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英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學習方式,不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且豐富了語文課堂的內(nèi)容,擴大了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同時培養(yǎng)了孩子之間的合作意識。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從三個方面探索了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策略,希望能為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147-02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利用教學過程中各種動態(tài)因素間的有效交流來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活動。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合作學習雖然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但是在具體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其運用并非是一帆風順的,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教師對自身角色的定位不準確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不僅是學習的參與者與組織者,還是課堂氣氛的調(diào)控者,對小組合作學習質(zhì)量的高低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然而目前,仍有大部分教師未能對自身的角色給予精確定位,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僅僅是學生的事情,在實際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過程中,完全置身于事外,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未能給以及時有效的引導與幫助[1]。例如,交流聲音過大時,為進行及時有效的控制,對后進生的不參與現(xiàn)象也熟視無睹,不給以及時的引導。流于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使得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及學習方向產(chǎn)生了一定的偏差,抓不住學習的重難點,其學習效果也往往不盡如人意。
2.小組的編排不合理
首先,大多數(shù)小組成員中的組長角色都是由教師來安排的,且多數(shù)都是由班委干部或?qū)W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擔任,缺乏一定的民主性,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其次,在小組成員數(shù)量的安排上,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不是過多,就是過少。另外,在小組合作學習目標的設置上,也過于隨意,為能結合教學環(huán)境與學生實際認知水平進行仔細考量,使得設置的學習任務不是過高就是過低,達不到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目的。
3.評價體系不健全
評價體系的不健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評價內(nèi)容較為單一,教師主要是根據(jù)學生回答問題及舉手的次數(shù)來給以評價,忽視了對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的全面評價,使得最終的評價結果并未能真實的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況[2];其次,評價對象相對片面,即教師對表現(xiàn)十分突出或調(diào)皮的學生評價較多,而對其他學生的評價則很少,甚至不評價。
二、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建議
1.準確定位課堂角色,堅定學習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能否順利實施取決于教師和學生的配合。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施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準確定位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學習目標。在整個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和促進者,我們要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到學生手中,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樹立“我要學”的主體意識,從而在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能力。
2.合理有效的分組
(1)順應民心,推選組長
根據(jù)班級的人數(shù),合理分組,一個組不超過6人,選出組長。組長是在民主選舉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票數(shù)多者當選。
(2)自愿搭配,選擇組內(nèi)成員
組長選好后,先由民主選舉出的組長站在“招賢臺”上來搜索自己心目中的“賢才”,依次輪流選出組內(nèi)的其余成員。
(3)強弱搭配,安排就座
小組人員確定后,組長要與組內(nèi)成員商議,根據(jù)每個組員的學習能力、性格愛好等特點,按照強弱搭配的原則,兩人一組為同桌,各小組成員在組長帶領下安排就座。第四,成員編碼化。分組后必須對合作小組的六位學生進行編碼,按座位順序依次排列。
3.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1)合作學習生字
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們認讀生字是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以每一個小組為單位,從1號學生開始,按順序挨個讀,同時規(guī)定一人讀時,其他人要注意傾聽,如果讀錯,可以糾正錯誤。有時還可以變換形式讀,如齊讀、兩兩讀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第一次小組合作讀完后,還要進行第二次開火車讀,檢查學習效果。每個組的1號同學同時起立讀第一個生字,接著每組2號同學讀第二字,這樣所有列火車同時開,既擴大了認讀面,又督促了每個學生全神貫注地學習。
(2)合作朗讀課文
筆者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依然由小組合作來完成,每人一個自然段,輪流讀,讀完為止。如果課文中人物對話較多,筆者就建議學生們分角色朗讀,讀中推敲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3)合作表演課本劇
語文書上有許多課文都適合表演。
(4)合作討論一些有價值的、有一定難度的問題
小組討論后,各組要選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匯報討論結果,各組可以互相補充,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引導點撥。有時需要討論多問題時,每組可以自選一個問題進行重點討論匯報,其它組可做補充,每個小組都有了發(fā)言的機會,也使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得到澄清。
4.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
(1)小組積分制度
首先,根據(jù)每個小組成員一節(jié)課回答問題的人數(shù)來積分。其次,課堂上比一比哪個小組聽講認真,給優(yōu)勝小組加分。再次,背誦積分。語文課堂上可以先讓同桌互背互查,背完后,教師再隨機提問任何一個小組成員,檢查完畢后,給會背的小組加分。一周后,算出每個小組的最后得分,表揚優(yōu)秀小組,鞭策后進組。
(2)知識競賽
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后,進行知識競賽活動,教師可以通過必答題、搶答題、風險題等多種形式來檢查學生掌握學習內(nèi)容的效果,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輕松獲取知識。
(3)小組自評互評
教師要定期對各小組和小組成員的學習活動情況進行評價。一是把小組合作成功的經(jīng)驗總結出來,為其他小組提供經(jīng)驗指導;二要分析組內(nèi)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究制定本組下一步的奮斗目標;三是各組之間要進行互評互學。學習經(jīng)驗,改正不足,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趙笑梅.小組合作學習的四個基本經(jīng)驗[J].教育科學研究,2013(12).
[2]戴學榮.新課改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