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順
摘要:伴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育界越來越重視采用新型的教學模式組織數學教學課堂,數學作為小學課程中的一門重點課程,可以有效發(fā)展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學習積極性得以提升。重視數學教學的趣味性特征,組織一些教學性的數學游戲,在數學教育中尤其重要。本文主要就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發(fā)表了自己的淺見,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數學游戲;小學數學;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059-01
引言:數學游戲是以基本數學知識為前提,而組織的教育性活動,在數學教學中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就是把數學知識依附于游戲之中,這種教學方式獨特且有效,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學的教師突破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傳授過程,而是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前提,不斷進行優(yōu)化。
1.數學游戲概述
1.1 數學游戲的概念介紹
數學游戲主要是指學生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之中,對數學思想有所體會,并在無形之中對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展開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也就是說,以數學知識為主要載體的開展的大眾化智力娛樂游戲,我們把它叫做數學游戲。數學游戲它對學生有著非常強烈的吸引力,因為它可以用有趣且易懂的言語,把復雜的數學知識和相關原理引申出來。通常而言,數學游戲對于低年級剛開始學習到數學課程的學生,更為適用。
1.2 數學游戲的特點分析
首先,數學游戲具有教育性特征。教育性作為數學游戲中一個的主要特點,也作為數學游戲的目標所在。數學游戲的教育性主要在課程學習目標和內容方面有所體現,開展游戲的最終目的是更好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其次,數學游戲具有娛樂性特征。數學游戲是依附在游戲上的,必然趣味性、娛樂性特征非常明顯,教師可以很好地進行寓教于樂,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潛能得以完全激發(fā)。因為數學學科有些枯燥,特別是小學生容易感覺乏味,數學游戲的娛樂性特征,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2.在數學游戲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性
小學生的注意力經常容易分散,不容易始終保持專注,然而他們對于玩游戲都是非常喜愛的,所以教師在課前可以設計趣味性學游戲,來調動學生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讓教學效率得以提升。
比如說,教師在對《100以內數的認識》相關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師在課前可以設計這樣的教學游戲:老師現在要隨機抽取十名同學,并把大家分成五個小組,然后和老師一起玩一個游戲。我們必須遵守以下的規(guī)則:我手里有數字卡片,每一張卡片上的數字是不同的。我會把這些卡片平均分給各個小組的同學,每個小組派一名成員上來隨機抽取一張卡片,再讓小組其余任意一名成員把卡片上的數字讀出來,并把該數字前后兩個數字說出來。小組的同學讀出來的數字是正確的,我就獎勵該小組一個五角星。我們最后再來比一比,在一定時間內,哪個小組的五角星是最多的。其余同學的精力也是保持集中,聽一聽他們回答得對不對。教師再把游戲規(guī)則說清楚了之后,學生們就會對這種游戲活動充滿著興趣性。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讓課堂的氣氛更為活躍,讓數學課堂更具趣味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的效率。
3.在數學游戲中發(fā)展學生數感
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在今后生活和學習中更好進行數量單位間的換算,以及對大小關系具有更好的把握。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理,如果可以把數學知識和數學游戲之間進行有機結合,就可以讓學生的數感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說,教師在對《克與千克的初步認識》的相關知識進行教學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分析克與千克的具體概念,教師設計了一個適合的數學游戲。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們進行提問:大家認為一千克棉花更重一些?還是一千克鐵更重一些呢?學生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最終有的同學會認為一千克鐵更重,有的同學則認為它們是同樣重的。這個時候,教師又可以接著說:大家的答案都沒能統(tǒng)一,那我們就自己動手來進行驗證。現在我把同學們分成3個小組,我再分配給每個小組一桿秤、一些鐵和一些棉花。我們必須遵守以下規(guī)則:大可以把一百克的棉花,以及一百克的鐵稱出來,放在手里面自己體會一下,到底哪個會重一些。接著大家再把一千克的棉花以及一千克的鐵稱出來,把它們放在自己手上,再去體會一下。老師把游戲的規(guī)則講完以后,同學們就會開始行動了。
在這個游戲當中,教師先提出一個和日常生活相關聯的的問題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理,然后讓同學們在數學游戲中進行親手實踐,去尋找最終答案。在這個數學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們對一百克和一千克之間所存在的區(qū)別有所感悟,對物體的重量進行了體驗,從而讓學生數感得以發(fā)展。
4.在數學游戲中鞏固學生知識運用
在傳統(tǒng)教學實踐當中,教師通常會利用題海戰(zhàn)術組織課堂,一味地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知識點,從而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厭惡心理。數學知識遍布我們生活中每一個角落,在組織學生對于數學課程的復習中,教師就可以在數學游戲中開展起來,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更好復習數學知識點。
比如說,教師在組織《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相關知識點復習的時候,可以這樣組織教學:在講桌上放3張小卡片,卡片上寫上一道計算題,在一旁放置若干標有數字的小球。同學們必須遵守以下規(guī)則:一名同學隨機抽取1張小卡片,并把該道計算題的結果計算出來,再一旁把標有正確答案數字的球給拿出來。這個學生再把這個小球交給另一個學生,拿到球的同學要檢查該同學計算是否正確,如果正確游戲繼續(xù),如果錯誤則重復上述游戲過程。
5.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努力探索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數學游戲可以對學生動手動腦方面的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促進素質教育的推進。
參考文獻:
[1]徐冬靜.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4):210.
[2]歐容成.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亞太教育,2016(09):19.
[3]尤炎海.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2):217.
[4]袁春.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4(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