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順嬌
[摘 要]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輕松學習,愉悅接受;讓孩子在游戲任務中學作文,在不同的游戲升級里由易到難學習說話,寫話;讓孩子在游戲活動實踐中有親身的體驗,生活的場面歷歷在目,在實踐中學會生活,把握人生真諦,促進成長。重復游戲活動,升級游戲活動的任務,不但讓作文的樂趣得到保鮮,還能讓“大腦的神經回路”不斷變粗,從而能讓作文應變自如,化解作文的難。
[關鍵詞]心情愉悅;任務驅動 ;親身體驗; 促進成長
作文的教學是教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作文是語文教學的應用。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是老師學生的共同難題。作文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語文,生活即作文”。葉圣陶先生也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眲?chuàng)設游戲活動,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輕松學習,愉悅接受;讓孩子在游戲任務中學作文,在不同的游戲升級里由易到難學習說話,寫話;讓孩子在游戲活動實踐中有親身的體驗,生活的場面歷歷在目,在實踐中學會生活,把握人生真諦,促進成長。重復游戲活動,升級游戲活動的任務,不但讓作文的樂趣得到保鮮,還能讓“大腦的神經回路”不斷變粗,從而能讓作文應變自如,化解作文的難。《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新課標指出“寫自己的日常生活”,生活即作文,描述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情感需要就是作文。
一、游戲氛圍讓孩子心情愉悅
心理學家分析說: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很多,有智力因素(包括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記憶能力、理解能力等),同時也有非智力因素(包括興趣愛好、情緒、心態(tài)、習慣等),還有環(huán)境因素等等,一般人的智力水平都是正常的,那么影響個人學習效率的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了,在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心態(tài)問題。游戲活動能使人保持愉悅的心情,而在愉悅的心情下面,大腦才能較好的接受,才能在較短時間內掌握知識的本質,才能有效地理解所學知識的內涵。因此,保持愉悅的心態(tài)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古人云:水太清則無魚,人太緊則無智。不正是這個道理嗎?
二、游戲任務教會孩子說話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的其中一個目標是: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簡單地說就是學會說話。說話即作文,只要孩子有話說,作文就變得容易了。法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只在于傳授本領,更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學生?!边@也就是說老師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信息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第斯多惠創(chuàng)設的“任務驅動”這一種教學模式,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叭蝿镇寗印苯虒W模式就是“實踐”,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第斯多惠向我們啟示了教育的真諦。
在游戲活動中,每次活動前我都有目的,明確要求孩子在游戲中要完成什么任務。記得我們第一次玩“貓捉老鼠”的游戲活動,我把孩子分成兩組:A組負責參加游戲,B組負責觀察任務。第一階段我布置的任務很簡單:A組遵守游戲規(guī)則,盡情游戲;B組1觀察捕捉某一個同學他在游戲中的動作表情,用我看到 同學 ;2留心聽某一個同學說了一句什么話,用我聽到 同學說 ;第一輪游戲結束,各小組先總結記錄再匯報任務。第一階段的活動任務是讓孩子學會觀察捕捉生活畫面,學會說一句話。第二階段全班參與活動,任務是:在活動中自由捕捉畫面,我看到有的同學 ,有的同學 ,有的同學 ;聽到有的同學 地說 ,有的同學 地說 ,有的同學 地說 。看著同學們愉快地游戲,我 ?;顒咏Y束,讓孩子們分享自己在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學會連貫說幾句話。因為是自己的親身實踐,孩子都能暢所欲言,一點壓力都沒有。第三階段游戲活動全班參與,游戲后分小組,在小組里合作完成:今天下午的第二節(jié)課 開頭,描述活動的經過。先小組里說,整理后記錄匯報。第三階段是引導孩子用描述式說一段話。第四階段的任務就是希望人人能掌握這樣的描述式說話。這樣的游戲重復進行,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fā)他們的說話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培養(yǎng)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能力。
三、游戲過程促進孩子成長
《小學新課程標準》指出: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體驗。生活就是一種自身的實踐體驗,孩子的作文空洞無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情感的實踐體驗。情感的表達建立在親身的實踐活動中,所謂“實踐出真知”。游戲活動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在其中,在游戲過程中,他們很自覺地就扮演著游戲活動中的某一個角色,就會有著不同的體驗,不同的收獲。如:我們全班同學玩“貓抓老鼠”的游戲,當貓的角色有5個同學,當老鼠的角色有44個同學,44只老鼠在操場上找地方藏起來,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能躲開貓的捉捕平安回到老師的身邊就是勝利者。每一次的游戲,孩子都有不同的體驗,而且懂得總結經驗。這篇作文也寫了四次,第四次的感情體驗最多,其中一個孩子這樣寫道:貓捉老鼠的游戲我們玩了很多次了,但我們樂此不倦,雖然每次我的任務都不一樣,雖然我?guī)状味疾荒茼樌赝瓿扇蝿?,但我的心情卻像翻了個五味瓶一樣,有開心,也有失落。開心是因為老師鼓勵我們要總結經驗,不要氣餒。失落是我還沒像別的同學一樣成為勝利者。
游戲活動是孩子輕松愉悅心情的保鮮劑,是所有孩子的樂趣,沒有人不喜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成功的基石。如果孩子對某一件事物特別感興趣,必然會不斷地接觸、探索、追求。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因此,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體會作文的容易與樂趣,從而自覺,自愿地投入,讓“要我寫”變?yōu)椤拔乙獙憽?,只有培養(yǎng)濃厚的寫作興趣,才能激起探究性思維,主動開發(fā)潛能,保持活躍性思維狀態(tài),從而,點燃作文的火花。把作文的訓練放在游戲活動中,游戲活動成就作文。
參考文獻:
[1]新浪博客 龔艷霞 《保持愉悅的心態(tài)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2015.11.13.
[2]新浪博客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 最新修訂版 201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