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剛
摘要:小學英語教學屬于語言教學,作為一種教學藝術,對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小學生來說,教學導入是教學過程中最關鍵的一節(jié)。成功的課堂導入,可以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氛圍。本文對小學英語教學導入的原則以及方法進行分析,期望能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果[1]。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導入法;功能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英語課堂的教學亦是如此。如果說英語課堂是一首歌,那么導入就是這首歌美妙悠揚的前奏;如果說英語課是一部戲,那么導入就是這部戲引人入勝的序幕;如果英語課是一本書,那么導入就是這本書提綱挈領的前言。導入,是每一節(jié)課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第一感知,是課堂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一個成功的導入,不僅能迅速安定住學生還可能處在課間活動的興奮狀態(tài),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及時進入課堂氛圍和學習狀態(tài),而且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那么,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導入呢?以下是筆者在平日的教學實踐中總結(jié)的幾種常用的導入法,拋磚引玉。
一、導入技能的功能
(一)明確學習目標:在上課開始導入階段就指出本課的要點和重點,有助于學生明確教學活動的目標和任務,使教學有的放矢。
(二)有利于以舊引新: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常引導學生復習舊知識,而引出新知識,舊知識是學習新知識的鋪墊。
(三)引起注意,集中思維:中學生活潑好動,在課堂前常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思緒也是分散的。上課后,他們很難立刻安靜下來。雖然有組織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調(diào)整,但他們的思想情緒還不能完全集中到新課上來,不能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如果教師直接開始平鋪直敘地講課,在開始階段很難收到應有的效果,同時也會影響后面的教學。教師運用巧妙的方法導入新課,給學生以新穎和驚奇的感知,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來,并迅速進入到新課內(nèi)容的興奮中心[2]。
(四)創(chuàng)設意境,喚起師生情感共鳴:教學中創(chuàng)設與新課內(nèi)容相協(xié)調(diào)的學習意境,激發(fā)學生心靈的震撼,喚起師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盡快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去,達到課伊始、情已生、情景交融的學習效果。
二、課堂導入的原則
課堂導入屬于一種教學藝術。小學英語教學應用課堂導入不僅應符合學生心理特征,還應該遵循新奇、多樣以及熱鬧的原則。
(一)追求一些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教學導入同樣重要,不能放任自流,以一種漫無目的的方式進行教學導入,要設計一些簡單、有趣,能吸引學生的教學導入。一旦導入和教學內(nèi)容脫節(jié),為了導入而導入,還有可能出現(xiàn)離體的情況,這樣做就會違背教學宗旨。
(二)會出現(xiàn)直觀性和啟發(fā)性,盡可能讓導入和生活、學習方面比較具體的事情相結(jié)合,從而引進新知識。與此同時,還應該講究啟發(fā)作用,通過舉例的方式,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明白道理,然后從問題入手,引起學生認知的沖突,從而激發(fā)學生思想的碰撞,積極通過對問題的認知,尋找解決途徑[3]。
(三)強調(diào)參與性以及全體性的原則。不能像傳統(tǒng)教學一樣,照本宣科,教師唱獨角戲,要讓學生全面發(fā)展,而且導入的設計目標以及內(nèi)容都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教師還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儲備,折中考慮導入的難易程度,從而確定目標和內(nèi)容,要求導入的形式要方便帶入學生,重點讓他們感覺到參與感,并進行實踐,讓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充滿自信。
三、課堂導入的方法
(一)以復習為基礎引入新課
采用復習已學習過的內(nèi)容引入新課是每位教師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這種導入一般新舊知識之間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以鞏固已學的知識為基礎,出示新的問題即為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新知識,有利于學生循序漸進地接受新知。采用復習導入一般程序為復習鞏固、適時提問、產(chǎn)生困惑、進入新課學習,使學生在“溫故”的基礎上“入題”而后“知新”,符合知識的產(chǎn)生、發(fā)展過程,注重知識生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來龍去脈。
(二)采用實物導入的方法進行實例教學
實物導入的方法是目前很多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用得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采用實物導入的方法是實例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代表。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由于學生學習的英語較為簡單,主要是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所常用的英語以及一些生活常識,所以采用實物教學法就比較得心應手了。例如,在學習“常見的水果”一課中,老師就可以將一些常見的水果帶入課堂中,在課程中,通過老師手里的水果,引導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實物導入,耐心地引導學生去學習這種水果的英文名稱、讀法、拼寫。這就引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去探索和學習水果的英語名稱及拼寫,通過問題的引入,讓實物導入去激發(fā)大家的興趣,是目前比較成功的教學手段。
(三)歌曲和游戲?qū)敕?/p>
優(yōu)美的歌曲和輕松的旋律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烘托課堂的教學氣氛,從而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能夠輕松愉快地進入學習過程中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動聽的歌曲對于學生有著強烈的吸引和好奇,而且歌曲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大部分小學生跳舞的樂趣,這對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很有幫助的。所以合理地采用一些英語歌曲和英文兒歌對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是很有幫助的,對于放松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轉(zhuǎn)化學生的學習動力都是顯而易見的。同樣的對于學生愛玩的天性要進行耐心的引導,通過游戲來引導學生學習也是一種效果比較良好的導入教學法。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年齡特點,制訂一些合理的游戲,通過一些簡單的游戲,將英語知識融入進去,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的自發(fā)學習都是很有幫助的。并通過一些鼓勵措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樂趣和自豪感,例如,“You can accomplish anything if you believe in it. ”“You are good!”“Great!”等等。
(四)鏈接舊有知識,通過提問復習進行課堂導入
英語屬于語言學科,每章節(jié)、每課時之間都存在前后聯(lián)系,因此,新教授的內(nèi)容都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要想有效利用學生儲備,就必須加強學生對自身的認知,用復習來進行課堂導入提問,在溫故中進入新知識的學習,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對接新舊知識,找準兩者之間的連接點,迅速將學生的思維融入新的教學內(nèi)容。
總之,設計好“導入”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興趣,啟發(fā)思維的關鍵所在,只有設計得當,接下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才能得以順利實施,英語教學的目的才能如期達到。
參考文獻:
[1]鄒旭劍.導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使用[J].小學教學設計,2007,(18)
[2]徐新娟.析論新課標下的小學英語課堂導入法[J].科教文匯,2012,(7)
[3]馬婭萍.小議小學英語教學導入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3(46):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