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榮
[摘 要]作文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綜合實踐應用性較強的內(nèi)容,對于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素材積累的程度以及情感抒發(fā)等方面的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亦是對學生所學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隨著素質(zhì)教育改革在小學教學中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在教學中的比重逐漸上升,語文作文教學也愈發(fā)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進行探究,希望對今后的語文作文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具體策略
作文是對學生語文綜合實踐運用能力的考查,學生的語文素材積累程度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和寫作表現(xiàn)手法直接影響了語文作文的質(zhì)量和寫作的水平。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狀況,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進行拓展性閱讀豐富學生的語文作文素材,注重對學生寫作心理的引導和問題的講解,充分發(fā)揮作文的情感表達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教學作用。增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創(chuàng)建寫作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學習興趣
寫作興趣是支持學生不斷學習進步的主要動力來源,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創(chuàng)建良好的寫作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階段和智力成長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和計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播放包含人文精神的寫作素材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并提高寫作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寫作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播放動畫視頻,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深刻體會到其中蘊含著的人文主義精神和對小女孩悲慘遭遇的同情,提高學生的人文寫作素材的積累。此外,在《草船借箭》的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三國赤壁之戰(zhàn)”的教學視頻,讓學生了解該事件的歷史背景和主要的人物,挖掘課文背后隱藏的故事真相,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和熱情,積極主動地進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然后開展“我眼中的三國”主題的作文練習活動。
二、引導學生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增強寫作的生活化
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建立起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樂觀的精神情感。對此在小學語文寫作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增強寫作教學的生活化,引導學生取材于生活,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中事例和素材的分析,進行人文精神的滲透教育,不但可以增強語文作文的生活化水平,還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精神水平。
教學案例:感恩之心,人皆有之。作為人類社會中最偉大的人文情感精神所有人都會認為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和偉大的,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的人文精神滲透和教育的同時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借助生活中的實際事例,增強作文的生活化程度。例如在課文《媽媽睡了》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感恩和母愛精神的人文教育,向?qū)W生布置以“我的媽媽”為題目的寫作任務,根據(jù)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母親關愛我們的事例進行創(chuàng)作,文中重要體現(xiàn)母愛的偉大以及我們面對母親的關愛如何去做回報母親。利用寫作來培養(yǎng)學生感恩的人文精神。
三、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作文是對學生綜合實踐應用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活動中也應當正確處理好作文教學與其他知識教學的關系,從“讀”入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處理好“讀”和“寫”的關系,認真遵循小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及規(guī)律:先識字,再積累詞匯;學習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水平,培養(yǎng)閱讀能力;學習寫作知識,并結合閱讀進行寫作訓練。在每一單元的作文中,可以結合本組課文,精選出優(yōu)美段落,讓學生反復讀,反復品味,總結出作家寫作的意圖,體會如此寫作的好處。如在教學《飛奪瀘定橋》一文時,課文著重寫了時間緊迫、路途艱險和瀘定橋的令人膽寒兩部分內(nèi)容,從中讓學生明白對表現(xiàn)文章中心關系緊密的內(nèi)容要詳細、重點寫,對表現(xiàn)課文中心關系不大的內(nèi)容要一筆帶過,要略寫。又如在教學《貓》時,作者先用一句“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開頭,接下去通過寫貓的高興與不高興,勇敢與膽小,可愛與淘氣,這種總分的寫法,再加上擬人的修辭,道出了貓的“古怪”,同時也道出了貓的惹人喜歡。
四、正確的反思和修改評價自己的作文
“學生寫,教師改”已經(jīng)形成了作文教學的主要模式,但這樣的作文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不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必須重視文章寫后的“改”。葉圣陶先生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钡拇_如此,但這里的改不是指老師的批該,而是自改。教師的責任在于教會學生自己修改作文。另外,我還有意識的讓學生賞中悟改、看中學改。每次作文總有一些學生寫得較好,我們可以選擇其中的佳作,讓學生邊讀邊聽,盡情欣賞。學生作文以后,我還選擇典型作文用投影顯示,讓學生邊看邊修改。
此外,小學生處于心理敏感的時期,也是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建立的關鍵時期,對此我們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和評講時要注意用語和語氣,保護學生的自尊自信心,例如對學生“去打開大自然的綠色課本”的作文創(chuàng)作時,對于學生在寫作時所犯的錯誤進行及時的指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寫作優(yōu)點,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自信心。
五、結語
語文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部分,究其原因,語文作文是對學生語文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以及素材積累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的綜合性考查。鑒于此,想要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水平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增強作文教學的生活化程度,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和拓展型閱讀,增加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從而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趙建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課外語文,2016(07):91-92.
[2] 付桂榮.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5(09):53-54.
[3] 沈欣欣.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03):39-40.
[4] 戴昌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簡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1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