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瑞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有很大比例,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有所改進,利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閱讀的理解和掌握。所以,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制定符合學生發(fā)展的閱讀計劃,讓學生提高對閱讀的興趣。文章主要針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論述,同時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學生的閱讀效率低下,并且很多教師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夠重視,教師將經(jīng)歷都放在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生,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些問題都降低了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彌補其中的不足,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也可以將學生帶出教師,結合課外進行閱讀,閱讀效率很快就能提高。
一、將情景模擬引入閱讀教學,用背景環(huán)境實施閱讀擴展
一篇美感的閱讀題目,不僅是在知識上對學生進行檢閱,檢查學生上課時對課本知識與基礎常識的了解運用,更重要的是文章是生活的縮影,閱讀中文字的熏染是對學生感受世界、了解社會窗口的指引,是語文教學中的精華。通過閱讀教學的指引,不僅能折射出學生語言學習能力的強弱,更能深入地展示語文在文章話題中無窮的魅力,讓學生飽受文字熏陶,得到語言思維的鍛煉,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與較強信心。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經(jīng)據(jù)典,對文章進行深入分析探究,這是閱讀空間升華的基礎,是學生認識社會,走進文章背后的世界最直接的方式。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文選中,有許多影響深遠的名家之作。教師不僅需要對當篇文章進行入微分析,還需要在此篇文章講完時進行擴展介紹,比如可以介紹老舍先生的個人資料和所處的時代背景,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老舍先生本人影響與舊中國時代的環(huán)境分析的理解,更可以讓學生樂于對閱讀作品進行延伸理解,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愛好閱讀、懂得欣賞經(jīng)典美文的習慣,更好地創(chuàng)造學生的語文學習空間與課外延展。
二、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積累
閱讀并不是要局限于課堂內,可以向課外延伸,這樣不僅能夠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還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社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到更多的人生真諦。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僅僅依靠課堂內的時間與教材中的閱讀材料遠遠不夠,教師要有目的地向課外拓展。在閱讀素材的選擇上,不管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選擇讀物時,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學生喜歡的單一的讀物,還應拓展其他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使學生從多種文本閱讀中得到更豐富的語言積累。在閱讀訓練《鳥的天堂》一文,教師就可以故弄玄虛地開場:“鳥的天堂,你們覺得鳥多嗎?但奇怪的是,今天我們閱讀的‘鳥的天堂卻沒有一只鳥,你說這是真的嗎?這又是為什么呢?讓我們走進今天的閱讀文本,探個究竟吧!”導語設疑的方法很多,教師還可以利用追問、反詰、幽默等手法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閱讀。
三、教導學生如何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沒有什么方向,最后達到的效果僅僅是熟讀了課文,并不能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因此,正確的引導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時,教師要根據(jù)閱讀的內容進行區(qū)別對待。比如:《大自然的聲音》這節(jié)課,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到不同動物的叫聲時,自己在腦海里想象這些聲音,并和描述聲音的詞語進行對比,這樣可以讓學生慢慢體會語言的魅力。再比如:《永遠的豐碑》這節(jié)課,教師就要給學生布置一些指導性的題目了,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解決這些問題,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閱讀效率。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不能夠急功近利,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文章相關的內容,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比如:《大自然的聲音》這節(jié)課,課文中提到了泉水流動的聲音、鳥的叫聲等等,教師可以以這些為基礎,搜集資料。如,水流動的聲音有很多,有滴水、小溪流水、潮水、瀑布等等,水流的聲音聽得多了學生下次遇到水聲時想象力自然就豐富了。
四、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加強學科融合
根據(jù)新課改的指示,教師要優(yōu)化閱讀作業(yè),為小學生“減負”,進行有意義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說,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是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點所在,教師要讓小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中高效完成作業(yè)。閱讀作業(yè)應該具有生活化、實踐性、趣味性的特點,還可以實現(xiàn)學科之間的融合。例如,教師講述《烏鴉喝水》一文時,可以讓學生將文章“畫出來”,引導學生根據(jù)文章內容,把烏鴉向瓶內投石子,瓶內水面升高,烏鴉最終喝到水的內容畫出來,發(fā)展學生“繪畫閱讀”的能力,同時可以通過這一方式,直觀而形象地加深學生對所讀內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興趣,引發(fā)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見解,提高閱讀有效性。 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尋找答案,課上相互交流,加強課堂互動,幫助學生集中注意,防止學生出現(xiàn)注意分散現(xiàn)象。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播放文章,示范閱讀,還可以播放相關視頻,調動學生多感官共同參與閱讀過程,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增強閱讀課堂的新穎性。
五、結語
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以及努力,才能夠實現(xiàn)。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引以及教導,還要在學生學習期間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這樣學生才能夠明確自身的閱讀目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自身的知識學習潛力以及閱讀興趣,這樣學生不僅開闊了自身知識視野,還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安國森.淺析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時代教育,2015(07):132-132.
[2]解艷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對話的研究[J].新課程,2018(17):221-223.
[3]騰曉美.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個性閱讀實施的有效路徑[J].考試周刊,2018(42):145-146.
[4]王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8):33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