難以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通過富有趣味性的教學課堂,激發(fā)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好的聽課習慣。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當通過經常的互動和溝通交流,讓教師和學生在這種交流的過程中,形成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沒有走神的時間,沒有開小差的時間,全面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
3.仔細觀察的習慣
觀察,是提高學生認知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學生一旦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對于其今后的學習,對于其他科目的學習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應當通過積極的引導,通過啟發(fā)式的教學提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探索思維,讓學生懂得觀察身邊事物,讓學生懂得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此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一整套的觀察方法,如推斷法、比較法等等,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思考,不斷的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總而言之,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改變過去只注重知識灌輸和傳授的教學思想,充分結合新課改的三維教學目標,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小學數學的教學,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為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春英.談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0.1:14-16
[2]王軍虎.淺談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2.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