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重慶市綦江區(qū)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重慶 401420)
2型糖尿病無法像正常情況下那樣能夠敏感的和胰島素進行一系列反應,這就會使血糖無法降低,就是說身體會處于高血糖的狀態(tài)。現(xiàn)階段觀點,糖尿病是一種自然免疫和低度炎癥性疾病[1],有關炎癥的一系列化學反應及有關炎癥反應的化學因子在糖尿病的整個過程中始終存在。目前認為一個重要的2型糖尿病的起始原因便是炎癥,原因是炎癥會導致糖尿病人的血糖難以得到有利的調節(jié)和控制。牙周炎便是炎癥的一種,這種炎癥會讓機體產生很多身體原本不會產生的物質,我們稱這些物質為炎癥介質。由于這些炎癥介質的體積非常的小,已經(jīng)小到可以穿過人體的細胞,所以這些炎癥介質會穿過血管直接進入到血液中去,進而可以使血液中的糖分分解速度減緩,最終會使血液中的糖分無法與胰島素發(fā)生反應,這時胰島素也就無法再起到調節(jié)血糖的作用。本片文章就這一問題就行試驗研究。
我們選取182例同時患有2型糖尿病和慢性牙周炎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患者有130例,女患者有52例,所有的患者年齡為53.468.367;參與病情研究的所有患者需簽知情同意書和填寫調查問卷表,其中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患者的身高、體重、血壓、飲酒、吸煙、口腔衛(wèi)生等[2]。合格標準:(1)患者需要從確診患有糖尿病至今至少要12個月以上,且不能帶有嚴重其他并發(fā)癥;(2)患者需要患有慢性牙周炎,而且必須是沒有進行過完整的牙周病治療的。不合格標準:(1)患者本身患有除要求外其他系統(tǒng)性疾病,像牛皮癬等;(2)患者最近一個月內使用過抗生素;(3)患者除了牙部患有除牙周炎以外,身體的其他部位目前存在急性期的炎癥[3];(4)已經(jīng)懷孕、剛生完孩子不久或有懷孕計劃且正在進行藥物調理階段的婦女;(5)3個月內使用過能夠影響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藥物;(6)年齡在41歲以下的患者;(7)患者本身沒有參加本項研究的意向。
根據(jù)患者牙周炎的嚴重程度把研究對象分為兩組:(1)同時患有2型糖尿病和比較嚴重度牙周炎的患者分為一組(A組);(2)同時患有2型糖尿病和不是很嚴重牙周炎的患者分為一組(B組)。兩組患者之間的其他影響因素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牙周檢查首先要記錄下患者口腔中現(xiàn)存完整牙齒的個數(shù)和口腔中不完整牙齒的個數(shù)。其次要進行口腔檢查來判斷牙周炎的嚴重程度。為了保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所有患者的檢查都要有同一名受過專業(yè)訓練的醫(yī)師來進行。。
當在早晨未吃飯的情況下,在其靜脈血管內抽取大約5ml的血液,為了保證血液不會迅速凝固而對后面的實驗造成影響,所以需要將血液注入專業(yè)的試管內,然后將血液靜置1~2個小時,再使用儀器以3000r/min的速度對靜置后的血液進行離心運動約10~15分鐘,離心完成后使用吸管將試管內的血清吸出并對血糖進行檢測。
本篇文章所研究的內容使用統(tǒng)計學原理對實驗進行分析。定性的數(shù)據(jù)用百分率表示,定量的使用平均數(shù)加上下偏差(±s)來表示。使用兩個實驗樣本t測試比較A組合B組之間的FPG、hs-CRP和年齡的不同,進行Levene方差齊性測試。測試一共分為兩種條件,第一種是方差齊同條件,需要使用t檢驗方法;第二種是方差不齊條件,需要使用t'檢驗方法。在對其他因素進行排除以后,對FPG和hs-CRP的水平進行研究分析。
根據(jù)檢驗結果,性別(P=0.802),飲酒(P=0.703),吸煙(P=0.298)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與B組相比,A組患者的血清FPG、hs-CRP水平較高。對兩個樣本t進行檢驗后,兩組間FPG(t=7.245,P<0.001)、hs-CRP(t=13.587,P<0.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間年齡(t=-0.268,P=0.67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4]。
表1 性別、吸煙、飲酒的卡方檢驗
表2 FPG、hs-CRP、年齡的兩樣本t檢驗
研究表明患有牙周炎癥越嚴重的患者,其血清CRP水平越高,所以可得出結論:牙周炎癥會使2型糖尿病患者FPG、h s-CRP水平升高,對糖尿病情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