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琦
山東省濟南市六里山小學是山東省規(guī)范化學校。學校秉承“讓生命因學習而精彩”的辦學理念,傾心打造“學研”特色,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學校構建了基礎類、體驗類、研究類三大類的學研課程體系,培養(yǎng)陽光、善學、明責、尚美、創(chuàng)新的學生。近年來,學校開發(fā)實施了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的《一帶一路》主題課程,并以其課程化、校本化、體系化特色,受到廣泛關注和贊譽,在區(qū)域內產生了一定影響和知名度。
響應“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的提出教育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通知指出,教育為國家富強、民族繁榮、人民幸福之本,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具有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沿線各國唇齒相依,教育交流源遠流長,教育合作前景廣闊,大家攜手發(fā)展教育,合力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是造福沿線各國人民的偉大事業(y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的需要“一帶一路”教育會在學生心中種下一顆愛國的種子,讓他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繁榮,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學生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通過“一帶一路”教育,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進一步了解國家的戰(zhàn)略方針,開闊國際視野,樹立起擔當祖國未來建設者的責任。
“一帶一路”教育是我校在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背景下提出的,旨在通過課程的研發(fā),帶領學生學習了解“一帶一路”相關知識,了解古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在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事業(yè)中發(fā)揮的重大作用,了解沿線國家的文化,從而傳承絲路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培養(yǎng)家國情懷、責任擔當和國際視野。
“一帶一路”教育內涵豐富,其涵蓋歷史、人文、地理、政治、經(jīng)濟等多個領域?!耙粠б宦贰笔且徊块W耀著歷史光芒和時代風采的教科書?!敖z綢之路”始于西漢,延續(xù)到當代,經(jīng)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風雨。新時代的“一帶一路”比古絲綢之路更長,更寬,更遠,更繁華,更精彩。“一帶一路”是一本百科全書,它是當今中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資源寶庫。
總體目標以“讓生命因學習而精彩”為核心理念,著眼于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與終身發(fā)展,通過對《一帶一路》主題課程的開發(fā),構建結構合理、富有學校特色的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豐富而適性的課程。
年段目標低年級。一是建立知識序列,對地球、國家、中國有初步概念。二是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認識各國的多樣性。三是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們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培養(yǎng)了解多樣世界的愿望和熱愛世界和平的感情。
中年級。一是學習絲綢之路相關知識,初步引入中國歷史、地理、文學及相關人物故事,知道古絲綢之路的路線,初步理解絲綢之路的作用以及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二是通過查找、搜集、整理資料,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研究性學習能力。三是在學習與實踐中,讓學生感知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意識。
高年級。一是了解古絲綢之路的歷史和現(xiàn)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與發(fā)展,初步了解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二是通過主題研究性學習、研學旅行、撰寫研究報告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綜合判斷能力。三是通過研究性學習,使學生認識世界,有國際視野,尊重民族差異,崇尚世界和平。
圍繞目標,制定課程學校課程組反復研究論證,制定學校課程方案,明確了課程的總目標和年段分目標。低年級《童眼看世界》課程,帶領學生認識“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名稱、國旗、國花、貨幣、代表動物及簡單問候語等。中年級《重走絲路》課程,通過對古絲綢之路歷史、地理、文學、人物故事等內容的研究,初步理解絲綢之路的作用以及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高年級《絲路異彩》課程,指導學生在“一帶一路”國家文化、經(jīng)濟發(fā)展、貿易往來等領域中生發(fā)問題,選取小的研究專題,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為保證課程實施,我們將綜合實踐課拿出一節(jié),與校本課程時間整合,每周用一個下午的時間,集中進行《一帶一路》主題課程的實施。
形式多樣,貼近學生一是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讀出來”:學校以“一帶一路”為線索,構建了資源庫——既有絲路地理知識、歷史知識,又有絲路人物和故事;既有散文、游記,也有詩詞歌賦?!爸v出來”:學校將絲綢之路的若干內容改寫成短小精悍的故事,經(jīng)過排練講出來,將枯燥的歷史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故事?!俺鰜怼保航處熕鸭嘘P“一帶一路”歌曲,結合音樂教學,讓孩子們唱出來?!把莩鰜怼保簞?chuàng)編有關“一帶一路”的小節(jié)目,如表演唱、詩朗誦、器樂合奏、山東快書、課本劇等。
二是開展各類競賽活動,促知識內化、素養(yǎng)提高。課程實施初期,我們進行“一帶一路”相關知識的普及學習。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積累更多的知識,我們開發(fā)了“一帶一路”知識題庫,組織開展了“喜迎十九大,傳承絲路情”知識競賽。此外,學校還編印了“絲路詩詞”,組織學生吟讀背誦,編排演練,舉辦“絲路放歌”誦讀大賽,讓學生感受絲路文學的魅力。
三是組織研學旅行,在體驗中收獲成長。我校圍繞《一帶一路》課程目標,圓滿組織了《絲綢古道,尋源之行》——西安研學。通過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大明宮遺址、大唐西市博物館、漢城湖絲路博物館等名勝古跡,以及制作兵馬俑、體驗拓片、活字印刷等體驗活動,學生對絲綢之路有了更深刻的感知和理解。
“一帶一路”教育得到家長認可和支持?!耙粠б宦贰苯逃_展以來,由于看到了孩子們的收獲和成長,家長們也積極參與到課程的開發(fā)中來。
“一帶一路”教育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隨著課程的研發(fā)實施,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習獲取知識的方法,學習小組合作分工,學習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習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一帶一路”教育成為學校的一張名片。我校開展“一帶一路”教育以來,受到多家主流媒體的關注?!稘先請蟆纷隽祟}為《小學校做出“大文章”》和《跨越900公里,濟南六里山小學51名學生開啟首次研學之旅》的整版報道,《山東商報》做了題為《六里山小學將“一帶一路”定為校本課》的整版報道,《生活日報》做了題為《絲綢古道尋源,51名小學生赴西安研學》的整版報道,《濟南教育》公眾號做了《這所學校不簡單,竟然把“一帶一路”開發(fā)成了課程》的專題報道,《愛濟南》APP做了《小學校大文章,“一帶一路”入課程》的專題報道。此外,濟南時報、大眾網(wǎng)、山東省教育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都進行了相關的新聞報道。我校的《一帶一路》課程逐漸成為學校一張亮麗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