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碩
(山東省菏澤市婦幼保健院,山東 菏澤 274000)
高危妊娠孕婦屬于臨床常見疾病類型,其在孕婦懷孕或分娩的過程中很容誘發(fā)并發(fā)癥,不僅會誘發(fā)新生兒難產,甚至危及孕婦和新生兒的生命健康,因此要在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過程中為其提供系統(tǒng)性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以有效改善孕婦的各項臨床指標,以確保孕婦的生命安全,提高新生兒的生存率。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危妊娠孕婦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年齡21~42歲,平均年齡(31.7±1.3)歲;實驗組年齡22~44歲,平均年齡(32.5±1.5)歲。兩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其要求護理人員對孕婦的病情、生命體征、心電圖、呼吸、血壓等指標進行密切的觀察和記錄,一旦發(fā)現異常要及時通知主治醫(yī)生,同時為孕婦提供科學、合理的飲食,以滿足孕婦與胎兒對營養(yǎng)的需求[1]。
實驗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系統(tǒng)性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具體護理內容為:(1)心理護理。醫(yī)護人員要多與孕婦進行交流和溝通,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孕婦的心理狀態(tài),并告知與高危妊娠相關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孕婦的不良心理,而且還能提高孕婦的自信心和依從性。(2)外陰護理。在對高危妊娠孕婦進行產前護理過程中,需要協(xié)助孕婦進行外陰清潔,保持外陰潔凈、干燥。同時告知孕婦內褲選擇寬松、舒適的棉質材料,勤換內褲。必要時也可以選擇會陰墊,避免出現逆行感染現象。(3)健康教育。醫(yī)護人員要耐心向高危妊娠孕婦講解與疾病相關的知識,并告知他們疾病的誘發(fā)因素、治療方法、預防性措施,使他們對高危妊娠孕婦疾病有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從而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來面對后續(xù)的治療及康復工作。(4)鍛煉指導護理。醫(yī)護人員可以根據產婦的病情和身體特點來為其制定針對性的產前鍛煉,并告知孕婦通過產前鍛煉不僅能夠確保良好的睡眠休息,而且還能有效降低高危妊娠孕婦因素的出現。
(1)借助焦慮自評表對兩組孕婦護理前后SDS評分進行評價,得分越高則說明孕婦的焦慮程度越嚴重。(2)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兩組孕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總分100分。分為非常滿意(>90分)、滿意(80~90分)、基本滿意(70~80分)和不滿意(<70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基本滿意率[2]。
對兩組孕婦的SDS評分、滿意度借助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前兩組孕婦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實驗組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問卷調查與統(tǒng)計發(fā)現,實驗組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高危妊娠孕婦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如果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危及孕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對于高危妊娠孕婦而言,針對性的治療尤為關鍵,但是系統(tǒng)性的產前護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更好的改善高危妊娠孕婦的臨床指標,我院嘗試為孕婦提供系統(tǒng)性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其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和緩解孕婦的不良心理情緒,而且還能為孕婦提供針對性的外陰護理、健康教育和鍛煉指導護理,從而提高高危妊娠孕婦的臨床治療的自信心和依從性,有效降低胎兒的死亡率,確保孕婦的健康和新生兒的健康成長[3]。
表1 兩組孕婦護理干預前后SDS評分對比(x±s,分)
表2 兩組孕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對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