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祎
(河北省眼科醫(yī)院激光近視矯正科,河北 邢臺 054001)
目前,臨床治療近視主要運用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此手術方法是使用激光將角膜上皮和角膜基質去除,可以避免傳統(tǒng)的手術方法對角膜造成的刺激以及損傷。此次研究經上皮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治療近視患者,選取我院眼科2017年1月~2018年5月共收治的42例進行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的近視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研究對象,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眼科2017年1月~2018年5月共收治的42例進行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的近視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將42例近視患者隨機平均的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齡17~34歲,平均年齡(28.49±4.17)歲。實驗組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齡18~35歲,平均年齡(28.11±4.84)歲。兩組患者均符合此次研究的入選標準,且均同意參加此次研究,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患者準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鑲術,實驗組給予患者上皮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實驗組具體方法如下:手術前患者需要進行必要性的檢查,如:眼壓、裂隙燈、裸眼視力、眼底、散瞳驗光和角膜測厚等?;颊咴谶M行手術前的3 d需要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天最少使用4次,手術前使用鹽酸奧布卡因進行表面麻醉,然后使用開瞼器進行開瞼,手術前需要將環(huán)鉆(直徑8.5 mm)浸潤在乙醇(20%)中,需要浸潤15 s,然后使用平衡鹽業(yè)對此進行沖洗,使用角膜上皮鏟對上皮進行分離,分離時需要根據(jù)環(huán)形痕跡對上皮進行分離,在12點進行留蒂,屈光切削之后可以進行上皮的順水復位。手術后患者需要佩戴角膜接觸鏡,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0.5%),滴眼液每天使用4次,手術一周后可以逐漸的將滴眼液換為氟米龍滴眼液(0.1%),根據(jù)患者的個人情況補充人工的淚液,對患者進行合理的抗感染治療,避免患者產生感染。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前、后不同時間SE,如:術前、術后10天、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對比兩組患者對此次治療的滿意度,滿意度為:非常滿意、滿意、較滿意、不滿意。
應用SPSS 16.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準差(±s)表示,t檢驗,均數(shù)之間比較行LSD-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前兩組患者視力并無太大差別,術后實驗組視力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前、后不同時間SE [(x± s),分)]
對照組患者總滿意低于實驗組(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對此次治療的滿意度 [n(%)]
準分子激光是氟氬兩種氣體混合后經激發(fā)而產生的一種人眼看不見的紫外光,其波長僅193納米,不會穿入眼內,屬冷激光,無熱效應,能以“照射”方式對人眼角膜組織進行精確氣化,達到“切削”和“雕琢”角膜的目的而不損傷周圍組織和其他器官,其獨特性質是最適合角膜屈光手術。手術的原理是用一種特殊的極其精密的微型角膜板層切割系統(tǒng)將角膜表層組織制作成一個帶蒂的圓形角膜瓣,翻轉角膜瓣后,在計算機控制下,用準分子激光對瓣下的角膜基質層擬去除的部分組織予以精確氣化,然后于瓣下沖洗并將角膜瓣復位,以此改變角膜前表面的形態(tài),調整角膜的屈光力,達到矯正近視、遠視或散光的目的。此次研究結果表明:手術前兩組患者視力并無太大差別,手術后實驗組患者的視力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視力(P<0.05),具有可比性。
綜上所述,上皮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治療近視患者,對患者視力矯正有非常好的效果,安全性也比較的高、可以促進上皮的愈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