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寶元
摘要:教育家魏書生曾說:”如果學生在自己生命的航船駛出學校這條大江進入生活的廣闊海洋時,仍然能不斷加強自我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那么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他定會受益無窮?!庇纱丝梢?,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僅是學習的客觀要求,對其今后的人生發(fā)展也是相當重要的。那么,在小學階段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呢?下面我結合自身實踐就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談談個人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生;自我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034-01
1.積極創(chuàng)設自主管理氛圍
(1)班主任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營造一種活潑、和諧的民主教育氛圍,使他們懂得自己是集體的主人,如通過組織一系列“小主人”活動,告訴學生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建設學生自主管理型班級打下了扎實的思想基礎。
(2)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體驗集體文化共建,集體活動共搞,如全班同學共同參與班風、班級公約的制定,以及慶祝教師節(jié)、元旦等活動,讓學生自己布置、自編自演,人人準備。班內的黑板報,班主任只是把每次板報設計內容講清楚,就把任務交到各小組,每小組一期,各小組根據(jù)要求各顯其能。
2.指導制定班級奮斗目標
班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是班集體的理想和前進的方向。這個奮斗目標應是遠期、中期、近期目標的結合。作為班主任應結合本班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幫助制定出本班的奮斗目標。
在實現(xiàn)班集體奮斗目標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每個成員的積極性,使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成為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每一集體目標的實現(xiàn),都是全體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要讓他們分享集體的歡樂和幸福,從而形成集體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3.積極探索科學管理方法
把班級還給學生,讓每個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在班級管理中嘗試推行“三制”。
3.1 班干部輪崗制
(1)培養(yǎng)核心力量
堅持科學與民主相結合的原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干部的競選演講。在比較分析中選出了積極的班干部,順人心又樹班干部的威信。班干部一旦確立就成為班級的領導核心,每個班干部都各司其職,相互協(xié)調配合,做到“事事有人管,處處有人問”,將班級管理引入自動運行軌道。
在學期伊始首先要選舉出班委,選出的班委負責開學后的前幾周的工作,待到班委工作正常后才開始實施班干部輪崗制,將此后的職位和工作讓賢給全班的每個組,原班委“退居二線”當評委,從而幫助小組值周班委開展班級工作,同時原班委作為全班的領導核心要有意識地分配在各個小組之中。
(2)科學組建,明確職責
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作為新一屆的班委負責幾周的班級工作,其中每個人分別負責紀律、衛(wèi)生、體育、文藝等一項工作,同時將有特長的同學盡量平均分配到各個小組中去。在小組值周班委內,可以首先競選班長,通過競選產生出全面負責的班長來,競選后上任的班長開始在小組內組閣。利用班會時間要向全體同學公布每個人的職務,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小組中每一個值周班委,對一周內分管的班級工作都要有細致的記錄,都要進行認真細致的管理,每周結束后,每個值周班委對分管的工作都要在班會上進行總結,針對所負責的工作要指出全班同學或突出的個人在行動上的優(yōu)缺點和努力方向。讓值周的班委及時表揚和獎勵表現(xiàn)較好的同學,如發(fā)現(xiàn)同學的缺點和錯誤,要通過扣分等措施進行制止。
(3)定期互換與評定
等到下一次小組再值周時必須對原職務進行調換,從而有利于每個學生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了機會均等的原則。
學期結束時,原班委的評委要對每個小組值周班委進行評定和打分,將此分記入每個人的德育量化考核中。通過對每個人工作的評定,可以督促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和管理工作能力的提高。
3.2 班級事務責任制
集體中的事務,大到運動會這樣的重大活動,小到每日的擦黑板、整理講臺、給植物花草澆水等“雞毛蒜皮”的小事,做到分工到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達到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集體自己管?!?/p>
3.3 建立健全班級各項制度
自主管理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由原來的直接管理變成間接調控。班主任對班級的間接調控主要是通過班級的管理制度來實現(xiàn)的,因此,實施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模式,就需要建立合理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
(1)指導確定班級班規(guī)
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二十條》和《小學生守則十條》為綱領,結合學校和本班實際,讓每個同學獻計獻策,歸納制定出《班規(guī)》。在學生們自由、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制定了班級的班規(guī)和學生自己的行為達標標準,從學習、紀律、品德、體育、衛(wèi)生、日常行為等方面對學生提出了明確、具體、有針對性的規(guī)范要求。如制訂班級一日常規(guī)主要有:學習常規(guī)、體育常規(guī)、勞動衛(wèi)生常規(guī)、課間常規(guī)。如課間常規(guī)主要有:①不在課間追逐打鬧,大聲喧嘩。②上課前要準備好本節(jié)課所需課本、材料。③要服從值日班長的管理。由于這些班規(guī)是學生們自己制定的,在執(zhí)行中,學生們都較為自覺,而且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更多地采取了內外因相結合的方式,有力地促進了外在教育規(guī)范的內化。
班規(guī)的具體內容每學期都要根據(jù)班級的實際和學校的要求,及時地做出適當?shù)恼{整,使班規(guī)跟上學生、班級的變化和學校的中心工作,同時通過班規(guī)的調整、完善,不斷提高要求,引導學生的行為和品德向更高的層次發(fā)展,促使學生的行為和品德向更高的層次發(fā)展,促使學生通過自我教育、自我調整而不斷成長。
(2)建立督促機制
根據(jù)班規(guī),建立起了一整套學生自查自糾、值日班干部督促機制,把外在的強化、監(jiān)督和學生自覺地自我教育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從制度上保證了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能真正落到實處。班主任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自主管理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必要的檢查,并作出恰當?shù)闹v評,幫助學生、班干部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提高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水平。
總之,學生在自主管理的過程中,由以往的被動適應向主動參與轉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成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從而獲得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