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亮
(龍馬潭區(qū)人民醫(yī)院,四川 瀘州 646600)
急性心肌梗死在醫(yī)學臨床上屬于一種較常見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以血清心肌酶活性增強、心電圖變化具有進行性、胸骨后出現(xiàn)持續(xù)劇烈疼痛為主要臨床體征[1]。本研究意在評價尿激酶溶栓治療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冠脈再通發(fā)生率,對在本院治療的114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試驗,以下是詳細闡述。
研究對象:選擇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114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據(jù)收治時間依次排號,奇數(shù)是對照組,偶數(shù)是實驗組,一組各57例。在對照組中,24例女性,33例男性;年齡(25~74)歲,平均(55.61±12.56)歲。在實驗組中,28例女性,29例男性;年齡(26~75)歲,平均(55.89±12.18)歲。兩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性別占比、年齡等方面均差別不大(P>0.05)。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治療。醫(yī)護人員應準確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叮囑其臥床休息充分,并實施心電監(jiān)護、吸氧支持等。提供藥物治療,以達到抗凝、抗心絞痛、抗血小板聚集的目的。提供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患者口服,75 mg/次,每天1次;提供阿司匹林腸溶片,患者口服,0.1 g/次,每天1次;提供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患者皮下注射,5000 U/次,2次/d;提供硝酸甘油舌下含片,患者舌下含服,每次1片,給藥量視患者具體病情而定。
實驗組:予以“常規(guī)治療+尿激酶溶栓治療”。常規(guī)治療和對照組一致;提供尿激酶治療,與生理鹽水(劑量100 ml)均勻混合,患者靜脈滴注,劑量為2.2萬U/kg。注意滴注時間不超過30 min,且醫(yī)護人員應對患者的心電圖、心肌酶譜結果詳細記錄,30 min/次。
將兩組的心肌酶指標、2 h心電圖回落≥50%、冠脈再通、2 h胸痛緩解率進行組間對比。
對本試驗數(shù)據(jù)均實施統(tǒng)計處理,軟件選擇SPSS 20.0版,114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酶指標以“±s”形式表達,利用t檢驗;114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2 h心電圖回落≥50%率、冠脈再通率、2 h胸痛緩解率以“%”形式表達,利用卡方檢驗。若P<0.05,則表明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治療,實驗組的CK峰值、CK-MB峰值、達峰時間較對照組均明顯更優(yōu),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酶指標(±s)
表1 對比兩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酶指標(±s)
組別 n CK峰值(U/L) CK-MB峰值(U/L) 達峰時間(h)實驗組 57 2345.49±784.32 264.77±83.11 4.58±1.68對照組 57 2914.21±871.57 324.53±89.38 7.83±1.92 t - 3.6620 3.6967 9.6177 P - 0.0004 0.0003 0.0000
實驗組的2 h心電圖回落≥50%率、冠脈再通率、2 h胸痛緩解率均遠遠高于對照組。詳細結果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 [n(%)]
近年來,由于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重,患上急性心肌梗死的人數(shù)也逐年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誘因較復雜,截至目前尚未有準確定論得出,但經(jīng)多數(shù)研究證實此病的出現(xiàn)與暴飲暴食、情緒激動、過度勞累、吸煙酗酒等因素具有密切關聯(lián)[2]。若患上急性心肌梗死,人們生命安全與生活質量均會遭受嚴重威脅。
為探討尿激酶溶栓治療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冠脈再通發(fā)生率,本文實驗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尿激酶溶栓治療。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療后,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會受到明顯影響,“纖溶酶原-纖溶酶”的裂解轉化進程加快,從而講解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原與纖維蛋白凝塊,最終達到理想的血栓溶解效果,冠脈梗阻現(xiàn)象有所好轉。
據(jù)本次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心肌酶指標均顯著改善,2 h心電圖回落≥50%率、冠脈再通率、2 h胸痛緩解率均顯著提高,尿激酶溶栓治療應用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癥狀能明顯得到控制,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