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梅 牛淑卿 田淑飛
摘 要:課程體系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載體,集中體現(xiàn)了院校專業(yè)設置的教育內容和教育觀念。針對我院涉農專業(yè)CAD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在認真分析和總結近年來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從CAD課程內容、教學模式、課程體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措施,同時廣泛利用計算機輔助繪圖技術讓學生多練習、多動手,對提高涉農CAD教學水平,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操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農業(yè);CAD課程;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27-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01
隨著現(xiàn)代科技水平的飛速發(fā)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在農科院校工科類專業(yè)中得以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以圖版、丁字尺為主的傳統(tǒng)制圖手段已不能很好地適應目前社會需求。因此,功能內容強大的輔助教學設計軟件(AutoCAD)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顯示出它的明顯優(yōu)勢,同時影響著人們從事工程設計和繪圖方式的思想改變。我院涉農專業(yè)自2014年以來開設此門課程,通過幾屆學生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學習此門課程的學生不僅應具有一定的專業(yè)基礎知識,更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但我院有些方向的學生沒有開設制圖基礎課程,而直接開設CAD,使得制圖基本知識和CAD繪圖沒能很好地契合銜接。目前大多數(shù)國內高校的CAD課程的教學效果主要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來實現(xiàn)。因此,國內大多數(shù)高校對CAD課程進行了大量的教學改革實踐,并結合自己學校的特點取得了顯著的成效?,F(xiàn)對我院涉農專業(yè)CAD課程建設研究綜述如下。
一、課程內容應重視對學生的社會需求、突出實用性
CAD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內容如果直接按有關參考書講解的話,它的體系就是從作圖功能、編輯功能、尺寸標注、文字標注、二維繪圖、三維建模等基本內容進行編排,有自己多年形成的成熟的知識構架,但相關內容沒有隨著專業(yè)的設置而變化。尤其是涉農專業(yè)涉及的畜禽舍的設計、相關農機等方面內容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課程內容應重視對學生的社會需求,突出實用性。因此,課程組根據(jù)課程的實際需要,自己編制了適合我院涉農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大綱、授課計劃等。
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向項目式教學模式轉變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教師如何教,忽略了學生如何主動積極地學,導致教學方法上沒有大的突破,尤其是對于CAD這門課程需要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而言。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以實例項目的形式邊講解、邊操作,每講一個知識點都要進行步驟的訓練,同時向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發(fā)起沖擊,向項目式教學模式逐步轉變。
三、以目標式考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一改考核方法單一,單純注重結果的弊端。傳統(tǒng)的考核多以最后的上機考試為重要依據(jù),這是應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直接移植。CAD及制圖課程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讀圖、繪圖和圖解的能力,應注重評價的多元性,強化過程性、目標式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嘗試以項目為主要單元進行考核的方式,每進行一個項目的布置后,限定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獨立完成,完成時間短、作圖優(yōu)的相對成績高。
四、充實教材內容,并加強與實踐的銜接
首先,結合涉農專業(yè)的實際,充實教材內容,同時考慮內容的系統(tǒng)性。例如,在教學中結合機械圖片來講解零件加工裝配過程、結合畜禽舍的圖片來講授工程結構、構造等工程內容等。同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改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手段,利用現(xiàn)代的視頻技術、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多觀察、多討論,盡可能地結合實物把機件、工程圖樣用講解的繪圖命令快速、簡潔的表達到項目中來。這種面對實物來講解的模式,將很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點,調動他們對學習的強烈愿望,同時也真正地使教與學融為一體。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地安排教師和學生互動的一些學習內容,使他們在CAD課程學習過程中,能循序漸進地接觸到工程、機械等方面的工學知識,彌補了理論教學中的缺陷。利用提問、辯論、討論等手段,結合制圖的實際,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高效學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五、CAD課程應以技能訓練為中心,構建過程體系教學
CAD課程是工程類專業(yè)進行設計不可缺少的軟件系統(tǒng)。通過該項目的研究,使得該課程的課時能達到36學時上機實踐練習,通過實際操作充分調動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強學生基本實踐操作。充分利用多媒體和互聯(lián)網技術改革考試方法。同時和企業(yè)進行一定的技術合作,了解企業(yè)對畢業(yè)學生的需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一整套工程圖紙或機械圖紙的形成步驟、包含的內容、線條的要求、字體的要求、尺寸的標注注意事項、二維工程圖的繪制、三維模型圖的建立等主要內容都會從上課開始穿插到課程結束,使該課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采用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對繪圖的速度、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起到了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結語
通過對涉農專業(yè)CAD教學改革,結合我院學生的實際,加強了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滿足了目前以計算機輔助繪圖為主的社會需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但掌握了CAD系統(tǒng)的知識,同時還掌握了繪制工程圖紙的步驟,通過實例式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工程制圖的興趣,以及看圖、識圖的能力,這對他們將來進入社會時工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通過教學改革的探索使CAD課程更進一步適
應現(xiàn)代發(fā)展與高等教育的需求。通過教學內容更新,改革教學手段,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積極利用實訓實習基地平臺,與地方經濟發(fā)展對接等措施,使教師的教學業(yè)務水平和專業(yè)技術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近幾年來,跟隨時代發(fā)展和學校的整體規(guī)劃,涉農專業(yè)學科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在不斷的調整和完善,先后就“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教學模式、內容、方法和手段”“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和“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進行了研究與實踐,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經驗,為今后的教學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朱江新.機械CAD/CAM技術課程教學體會[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2(s2).
[2] 牛文杰,劉衍聰.“機械CAD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