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義軍
1962年中共中央擴大的工作會議(七千人大會)落幕4個月后的6月15日,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一起來到遼寧鐵嶺視察。
上午10時起,周恩來先后在鐵嶺縣委、平項堡公社地運所大隊等處聽取地方領導匯報,參加群眾座談會,隨后又到田間看望正在勞動的社員,不知不覺間,4個多小時過去了。他每到一處,都說目前全國和地方都很困難,一定要節(jié)儉,所以在這數個小時的時間里,他沒有吃一口飯,只喝了點白開水,連茶葉都不讓放。下午2點,隨行秘書幾次提醒他,要趕火車,時間不夠了,但是他還是抓緊時間,堅持走訪了幾戶社員家庭。當他將要離開地運所村時,街上一群剛放學的孩子把他圍住了。隨行人員問:“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其中有個小男孩瞪著天真的大眼睛說:“他是周恩來?!敝芏鱽硭实匦χf:“對!對!這回我也認識你嘍?!蹦芤姷街芸偫硎嵌嗝葱腋0?!周恩來走后,有個叫于洪秋的小男孩,跑回家里,扯下當天的日歷,端端正正地寫上:“難忘的一天,最幸福的一天,周總理今天來到咱村?!彼€把這頁日歷珍藏起來 (日歷現存于“周恩來同志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展覽廳內)。
下午3點多鐘,周恩來準備乘火車離開。在火車站,他無限深情地轉身回望,喃喃自語:這里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喲,是我人生開始轉折的地方!
周恩來把鐵嶺稱作第二故鄉(xiāng),是因為少年時他曾在這里度過一段難忘時光,雖然只有短短的半年多,但鐵嶺給周恩來留下的印象之深,周恩來對鐵嶺的情感之切,以至他在成為黨的重要領袖人物之后,心中還時常泛起對少年往事的回憶,時常跟人提起鐵嶺……
1898年3月5日,周恩來出生于江蘇省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市楚州區(qū))。在他不到10歲的時候,原本比較殷實的周家已走向衰落。1910年春天,周恩來在奉天府(今遼寧省沈陽市)工作的伯父周貽賡托也在奉天銀州(今遼寧省鐵嶺縣)做事的周貽謙(周恩來的堂伯父)借回鄉(xiāng)探家的機會,把周恩來帶出了淮安。周恩來這次“少小離家”來到東北,學新學、受啟蒙,開始了他的新的人生旅途,對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產生很大的影響。1946年9月,周恩來在同美國記者李勃曼談個人的求學和成長經歷時說:“12歲的那年,我離家去東北。這是我生活和思想轉變的關鍵……從受封建教育轉到受西方教育,從封建家庭轉到學校環(huán)境,開始讀革命書籍,這便是我轉變的關鍵?!?/p>
來到東北后,周恩來先是寄居堂伯父家,入鐵嶺的銀岡書院讀書。這個初涉世事的懵懂少年,首先要面對的是家鄉(xiāng)的白米飯變成了東北的高粱米飯,南方的四季溫暖變成了東北的白雪皚皚。不過,這些變化卻磨煉了他的意志,改變了他的性格。為了加強身體鍛煉,適應東北的生活環(huán)境,他經常登山、跳繩、踢毽子等。據當地老人回憶,他在這里讀書時,曾不止一次地登臨書院附近的龍首山,游覽塔寺亭閣,訪察日俄戰(zhàn)跡,表現了他熱愛祖國山川的情懷以及渴望中華民族騰飛的抱負。1966年7月,周恩來在北京接見遼寧大學的學生時曾滿懷深情地說:我身體這樣好,感謝你們東北的高粱米飯、大風黃土……這些使我長了骨骼,鍛煉了腸胃,使身體能適應以后艱苦的戰(zhàn)爭年代和繁忙的工作。
進入銀岡書院,是周恩來第一次邁入學校大門,因此這里也是周恩來較系統(tǒng)地接受新文化教育的開始。鐵嶺和他童年生活的淮安有著截然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現狀。這所學校采用新式教學方法和新文化書籍,同時還十分注意用愛國主義教育學生,編鄉(xiāng)土教材,唱反帝歌曲,讀進步書籍。在這里,對于學校開設的國文、算術、歷史、珠算、音樂、圖畫、體育、手工等課程,周恩來都非常認真地學習,雖然是插班生,但是由于幼年受到良好的家教,很快就成為班中優(yōu)秀學生。他博學強記,每次老師在課堂上提問,他都是對答如流,準確無誤,是全班最好的兩名學生之一。
這時,成了一名小學生的周恩來對社會現實問題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開始有意識地把自己的思想融進時代的潮流。鐵嶺當時是俄、日侵略中國的重災區(qū),到處都能看到中華民族被踐踏、被摧殘的痕跡,這使得少年周恩來增加了強烈的民族愛憎情感。有一次,周恩來和同學們跟著老師來到龍首山上的“日露戰(zhàn)跡碑”前,聽老師講,這是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遼寧的土地上與沙俄作戰(zhàn),為宣揚日本的戰(zhàn)績武功,悼念日軍戰(zhàn)死亡靈的東西。周恩來深感這是中國人的奇恥大辱,更加激發(fā)了他的愛國思想。如果說,童年周恩來在故鄉(xiāng)所遭受的種種苦難中萌發(fā)了反封建意識的話,那么在鐵嶺,他又親身感受到了帝國主義侵略的觸目驚心,從而產生了學好本領救中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思想。
1910年秋,12歲的周恩來移居伯父周貽庚家,入新建的奉天第六兩等小學堂(后改名為東關模范學校)丁班學習。在鐵嶺的半年時光雖短,但卻在周恩來心中留下了“第二故鄉(xiāng)”之情!
1978年,中共鐵嶺地委對銀岡書院舊址進行維修,辟為“周恩來同志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1988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將該館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紀念館記錄著這樣一段文字:“他懷舊撫今,無限深情,留下了諄諄教誨。他愛鐵嶺、關心鐵嶺、懷念鐵嶺,親切地稱鐵嶺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p>
責任編輯 / 梁發(f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