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_錢志龍
錢志龍:南加州大學博士,教育學者,探月學院督學
“在探月工作,年齡、國籍、性別、性向、學歷、畢業(yè)院校跟崗位和責任完全無關(guān),還沒活明白、還沒想明白這一點的人會很難適應(yīng)?!?/p>
探月的故事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講完的,在其他媒體上大家都能讀到Jason的傳奇故事,我就不多講了。但其實除了這個年輕智慧的創(chuàng)始人之外,在探月創(chuàng)立兩年不到的時間里,不斷有志同道合且才華橫溢的小伙伴加入進來,從最開始的4個人到現(xiàn)在將近30人的團隊。他們來自各行各業(yè),卻很少有來自“正統(tǒng)”教育背景的。這是一個好的兆頭,因為要打破舊規(guī)則,重構(gòu)一個教育生態(tài),恰恰需要更多教育圈外的資源和智慧,以及破框思考的決心和勇氣,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你聽。
除了這群相愛相殺、互捧互黑、一起熬夜一起瘋的小伙伴,Jason生命中還連續(xù)出現(xiàn)了三位王姓貴人,他們對未來充滿敬畏,對教育充滿熱忱,對這群年輕人充滿信心。當冷靜“智慧”的圍觀者們動著手指頭潑著冷水的時候,他們卻忙著“火上澆油”,竭盡全力地呵護并支持著這個直面未來的夢想。
本來就以“完全信任學生”出名的王錚校長頂著各種壓力,讓Jason在北大附中這把大傘下孵化這所未來學校;雖不是教育出身但已經(jīng)把全部身家和生命都投入教育事業(yè)的王建利博士在最關(guān)鍵的時候像天使一樣出現(xiàn),把一個學生俱樂部變成了一個商業(yè)計劃;翊翎資本的王斌董事長在聽完Jason對未來的描述之后,違反所有的投資邏輯和程序,沒多問一個問題就決定當場注資。他還和王博士一起,專門成立“未來教育基金”,專門投資面向未來的教育創(chuàng)新項目。截止到今天,探月學院在謝絕了N位投資人之后完成了第三輪融資,并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估值翻了三十幾倍。年輕的探月學院還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教育圈、科技圈、學術(shù)圈、藝術(shù)圈的大佬前輩們的關(guān)注和支持。
就像日本天皇的御用木匠秋山利輝先生說的:如果你在做一件正派的事情,就會有正派的人和正派的資源涌到你的面前。
在探月工作,年齡、國籍、性別、性向、學歷、畢業(yè)院校跟崗位和責任完全無關(guān),還沒活明白,還沒想明白這一點的人會很難適應(yīng)。雖然我的年齡是Jason的兩倍,但他預(yù)測未來的視野范圍是我的好幾倍;雖然我一個人的學歷本比探月創(chuàng)始團隊的學歷加起來還厚,但是他們每個人的閱讀速度、學習力和擰在一起的爆發(fā)力不知道是我的多少倍。而我并不是70后校長里最差的那個。
在探月,我的身份也發(fā)生了幾次迭代。剛破土而出的探月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場域,任何人都可以來幫忙、來蹭課、來參與討論、來發(fā)呆、或就是來玩。一開始,我就是以粉絲的身份頻繁地來,雖然也沒幫上什么忙,但至少沒有被嫌棄。
當他們發(fā)現(xiàn)我還不是一無是處的老古董,還愿意脫下西裝跟他們一起瘋之后,勉強接受了我顧問的身份。
再后來,我發(fā)現(xiàn)如果不深度了解這個隨時迭代的機構(gòu),不認識這些隨時增補的成員,跟不上他們不可思議的進化速度,你根本沒資格去顧什么問。于是,面對這個一周至少來三天卻基本什么也指不上的顧問,Jason靈機一動,改賜了我一頂督學的帽子。我一方面可以名正言順深度參與探月的建設(shè),一方面還能以相對冷靜客觀的視角觀察、記錄探月的成長過程,包括他們所犯的錯誤。
第一次做督學,我也沒啥經(jīng)驗,于是就盡量秉持兩個原則:不被邀請盡量不發(fā)表意見,不被求助盡量讓他們“野蠻”生長。即使在“眾生平等”的會議上,我也會慎之又慎地說出我的想法。第一,怕我來自歷史的經(jīng)驗不足以提供對未來的指導,第二,怕說出來他們不聽,反倒拖累他們還要花心思保護老人家脆弱的自尊心。
就這樣,我這個“一只腳在門里一只腳在門外”的督學開始了一種不求急功的長情陪伴,他們知道我毫無保留地愛他們,他們也毫無保留地信任我。我參加他們所有的重大會議,觀摩每一門迭代階段的課程。除了Jason,我極有可能是對探月里里外外了解得最全面的人。也正因如此,我才能如此高調(diào)卻又如此踏實地為探月“背書”。
我非常慶幸自己能有機會在過去近一年的時間里,以如此特殊的身份和探月的小伙伴們朝夕相伴,看他們?nèi)绾我稽c點把“小論壇”變成大集會,把“大朋友”變成同行者;如何分析并面對挑戰(zhàn);如何討論、辯論并互相說服、妥協(xié);如何做團建和教師培訓;如何從無到有設(shè)計、打磨并迭代課程;如何用項目制學習的方式排難試錯,在學習中成長;如何遴選、說服或拒絕投資人;如何逐漸進化成青色組織;如何毫無怨言地加班熬夜,為了自己相信的事情揮灑汗水和青春。
我不止一次地問自己,探月學院到底有什么魔性讓我每天一醒過來就迫不及待地坐1個多小時公車去北大附中?除了他們做的事情太有意義、太讓人振奮而不想錯過,我更是沖著這些人去的,幾天不去會非常想念。仔細觀察過后,我發(fā)現(xiàn),探月的每一位小伙伴都具備以下幾條共同的優(yōu)秀品質(zhì):
? Critical Thinking——他們特別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對待別人的建議,會做自己周密的調(diào)查和審慎的判斷,不會輕易動搖或妥協(xié)。
? Creative & Risk Taking——他們天馬行空,創(chuàng)造力無限,有想法不會等太久就去嘗試,哪怕明知有失誤的可能,但深信會從錯誤中學到更多。
? Aware & Reflective——他們特別真實地面對自己和小伙伴的優(yōu)勢、短板、身體和情緒。通過有效的復盤、反思機制,用最短時間迭代思想和行動。
? Self—driven & Caring——他們?yōu)榱俗约合嘈诺臇|西全力以赴,不計代價和回報。特別懂得珍惜和善待他人。
? Responsible & Compassionate——他們內(nèi)心盈滿一塵不染的單純和善良,關(guān)心著比自己更大的世界。
他們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深愛著他們和這些高貴而難得的品質(zhì)。和他們在一起我覺得自己由內(nèi)到外地變得格外年輕,返老還童般被再次注滿了理想主義的情懷和勇敢。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