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姬
摘要:微課教學的產生是時代發(fā)展與技術進步的功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模式能夠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筆者針對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提高教學趣味性展開論述。
關鍵詞:數學教學;微課;趣味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微課模式開始在廣大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模式不僅能夠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還能夠采用趣味的方式使得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有效的拓展,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如何充分挖掘微課模式的潛力,提高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成為當代教師必須面臨的問題,本文針對若干微課運用策略進行分析,希望能夠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設置趣味教學情景,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教學情景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決定了本節(jié)教學的氛圍,因此有效提高教學情景的質量對于為學生提供良好學習環(huán)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微課模式的合理運用有利于幫助教師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三年級上冊第七節(jié)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這節(jié)課,要求學生們對于物體的形狀能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建立良好的空間觀念,很好的分辨出長方形和正方形。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現(xiàn)在小學生比較喜歡看熊出沒這部動畫片的特點設計微課課件,同時加以講說:同學們,你們在家有沒有看熊出沒?。坑洸挥浀美锩娴亩喽鄧?,他特別喜歡探險,最近他在森林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寶藏,里面有好多卡片,卡片上有許多的圖形,他想知道哪些圖形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聰明的小同學們你們敢不敢挑戰(zhàn)一下啊?通過設置一個廣受歡迎的動畫片的情景,既能達到認識圖形的教學目的,又能擴寬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在實踐生活中的運用,將現(xiàn)實中的物品與圖形相聯(lián)系。
二、拓展學習內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數學教學一直是小學教學的重難點,也是與實踐聯(lián)系較為緊密的一個學科,想要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必須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填鴨式教學方式,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因此要求教師要善于將教材的內容進行拓展,增加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更加的輕松愉快,促使學生更愛學習,也能加強學生的應用能力,同時還能減輕教師的負擔。例如說學習“時分秒”的課程學習中,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進而形成良好的守時意識。此時教師可以在微課中準備不同的鐘聲(大本鐘、時鐘、鬧鐘等),然后讓同學們分辨這是什么的聲音,同學們都能很好的分辨出這都是鐘的聲音,此時教師就可以順利的引導學生了解鐘的結構是什么。筆者在進行本節(jié)課的教學之前還讓同學們都自己回家做了一個鐘,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在了解了鐘的基本構造:數字刻度和指針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這些數字與指針不同的組合所表達的不同含義是什么。時針指向的數字表示小時,分針指向的數字表示分鐘,秒針指向的數字表示秒鐘。在了解了基本內容之后筆者又讓學生將自己的時鐘分別撥到4:15;11:22;1:38等時間,再以4:15為例,時間過去一小時,時間過去兩小時十五分鐘,時間過去四小時五十五分鐘,通過時間的流逝加深學生們對于時間的理解,同時明白時間的計算問題。
三、講授重點知識同時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時間
小學生的紀律性、自律性還不夠完善,容易被不同的事物吸引而分散學習注意力,因此教師需要加強課程設計的趣味性,同時將課程進度設計的更為合理,講授的知識由簡入繁,將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著重講解,同時鼓勵學生多做練習鞏固知識點。例如說進行多位數乘一位數課程的教學時,教師首先要確保同學們已經熟練的掌握了九九乘法表的內容,在能熟練計算100之內加減法的基礎上才能保證本節(jié)課程的順利進行。所以筆者在進行本節(jié)課的課程設計過程中將課程主要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做出了一個結構圖,同時找了12*5,28*6作為例子,將解題步驟進行詳細的說明,尤其是牽涉到十進制的部分,防止學生出現(xiàn)問題。
在進行重難點講解之后筆者又出了10*8;24*5;48*9;62*10;98*2等題目讓學生進行練習,并列出解題的步驟,讓同學們進行討論之后再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講解。
四、加強實踐,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進行學習最終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多動手,勤動腦,將生活中的實踐同數學學習緊密聯(lián)系起來。例如進行“位置與方向”這節(jié)課程的開展過程中,筆者先通過微課播放不同時期人們進行方位辨別的方式方法。最原始的辨別方式是以通過太陽的方向,晚間通過辨別北極星和北斗七星的方式進行方位的辨別;然后在偶然間人們發(fā)現(xiàn)太陽光線充足的南方年輪較寬,光照較少的北方年輪密集,根據年輪的疏密程度也可以分辨方向;后來又發(fā)明了司南也就是后來的指南針;再到當代人們常用的導航,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辨別方位的方式也在不斷進步,通過場景的變換以及辨別方式的變換同學們的精力也被吸引到了課程的學習當中來了,此時再趁熱打鐵讓同學們到室外去分辨方位,同時說出自己的判斷依據以及每個方位標志性的建筑物,回到教室后同學們互相討論,教師再加以引導,從而更好的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模式能夠更好的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其主觀能動性,從而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樊彩琴.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J]. 中華少年,2017,(36):212.
[2]戴奇峰.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 考試周刊,2017,(98):108.
[3]林娟蘭. 運用微課優(yōu)化教學——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 考試周刊,2017,(9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