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生燕
[摘 要]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講課形式古板,語文知識只能通過口頭講述教授給學生,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而通過微課教學,將音效、圖像、視頻等素材融合到到語文教學中,形成一種新型的初中語文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微課的運用,打破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進而很好的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促進了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本文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運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微課;運用實踐
隨著我國社會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帶來了有效的幫助。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微課的運用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和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微課改變了原有的語文課堂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改變了教師一昧灌輸課本知識的現(xiàn)狀,注重對學生的啟發(fā)性教學,微課通過有趣的視頻畫面,生動形象的圖片演示,美妙的音樂將書本中的疑難問題、中心思想、課文主體情節(jié)等設置成具體的情境,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集中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豐富了課堂教學的方式和手段,增加了課本內容的趣味性。
一、微課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
1.微課教學方式概述
微課教學方式最早是出現(xiàn)在英國的中學化學教學實踐中,由一名化學教師發(fā)明的,旨在幫助學生更好的預習和復習,將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錄入視頻中,方便學生自行觀看和學習。具體表現(xiàn)為將單元知識拆分為若干片段并將片段錄制成為時間長度在20分鐘作用的教學視頻,增強學習的可控性和自由性,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
2.微課對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
微課教學方式應用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可以有效地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將書面上的語文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視頻圖像,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此外,微課還具有極強的靈活性和可控性,方便學生課后自主觀看和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利用微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是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yǎng)的關鍵階段,為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初中語文的教學節(jié)奏,增強預習效果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教學做好課前預習的準備工作,將課堂導入和教學梗概錄入微課視頻中,學生可以對課堂教學內容有初步的掌握和了解,從而增強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岳陽樓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慶歷新政”以及作者范仲淹的簡介等知識錄入微課教學視頻中,同時將岳陽樓的景觀圖片和寫作季節(jié)的背景也錄入微課中,學生在觀看視頻后可以對課文學習的內容有大概的了解和認識,同時可以產生課文的探究學習興趣,對接下來的語文課堂教學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可以更好的把握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情感。
2.利用微課幫助學生加深內容理解
初中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大量的優(yōu)美文章,但是許多內容雖然精美,但是學生理解感知的效果并不理想,因為這些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去甚遠,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無法有效開展教學工作。對此,教師可以發(fā)揮微課程的輔助促進作用,借助于其形象生動的特點提高學生理解的效果,從而有利于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例如:以《蘇州園林》為例,學生因為沒有實地游覽蘇州園林的感知經驗,因此對課文中所描畫的景象沒有充分認識。要想讓學生對園林設計的特點進行全面分析,必須增加他們的直觀感知,讓他們站在不同的角度都能夠感受到這是一幅美麗的畫卷。筆者利用微課程進行演示,蘇州園林亭臺樓榭的安排、景觀樹木的映襯等等,通過視頻畫面的形式直接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對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視覺感應。微課程中還同步具有配樂解說,學生在觀看為課程的過程如同欣賞一部優(yōu)美的影視小品,通過視覺感知和解說分析,對蘇州園林的特點及其優(yōu)美具有了更加直觀全面和深層次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了語文教學實際成效。
3.利用微課實現(xiàn)交互性教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進而能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使學生進一步深入了解課文,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進行《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微課將課文中描寫的場景進行呈現(xiàn),幫助學生對場景進行分析和感悟,通過微課的視頻畫面與課文中的文字進行結合,讓學生對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目的。
4.利用微課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利用微課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通過微課將寫作主題直觀的、全面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能加深學生的認知,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微課還能幫助學生搜集和積累寫作素材,為學生進行寫作發(fā)揮重要的積極作用。
例如:在教學《木蘭詩》一課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木蘭這一巾幗英雄形象,感受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了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教師可先為學生播放美國迪士尼動畫巨作《木蘭詩》的片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利用制作的微課,巧樹靶子,花木蘭到底是怎樣一個形象呢?別人是如何夸贊她的呢?通過文中互文、頂針、復沓及問答句等藝術手法,讓學生進行練筆運用,從而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結語
總之,微課程作為未來教育應用實踐中的重要創(chuàng)新,在突破傳統(tǒng)課程教學模式中更加注重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并從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上來查漏補缺、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中,結合學生實際,從語文活動中來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從微課程中更快、更好的掌握復雜的語言運用技巧,從而為終身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喬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實踐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7(11):102-102.
[2]李才江.基于微課的現(xiàn)代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與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10):106-107.
[3]梁艷嬌.試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實踐[J].新課程(下),2017(10):109-110.
[4]惠婧,申紅梅.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微課模式的實踐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