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玲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文本與學生接觸最為直接的方式,在閱讀中,學生通過不同題材的拓展元素,累積文學素養(yǎng),構建全新的語文認知模式,拓展自身的眼界,但小學生的認知淺薄,在閱讀中對于語文的理解始終停留在淺層面,教師可基于學生的語文水平,展開合作互動,讓學生從同齡人的視角出發(fā),脫離閱讀中理解的誤區(qū),及時性互相填補消化閱讀知識,閱讀應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實現(xiàn)學生心靈與文本的對話,囫圇吞棗的閱讀形式難以實現(xiàn)預期的閱讀教學效果,合作中教師應允許學生闡述獨立的見解,獲得個性化的感悟。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合作學習是將學生的思維集中起來,在語文課堂上以不同視角進行閱讀內容的分析,小學語文中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學生鮮少親身接觸,因此也就對一些抽象的內容一知半解,而通過合作進行問題的互動探究,由淺入深的感悟閱讀文本的真知灼見,學生循序形成了內心的滿足,獲取更多的語文內涵,為后續(xù)語文知識的不斷深化做好了鋪墊,學生是求知的主體,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轉變角色定位,促使學生養(yǎng)成長期的閱讀習慣,以終身閱讀意識進行自主探究,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一、營造良好的氛圍
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自由的徜徉在文本描繪的多彩世界,擴展自身的見解,從而感受到語文的無窮魅力,教師應創(chuàng)設出輕松的情境意境,引導學生樹立閱讀的自主積極性,從而樂此不疲的參于閱讀合作討論,在閱讀環(huán)節(jié)形成團體凝聚力,教師應在閱讀中避免對學生主體思維形式的干擾,激發(fā)學生的潛能,獲得閱讀中的創(chuàng)新。例如,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展之前,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將全班學生分為4至6個小組,并且設置與閱讀內容相關的小游戲,讓小組成員之間增強互動,進而營造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之后在小組成員之間拉近距離后,可以安排閱讀任務并開展小組競賽活動,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予以獎勵。這種閱讀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與交流,也可以讓他們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
二、掃清閱讀的障礙
閱讀的過程應伴隨著思考,遷移自身的情感體驗文中主人公與情節(jié)的變化狀態(tài),在閱讀中不斷質疑,從而順藤摸瓜掌握閱讀的主旨,在閱讀中及時排除困惑,掃清閱讀的障礙,合作中教師應輔助學生消除摩擦,既要進行熱情的討論,又要避免時間的浪費。例如《夸父逐日》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夸父逐日的原因是什么?夸父追到太陽了嗎?結果怎么樣?同時將這種質疑延伸到課外的閱讀中去。在完成獨立思考之外,學生對討論的問題有了自己的見解,這個時候學生急需要一個表達的機會,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組內討論是合作學習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為了充分體現(xiàn)合作的重要性,在討論中要鼓勵每一個成員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例如,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學習中,教師應提出問題,分為小組討論,讓組內學生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通過組內討論,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提高,對所閱讀的文章了解也更加地深入。
三、導入新鮮元素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善于開動腦筋,才能激起學生合作的主動性。如教師合理分組、適當運用電教手段、恰當融入一些游戲方式等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當然,教師還要改變自己的教學風格,不斷地加強學習,運用一些有效的做法把師生合作推向更深層次。例如,在教學《爭論的故事》,在讓學生學習生字詞、通讀課文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兄弟倆誰說的說法正確,從故事中明白了課文要表達的道理。然后在各個小組選三名學生分別扮演兄弟倆和老人進行表演,這樣通過合作表演,學生學習的效果就一定會好于一般的朗讀教學。
四、課外進行合作交流
課堂雖然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但是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針對這種狀況,教師就可以在課外開展興趣閱讀小組,如,在教學《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之后,就可以引導學生搜尋與高爾基相關的故事或他關于閱讀方面的名言,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可以讓學生擴大閱讀量,搜集到許多與寫作有關的材料。
五、激發(fā)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無論學習哪方面的知識,都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產生較強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才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在學習《小白兔和小灰兔》和《小蝌蚪找媽媽》等課文時,首先,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授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共同閱讀,將所學課文中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出來,學生的學習興趣頓時濃厚起來,一提到上臺表演,學生興趣盎然地進行閱讀。有的學生要求扮演小白兔,有的要求扮演小灰兔,有的要求扮演山羊伯伯,學生都認真仔細地尋找著自己將要閱讀的臺詞,隨后學生將課文中提到的故事情節(jié)表演了一遍,這樣學生很快認識了課文中提到的生字、生詞,并理解了其含義。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所學習的知識內容。
六、調動閱讀積極性
學習氣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相互的配合下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當中。例如,在學習《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一課時,教師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文中“呼聲”的內容,教師將學生分成幾組,讓每一組分別朗讀“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這段文字。學生都昂首挺胸,端著書本,大聲地朗讀,在一次次朗讀的過程中,學生被文中所表達的情感深深地吸引,閱讀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使所有的學生都被濃厚的學習氣氛感染,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來,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勁頭,并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七、結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是一種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學習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從而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華,謝祥瓊.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17-124.
[2]黃楊.分析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新課程導學,2013(7):41.
[3]李玲.談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3(11).
[4]黃楊.分析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新課程導學,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