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而現(xiàn)行的微課整合資源成為高中地理教學的新型方法,微課整合能科學的分配資源,能讓知識點更精準的進行合理分配,對于接受新授知識慢的學生來說,能通過微課進行視頻回放,自己研究課題內容,這種微課資源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高中地理;微課整合;資源;方法
高中是學生進入學習的重要階段,面對升學的巨大壓力,他們無疑是爭分奪秒的利用時間,和時間賽跑,爭取做時間的主人,在有效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的需求,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把要講授的內容在課堂上講解,讓學生們記好筆記,同時學生還要認真理解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在課下針對自己做的筆記進行復習。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早已厭煩,他們不愿意把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做筆記上,微課的出現(xiàn)讓學生們看到了課堂的新生力量,是現(xiàn)代化技術的新型產物?,F(xiàn)就微課對高中地理帶來的改變談一下自己的見解。
一、 合理選擇教學內容,進行資源整合
高中地理是一門接近人們生活,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高中地理無論是人文地理還是環(huán)境地理都離不開人們的生活,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人們的生活講解地理知識,隨著微課進入老師和學生的視野,課堂上經常能利用微課進行課堂教學,這讓原本乏味的課堂變得活力十足,教師在選擇微課資源時一定注意不能偏離專業(yè)知識太遠,在選擇課題的時候一定要從書本的實際內容出發(fā),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和題材,不能一味地追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講述一些學生喜歡的話題,從而偏離了實際教學計劃,這種微課只能算作嘩眾取寵,而起不到真正教學的目的。只有合理地選擇微課課題,才能很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過程。例如:在地理課本中學習“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的課題時,因為所學到的專業(yè)知識沒有實體可以驗證,對于學生而言課題過于抽象化,讓學生難以理解;這個時候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微課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先進資源插入一個演示地球公轉的Flash,將地球公轉的過程、方向、速度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對這個課題有一層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地球公轉的專業(yè)知識教學,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內容的含義。這樣的微課資源整合使學生認識到地球公轉的真正含義,通過生動的畫面把太陽、地球、月亮三者之間的關系描述得淋漓盡致,不用老師過多的語言講述,節(jié)省了時間和精力,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能很好地起到教學資源重組的作用。
二、 合理分配微課的資源知識點
在高中地理中,地理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每節(jié)課教師都會講新的知識,地理知識非常多,知識點很繁雜,面對眾多的知識學生記憶起來常常感到疲勞,而有了微課的插入,讓本來從課前講到下課的滿堂灌,變成了只要老師一點鼠標就能看到新授內容,只要老師提前準備好微課資料,上課就成了輕松的事,而且還能讓學生把微課內容拷到自己的電腦上,想看回放隨時都可以,相當于把老師請到家里。現(xiàn)代的教學中引用了微課教學就可以完成教學中的漏洞,但是因為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合理的分配,將各個知識點在微課資源中的比例進行有序的調節(jié);對于教學過程而言,微課在課堂教學中不會占用太長的時間。所以地理教師在課堂上要合理分配微課和教學內容的時間比例,不能喧賓奪主,還是要以教師的講解為主,播放微課資源為輔的方式,讓微課成為課堂教學的調味劑,主要是選擇那些知識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微課錄制或整合。例如:在地理課上學習“水圈與水循環(huán)”時,地理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資源進行制作水循環(huán)的動態(tài)模擬實驗,以影片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讓學生可以親身體驗水循環(huán)的具體過程;但是微課的時間不能過長,而是將專業(yè)知識點與微課的動態(tài)影片相互結合,在此基礎上學生和教師進行合作分析,得出最終的結論。使學生通過水循環(huán)的學習和探究,不僅可以掌握分析問題的能力,還能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學習方式。
三、 微課資源基于學生水平出發(fā)
在高中的地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微課整合,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更好地學好地理,掌握地理知識??偲饋碚f,教育理念的改革就是讓學生更好、更快地學會,在新一輪教育改革中,新型的教學方式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的氛圍,在一種寬松的環(huán)境下進行有效學習,在微課資源整合時,教師要注意內容的選擇,為學生展示的教學內容不能過于困難,讓學生聽不明白,以至于引進新型的教學資源對于學生的吸引力而言也是無濟于事;所以,在教學中,一切以學生的基礎知識為出發(fā)點,將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融入微課教學中,最好將難懂的知識簡單化,但是又不失教學重點,將微課完美地融入教學中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提高學生自我約束的能力,同時也會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實微課資源整合時雖然在課堂上老師輕松了,但老師在課下的工夫更大,要查找資料進行刪減,還要尋找合適的時機進行課程播放,資源重組。例如:在學習“城市發(fā)展與城市化”中,地理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資源為學生播放一些近些年城市發(fā)展的具體現(xiàn)象,將變化的程度運用短片的實際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來。地理教師在制作短片的時候,可以將近些年變化的具體特點以實體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耳目一新,并且給學生巨大的視覺感覺,將這幾年中國的發(fā)展深刻地記在心里;然后教師結合課本上的專業(yè)知識對每個變化特點進行具體講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增強課堂教學的具體效率。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學中的課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改革,微課資源整合是讓課堂進入一個全新的模式,讓課堂進行有效反轉,教師更有時間去觀察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細心觀察學生的表情,通過學生的眼神看他們對新授知識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yǎng)出新一代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黎恒飛.高中地理微課資源整合建設路徑研究[J].高考,2016(12).
[2]徐茂強.高中地理微課資源整合建設路徑探微[J].教育:文摘版:339.
作者簡介:
譚亞良,重慶市,重慶市石柱民族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