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
【摘 要】英語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而每一節(jié)課的導入更是我們應該追求的藝術(shù)。有效的課堂導入猶如樂師彈琴,第一音符就悅耳動聽,能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而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讓接下來出場的樂曲動人心弦呢?下面就對于小學英語課堂中如何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性導入談談自己的想法。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有效;情境性導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181-02
施之教法,貴在啟導,導入是傳授新課的“序幕”,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催化劑,它能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產(chǎn)生師生之間的情感共鳴,在師生心靈深處架起一座方便彼此交流互動的橋梁。在教學中, 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方法,布置生動具體的場景,模擬真實的情景,創(chuàng)設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來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這將極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如何利用情境有效導入,值得我們做一探討。
一、 “轉(zhuǎn)軸”以激“趣”。趣,妙趣橫生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也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開篇引趣,誘發(fā)好學之樂。教師要做的就是注意趣味性和知識性相結(jié)合。
1. 游戲?qū)敕ā?/p>
游戲?qū)敕ň褪窃诔尸F(xiàn)新知識前組織生動有趣的英語游戲,通過游戲復習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和技能,游戲引發(fā)學生的無意注意,變枯燥的復習為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如在教授新標準三年級(上)Unit 5 Lets eat?時,我設計了 Touch and Guess的游戲,讓學生通過觸摸和猜想各種食物,在真實而快樂的場景中引出新的詞匯。
2. 圖畫導入法。
課堂圖畫的主要形式是掛圖、剪貼畫、簡筆畫、幻燈圖片等,使用圖畫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東西。教師可以隨著新的詞匯一個個引出,和學生一起完成一幅拼圖,運用變化無窮的活動畫面,隨著學生和老師共同的講述、拼貼,一幅優(yōu)美的圖畫就展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這種導入方式不但容易將全班的精神集中在一起,而且學生從中也受到美的熏陶。
二、“撥弦”即生“靈”
靈,靈動而富有生氣。講究的是順藤摸瓜,演繹推理。通過此情境的展示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1.背景導入法。
在對于學習一些人物傳記的時候,我們可以安排一些有關(guān)圖片,或者播放一些有關(guān)的錄像。如:上My holiday那課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段有關(guān)某人假期的錄像,同時配以輕松的歌曲。音樂的語言是微妙的,它給人以豐富的感受,使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和共鳴,把學生帶入旅游現(xiàn)場,為課文教學作好良好的鋪墊。同時它也放松了學生的身心,使學生的思想得到了釋放,讓學生的心飛起來,這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懸念導入法。
“疑”是學習的起點,有“疑”才有問、有究,才有所得。巧妙地設置懸念,有意使學生暫時處于困惑狀態(tài),使學生產(chǎn)生思想波瀾,學生自然進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之境界,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懸念導入法的關(guān)鍵在于問題的設置上。教師對教學進行不斷反思,根據(jù)特定的學生、特定的學習內(nèi)容和特定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而設的“疑”,就是有效的。
三、“三兩聲”為創(chuàng)“實”
“三兩聲”,三方法兩注意。實,扎實而有實效。常用的手法是開門見山,切中要點。
1.演講式導入法。
教師讓一位學生演講一兩分鐘,演講的內(nèi)容可根據(jù)演講者的各自差異進行安排。通過學生的演講話題直接設問,當然話題要圍繞本課的知識點來展開,這樣很自然導入到本文的知識點。
2.復習導入法。
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要求教師前后銜接,也就是從整體結(jié)構(gòu)出發(fā),承上啟下地導入新課讓學生復習前面所學過的知識或與本課有關(guān)的語言點及知識點。教師可以針對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設計一些聽力、對話或筆頭練習,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感覺,學生在熟悉并掌握了舊知識后,有了成功感和滿足感,就會有更大的求知欲望。
3. 生活情境導入法。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只有要求兒童作用于環(huán)境,其認識才能順利進行。只有當兒童對環(huán)境中的刺激物進行同化和順應時,其認識結(jié)構(gòu)的發(fā)展,才能得到保障?!币虼?,新課開始時教師要千方百計去創(chuàng)設情境,醞釀氣氛,讓學生觸景生情,誘發(fā)出某種情感。使學生以最佳的學習心理去獲取知識,讓他們盡快進入課文角色,成為學習的主人。如我們學校一位優(yōu)秀教師在上四年級下Unit 6 At a farm中,就采用了此法,獲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那堂課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多種動物名稱以及他們的一些特點。課堂一開始,老師就讓同學們帶上了事先做好的紙制的動物帽子。當同學帶上自己喜歡的動物帽子時,他們對于英語學習就先有了求知欲。不但認真了解“自己”的生活習性,還非常想了解自己身邊的其它“動物”的情況。學生們情緒高漲地投入到了動物世界中,整堂課都是在激情中度過。
當然,一個好的導入要盡量能做到:合理、自然、循序漸進,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這些導入的方法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密切聯(lián)系的,要注意靈活運用。其二、不要只重視課堂導入,而忽視其它環(huán)節(jié),否則,再精彩的課堂導入也不能達到預想的結(jié)果。所以,必須從整堂課把握導入的節(jié)奏。
總之,英語課的開頭雖無“一定之規(guī)”,但有“一定之妙”。在上課之始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才能“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從真正意義上把我們對學生的愛化做學生學習英語的一片片情,那么英語課堂中就能充滿英語教與學中動聽的旋律。
參考文獻
[1]宋暉宇.中小學英語新課導入十法.中學外語教與學,2015年第1期.
[2]尹剛,陳靜波主編.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胡淑珍等.教學技能[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
[4]劉建華.《小學英語創(chuàng)新教法》學苑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