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勝敏
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習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過程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有效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影響著學生以后的學習。為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有效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語文是與我國文化聯(lián)系最為密切的一門學科,也是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由于小學生正處于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時期,他們需要接觸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進而培養(yǎng)語感,提高理解、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水平,以此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因此,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和有效性成為當務之急。本文將針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探索和實踐,給出合理建議。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學生來說,從拼音認讀,到組成句子、段落,最后形成一篇結構完整的文章,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目前,很多語文教師依然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導致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教師以自己為教學中心,嚴重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情況。此外,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歸納、總結、類比等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嚴重影響了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閱讀對于小學生來說,需要極大的耐心,尤其需要氛圍與情境。小學階段,學生識字不多,自我管理能力有限,在閱讀時常會產(chǎn)生畏難心理,支支吾吾不敢開口,更怕讀錯遭到同學們嘲笑。所以,構建滿足學生需要的閱讀環(huán)境尤為重要。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不僅有利于消除學生的閱讀障礙,還有利于樹立其學習自信心,豐富其情感體驗。
例如,在《九寨溝》一文中,五位學生一起讀出了九寨溝的美麗和奇妙,從其他同學的面部表情中,筆者看得出他們也慢慢地被這五位學生的情感帶動,但是他們?nèi)匀槐3职察o,仔細聆聽。這樣,朗讀者會愈加喜歡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會更加自信和勇敢。由此可見,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信心和情感體驗是十分有利的。
2.加強小組合作,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科學合理的小組合作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還能提高教學效率,高效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但是如何科學分組呢?這是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認為,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之前,首先要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水平、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征等,保證小組內(nèi)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層次性,性格具有多樣性,這樣活潑的、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能夠有效調(diào)動小組學習氛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知識的欲望,還有利于學生取長補短。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引導,明確每位組員的學習任務。
例如,在學習《我和祖父的園子》一課時,各組就要明確誰查閱課本中的生字詞,誰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誰來找出其中抒發(fā)情感的句子,最后又由哪些組員進行文章的歸納和總結。通過這樣細致的小組分工,使學生學會提取課本知識,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還能有效提高小組合作閱讀的效率和水平。
3.重視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
很多家長對課外書籍都有一個誤解,他們認為課外書都是“無用的書”,是“閑書”,是對孩子學習沒有幫助的“雜書”,認為只有課本才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好書”。其實,家長的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課外書既然存在,那么就有它存在的價值和閱讀價值。筆者認為,學生所進行的語文閱讀不僅僅是對字詞、句子、段落的通讀,更是對思維邏輯和思想深度的考驗。調(diào)查顯示,經(jīng)常閱讀課外書籍的學生有著自己獨特的邏輯思維,也有著更加寬廣的知識面和視野。因此,當知識積累到一定量時,思維發(fā)生質(zhì)的飛躍,學生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模式就會再上一個臺階,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也會更加得心應手,從而做到真正的消化與吸收,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與自主性,達到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三、結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小學語文教師能夠?qū)㈤喿x教學放在重要位置,并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提出策略,解決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那么,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也一定會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麗梅,張立云,趙玲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13(3):183.
[2]柳化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2(8):138.
(責任編輯:周玉梅 陶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