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科 徐曼 宋佳
摘 要: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升,青年學生獲取信息途徑的不斷增多,社會熱點問題對青年學生的影響不斷增加。為堅定青年學生政治立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應以社會熱點問題為載體,以核心價值觀為依據(jù),強化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輿論引導和青年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學習,不斷提升青年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心理認同。
關鍵詞:熱點問題;核心價值觀;認同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8)03 — 0052 — 03
新媒體時代,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升,青年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逐漸多元化,社會熱點問題首當其沖,成為青年學生尤其關注的對象。由于青年學生群體自身特殊性的原因——認知尚處于待成熟的階段,對于社會現(xiàn)實中存在的問題缺少全面的認識,易對社會問題產生偏激、片面的認知,從而影響其社會行為。因此,政府部門與高校應以核心價值觀為理論依據(jù)對青年學生所關注的社會問題進行深刻剖析,提升青年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強化其核心價值觀認同。
一、社會熱點問題
社會熱點問題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范圍內,引起受眾普遍關注或參與進而形成一定社會影響力的事件或現(xiàn)象。社會熱點問題一般具有事件典型、關注率高、影響廣泛等基本特征,極易形成廣泛的社會輿論。作為新媒體使用的主力軍,青年學生易對社會熱點問題產生興趣與關注,反之,社會熱點問題也容易對青年學生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校青年學生涉世未深,對社會問題敏感而易沖動,從而對青年學生后續(xù)社會行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培養(yǎng)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必要性
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內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多元化價值觀念獲得其生存的社會空間和受眾認可,利用社會熱點問題培養(yǎng)和推動青年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具有時代的必要性和鮮明的現(xiàn)實意義,有助于形成以核心價值觀為主導的一元主導、多元并存的社會價值觀念體系。
1.有助于青年學生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
核心價值觀認同作為青年學生在社會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認同與歸屬,具有凝聚青年學生,維持現(xiàn)實政治系統(tǒng)穩(wěn)定的重要作用。青年學生處于人生的成長時期,其心理處于未成熟的狀態(tài),思想觀念易理想化,受現(xiàn)實情況的影響較為密切,尤其易受到消極的觀點與思想的影響。正是由于社會熱點問題本身的復雜性,其本質深藏于紛繁復雜的表象中,從而影響青年學生對于是非的判斷,甚至動搖原本正確的政治立場和觀念。鑒于此,政府機構與學校必須就社會熱點問題對青年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提升其辨別大是大非的能力,自覺摒棄有害的思想意識,有助于其形成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特別是在新形勢下,要增強青年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強化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有助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價值觀是青年學生社會化的基本條件。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青年學生不斷融入社會中,社會化程度不斷提升,正確的價值觀念是青年學生社會化過程中行為規(guī)范的基本內容。但是,青年學生由于長期處于學校教育的過程中,總體上仍舊缺少實踐磨煉,對各種社會問題缺少從全局上把握的思想方法,尤其缺少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辯證思維模式,部分青年學生易在社會不良輿論的誘導下,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從而影響其后續(xù)社會行為。我們須針對此類問題從宏觀上加以引導,微觀上予以改進,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提升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路徑與方法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革命性變化,當前社會結構、生活方式、思想意識均發(fā)生劇變,過去高位引領的傳播方式已經讓位于網絡互動式的傳播方式,過去有組織的、自上而下的傳播正讓位個體傳播。提升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應從媒體與受眾兩個維度出發(fā)。
(一)校園媒體路徑
作為學生最為及日常接觸媒體,校園媒體在青年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方面具有基礎作用。
1.隨著現(xiàn)代信息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全國各級各類學校都在大力推進數(shù)字化校園建設。無線wifi、手機自媒體、兩微一端、微信公眾號等網絡、自媒體己經成為青年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青年學生自覺掌握和運用網絡媒體技術的意識越來越強,獲得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針對技術的應用能力越來越。作為學校,要充分意識到新媒體對青年學生的影響效果,應該利用網絡媒體技術平臺,結合社會熱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并滲透到青年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影響力,牢牢把握網絡媒體陣地的正面導向功能。
2.以網絡媒體為代表的新興媒體作為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的主陣地,對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效果。第一,通過校園網對青年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校園網是青年學生離不開的網絡空間,加強校園內網建設,特別是網絡內容建設,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觀的重要載體,使校園網成為青年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的重要陣地。第二,利用網絡媒體信息傳播的優(yōu)勢,向青年學生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通過與青年學生的積極互動,迅速掌握青年學生的基本思想動態(tài),使校園網絡成為青年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的“喉舌”和“耳目”。所謂“喉舌”,就是上情下達,掌握主流意識形態(tài)在虛擬空間的主導權;所謂“耳目”,就是下情上達,為青年學生的多元合理訴求和思想動態(tài)提供暢通的網絡渠道。第三,通過加強校園網絡空間的監(jiān)管和建設,從源頭上減少網絡空間里有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不良信息,進而減少不良信息對青年學生的消極影響,通過技術手段,強化對網絡信息的監(jiān)管,盡力把消極信息排除在校園之外,努力建設高質量和積極正面的網站,引導和吸引學生關注瀏覽,避免學生被不良網站影響。
(二)社會媒體路徑
社會媒體應積極強化對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積極營造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的社會氛圍。
1.增強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新媒體時代,多元價值觀在新媒體上得到凸顯,客觀上降低了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新媒體傳播過程中的多元價值觀暗示不斷消解受眾的原有單一的判斷力和價值標準,從而使得社會價值評判標準日趨多元化,促使受眾更多地從自身價值觀和利益角度出發(fā)進行輿論表達和社會實踐,最終將對青年學生的社會行為產生不良影響。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fā)展,“炫富”“玩樂”“人生捷徑”等詞匯成為新媒體上的熱搜關鍵詞?!坝⑿劭莨菬o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凡此種種不僅影響青年學生的人生榜樣,更對青年學生核心價值觀的認可與踐行產生負面效果。針對這種情況,管理部門和新媒體本身應嚴格控制媒體傳播內容,更應對相關內容進行引導性解讀,增強青年學生對社會熱點事件的深層次理解,提升其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2.發(fā)揮核心價值觀社會規(guī)范作用。根據(jù)李普曼“擬態(tài)環(huán)境”相關理論,媒體通過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傳播,所建構的“環(huán)境”對受眾具有誤導作用。新媒體時代,爭議性社會熱點問題易引發(fā)社會群體的劇烈心理變化,誘發(fā)網絡群體性事件。青年學生容易受到少數(shù)人的輿論誤導而發(fā)表極端言論,產生非理性行為。因此,新媒體在社會熱點事件的傳播過程中,應強化對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與正能量的傳播,在時間與空間的雙重維度上發(fā)揮核心價值觀的社會規(guī)范作用,使新媒體受眾,特別是青年學生能夠理性表達心理情感和利益訴求,消除網絡輿情危機。如在天津港事件中,部分新媒體盛傳“爆炸污染”,權威部門則通過對污染檢測的實時通報第一時間化解謠言,消除危機。
3.主導核心價值觀的話語權。媒介是人體的延伸,隨著受眾接受信息的時空不斷拓展,自身價值觀念等心理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體的影響。但是,新媒體等社會化媒體當下在價值觀傳播上仍舊顯得龐雜與混亂,其傳播內容中不乏自由主義、個人主義以及歷史虛無主義,這些內容不斷削弱核心價值觀的話語權。受眾特別是青年學生的價值觀念不自覺地受到其影響,隨著時間不斷積累負面效果,最終可能發(fā)生改變,進而降低核心價值觀的主導性。新媒體應以核心價值觀為依據(jù),提升受眾尤其是青年學生的唯物史觀,把歷史、現(xiàn)實和價值觀念有機整合。對當前在新媒體中以所謂“揭秘”和“還原”為噱頭,歪曲歷史史實、嘩眾取寵的不良信息堅決予以取締,第一時間發(fā)布權威信息,還原歷史真相,積極引導青年學生,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正確認知歷史。
(三)受眾維度
青年學生作為個體,要積極發(fā)揮個體能動性,發(fā)揮青年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的主體地位,提升其媒介素養(yǎng)。
1.積極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策略。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社會屬性和時間、空間屬性,每一類型、階層的人們既具有共性特征,又存在個性差異。每個個體在不同時期接受核心價值觀的接受能力會有所不同,教育背景和社會閱歷的差異也會導致接受能力存在差別。針對青年學生,由于其認知水平處于不斷發(fā)展階段,傳播者要更多地訴諸理性,激活青年學生對核心價值觀態(tài)度改變的中樞路徑。政府部門與管理機構可以通過構建熱點問題的新媒體平臺,促使青年學生及時查看當前社會發(fā)生的重大事件,了解事件的基本信息。學校教師在課堂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度聯(lián)系社會熱點,組織專題討論,以核心價值觀為依據(jù),深入剖析,幫助學生透徹地理解社會熱點問題,并將其內化為自身辨別是非問題的能力。在實踐教學中,可以針對社會熱點,展開社會調研,提升認識水平與理解深度。
2.有效激發(fā)積極情感。積極的情感有助于加深和強化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與理解。有效激發(fā)青年學生的積極情感,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將積極情感遷移到與核心價值觀相關聯(lián)的理論內容上,有助于提升青年學生核心價值觀認同。激發(fā)青年學生的積極情感,應圍繞其關心的現(xiàn)實熱點問題開展理論分析,貼近青年學生生活、學習和思想實際,引起共鳴。要善于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將抽象的理論滲透到形象生動的宣傳形式中,通過影視節(jié)目、文藝文學作品等吸引青年學生關注。避免抽象、枯燥、單一的理論說教帶來的精神疲憊和抵觸情緒,喚起青年學生的情感,觸動青年學生的心弦,引導青年學生自覺地接受、認同核心價值觀。當然,也不能忽視應有的思想內涵和價值導向。
3.切實滿足青年學生利益訴求。密切關注青年學生的現(xiàn)實需要和心理特點,關心他們的生活,滿足他們的需要,解決與他們利益相關的相關問題,政府部門與學校應提高所傳播的核心價值觀理論內涵與青年學生利益和訴求的契合程度,以提高其參與程度,從而使核心價值觀真正獲得青年學生的接受和認同。
4.尊重青年學生主體地位。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傳播還應尊重青年學生的主體地位。青年學生具有自己的要求和愿望。應改變“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單向度“灌輸”和“說教”方式,以討論的、平等的、雙向交流探討等“積極引導”的方式代之,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宣傳核心價值觀理論。針對青年學生,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更要提供確鑿的事實和社會發(fā)展成就,特別是對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成果應進行系統(tǒng)性的宣傳;對出現(xiàn)的種種現(xiàn)實問題,應做出科學的、有說服力的、符合實際的解釋與說明。當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傳播應盡可能宣傳十八大以來當前社會發(fā)展成就,應面向青年,用事實說話、用典型說話、用數(shù)字說話,激發(fā)青年學生的主動性,提升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層次,并將其轉化為青年學生的實際行動。
綜上,推進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應堅持媒體與受眾雙重主導,在二者之間保持合理張力,將培養(yǎng)策略和理論學習融二為一。從認知和情感同時入手,既應提高受眾對核心價值觀的理性認知,又應喚起受眾對核心價值觀的正向情感,發(fā)揮主體的能動性,不斷提升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
〔參 考 文 獻〕
〔1〕張萌.利用社會熱點問題對當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J〕.學理論,2012,(05).
〔2〕鄒國振.大眾接受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機理探析——基于精細加工可能性模型的視角〔J〕.廣西社會科學,2012,(02).
〔3〕徐曼.價值觀:微媒體時代媒體公信力的阿基米德支點〔J〕.出版廣角,2016,(06).
〔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