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彩燕
摘 要:化學是研究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的一門學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生產(chǎn)實踐聯(lián)系得很緊密?;瘜W本應是學生樂學、善學的一門學科,但在目前的化學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對此,教師應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主動探索搭建平臺,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從而提高化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實踐;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27-004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22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更新不及時,影響初中化學教學效果
教師的教學觀念對教學活動各環(huán)節(jié)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化學教學實踐中,雖然新課程理念對教學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有的教師仍然圍繞著背定義、說現(xiàn)象、找本質(zhì)、寫反應方程式等環(huán)節(jié)進行,這樣培養(yǎng)出的學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但對化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及應用能力很欠缺,不符合新課程理念對初中化學教學的要求,影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影響初中化學教學效果
愛思考、對知識充滿好奇、喜歡動手操作是初中生的特點,教學方法的選取應當符合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但在化學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仍然沿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模式,在這部分教師看來這種方式可以實現(xiàn)單位時間知識承載量的最大化,片面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偶爾組織的化學實驗也多是驗證性質(zhì)的,教師按照固定的步驟進行實驗,出現(xiàn)預期的反應效果,學生在臺下觀察,很難主動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影響學習化學的興趣。
(三)教學內(nèi)容選取不當,影響初中化學教學效果
初中化學中涉及許多化學變化,這些化學變化是一個奇妙的過程,有的可以直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瘜W學習本該是很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但教師在教學中注重的是基本原理和公式的講解,而對于那些探究性的知識、有趣的化學實驗講解的不多,學生看到的只是枯燥的化學原理和公式,感受不到化學學習的樂趣,進而影響化學學習效果。
(四)學生主體作用不突出,影響化學教學效果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發(fā)展,學生作為學習活動主體的理念不斷深入,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對促進化學教學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認為讓學生進行探索、實驗操作很浪費時間,所以學生只能按著教師的思路死記硬背,學到的只是具體的知識,思維、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解決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問題的策略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為了更好適應初中化學教學實踐需要,教師必須自我加壓,多學習、多思考,不僅要在觀念層面接受新課程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學實踐中踐行新的教學理念。初中生相比于小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加之化學課程本身的特點,需要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行自主思考、操作、探索來學習知識,提高能力,要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設計等方面進行改進。當然,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不是完全不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要針對不同化學知識的特點,靈活確定知識的學習方式。如對于“分子”“原子”等物質(zhì)結構知識,應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活動為輔,把微觀的抽象東西轉變成學生易接受的知識;而對于那些化學實驗、需要學生進行探索的知識,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平臺,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獨自探索等方式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適當對學生的活動給予指導,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對化學變化的過程形成直觀的認識,同時進行積極的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不僅可以習得知識,而且對于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提升等都有積極的作用。
(二)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了強烈學習興趣的支撐,學生會自覺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來進行學習。為了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在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進行積極探索,充分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資源,綜合運動多媒體技術、實驗教學、學生匯報等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熱情以及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受到化學課程的奇妙。例如,在學習磷的相關知識時,可以通過讓學生做磷的燃燒試驗的方式,讓學生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找到白磷與紅磷的區(qū)別,而不是死記硬背教師總結好的知識點。
另外,還可用情景教學的方式,巧妙的設置問題,引導他們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思考,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拓展性思維。對于有些化學反應,不能僅停留在讓學生寫、記化學反應方程式的階段,要鼓勵學生在實驗探索中學習知識。例如,在學習了“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后,可設置家庭小實驗:在廚房使用米醋和蠟液等材料制作“雕花彩蛋”的活動,來增加化學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手欲望,鍛煉學生實驗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為學生主動探索搭建平臺,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
初中階段是學生各種思維習慣、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教師一定要樹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意識,在促進知識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學生能力的提高?;瘜W教師要讓學生從事物的變化中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讓他們知道化學學習中也蘊含著生活。例如,在學習了碳酸根遇“堿”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后,可以安排學生自制汽水的趣味活動:取一個洗刷干凈的汽水瓶,瓶里加入占容積80%的冷開水,再加入白糖及少量果味香精,然后加入2g碳酸氫鈉,攪拌溶解后,迅速加入2g檸檬酸,并立即將瓶蓋壓緊,使生成的氣體不能逸出,而溶解在水里,再將瓶子放置在冰箱中降溫。取出后,打開瓶蓋就可以飲用。這樣學生可以把學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具體實踐中,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結語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被擺在越來越突出的位置,為了更好地促進化學教學效果的提高,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開啟創(chuàng)新性教學,將化學教學回歸到生活之中,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化學學習。
參考文獻:
[1] 耿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及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29).
[2] 汪芳.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