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歷來以堅定靈活應對外部世界見長。俄羅斯對外戰(zhàn)略走勢,體現(xiàn)在信守初衷、秉持原則、弘揚特色和應對變局。俄羅斯多方位外交的基礎一是國家利益原則,這與俄羅斯作為歐亞大國的地緣因素有關;二是對世界多極化的認識,這與俄羅斯自身在當今世界中的定位構想有關。俄羅斯未來對外戰(zhàn)略旨在應對變化中的周邊國家關系、大國關系、地區(qū)熱點及其在多邊組織中的作用。
關鍵詞 俄羅斯;戰(zhàn)略;外交
DOI: 10.19422/j.cnki.ddsj.2018.07.003
2018年5月,普京進入第四次總統(tǒng)任期,俄羅斯未來的內外政策尤其是對外戰(zhàn)略備受關注。對外戰(zhàn)略建立在本國國情及其國際處境的基礎之上,具有長期性、全局性、多維性和相對穩(wěn)定性的特點。普京歷來以堅定靈活應對外部世界見長,他的對外戰(zhàn)略經過了18年的磨煉與考驗,已相當成熟。俄羅斯今后對外戰(zhàn)略的走勢,不妨用信守初衷、秉持原則、弘揚特色和應對變局四句話加以概括。
信守初衷
對外戰(zhàn)略服務于國內發(fā)展戰(zhàn)略的需要,這對俄羅斯來說亦不例外。普京不僅確認,而且一以貫之地踐行。
普京18年前上臺之初,曾發(fā)表過一篇引起轟動的綱領性文章,題為《千年之交的俄羅斯》。該文加上他后來不同時期通過國情咨文、對選民講話以及答記者問等方式,展示了俄羅斯對外戰(zhàn)略的宗旨與內涵。
概言之:一是認為俄羅斯不屬于代表當代世界最高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水平的國家,稱這大概是俄羅斯近200—300年來首次真正面臨淪為世界二流國家抑或三流國家的危險。二是將國家、民族利益作為一切方針政策的立足點和出發(fā)點,為此,要弘揚俄羅斯思想和價值觀,包括大國主義、強國意識、國家作用和社會團結。三是國家內部的目標高于外部的目標,認為俄羅斯在世界上的地位直接取決于能否順利解決國內問題。如果某些國際方案對本國公民沒有好處,那么無論聽起來多么響亮,多么動聽,俄羅斯都不應該參與。四是要建立適合俄羅斯國情的發(fā)展模式,絕不走西方的發(fā)展道路,俄羅斯不能成為美國或英國的翻版;批評葉利欽時期照搬“外國課本上抽象模式和公式”付出太大代價,強調“機械照抄別國的經驗是沒有用的”。五是俄羅斯的外交政策是同安全戰(zhàn)略聯(lián)系在一起的,將國內安全、周邊安全和國際大環(huán)境安全結合起來,通過修改安全戰(zhàn)略和軍事學說,帶動外交政策的調整,提高核遏制潛力,捍衛(wèi)國家主權,維護民族尊嚴,增強大國地位;要求建立符合俄國家利益的國際關系,承擔與國力相稱的國際義務。六是反對單極世界,推進多極化以建立多極世界。以上六個方面,構成了普京對外戰(zhàn)略的初衷,他至今依然堅定地信守。
2018年5月31日,普京在接受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采訪時,再次表明了不忘初衷,他說:“作為一個堅持國際法原則、尊重伙伴利益的國家,我們自然同時也會確保自身利益,重點關注我們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贬槍ξ鞣浇洕撇脝栴},他又說:“我寄希望于積極良好的關系。但是對目前的什么限制,還有制裁,我們并不覺得驚訝,也嚇不著我們,也永遠不會讓我們放棄獨立和主權的發(fā)展道路?!覀兠靼?,西方國家正試圖通過這些限制和制裁達到一個目的,那就是遏制我們的發(fā)展?!盵1]
普京對外戰(zhàn)略的初衷,源于他的治國方略。普京第一次當選總統(tǒng)時,筆者曾根據他的言行,將其治國方略歸納為以下十點:以國家利益為核心,以強國富民為使命,以經濟發(fā)展為前提,以民族精神為動力,以強有力政權為依托,以團結全社會為手段,以歷史教訓為鏡鑒,以選擇適合本國國情道路為方向,以創(chuàng)造良好外部環(huán)境為條件,以重振大國地位為目標。[2]
秉持原則
俄羅斯對外戰(zhàn)略體現(xiàn)為多方位外交。多方位外交基于兩點,一是國家利益原則,這與俄羅斯作為一個歐亞大國的地緣因素有關;二是對世界多極化的認識,這與俄羅斯自身在當今世界中的定位構想有關。俄羅斯自1990年6月12日宣告獨立以來,其外交經歷了從“一邊倒”向多方位轉變的過程。
普京執(zhí)政后,將多方位外交進一步提升到“平衡性”原則的高度加以運作。其結構態(tài)勢大致為:其一,俄羅斯與獨聯(lián)體其他成員國的關系在其外交藍圖中的地位最為凸顯,俄羅斯將其看作是“外交中的內政,內政中的外交”。其二,在對美國和西歐的關系中,排序作了調整,將西歐放在了美國前頭。其三,對亞太地區(qū)國家的關系,特別是與中國、印度、日本、朝鮮半島和東盟國家的關系,重視程度大為提升。其四,對非洲和拉美國家的外交也有重點地擴大,手段更趨靈活。
進一步說,平衡性本身還分為若干層次。在全球實行歐亞平衡,在西方實行歐美平衡,在亞洲實行中國印度平衡,在朝鮮半島實行韓國朝鮮平衡,等等。不過,從具體運作來看,這種平衡的某些環(huán)節(jié)仍有相對性。例如歐亞相比,歐洲排序在前,這也就是普京所說的俄羅斯作為一個歐亞大國,首先是一個歐洲文明國家的緣故。但后來亞洲的分量加重了。
外交政策平衡性是由俄羅斯進入新轉折時期的國家利益決定的。利益平衡性決定了政策平衡性。俄羅斯力圖振興,首先需要把經濟搞上去,要求有一個可靠的安全環(huán)境,為此其外交必須面向世界,著眼全局,而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僅僅瞄準某些國家。
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俄羅斯面對外來壓力,出于平衡性的需要,既要斗爭又得妥協(xié)。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采取弱化其綜合國力、擠壓其戰(zhàn)略空間的方針,迫使大國自尊心極強的俄羅斯領導人普京非堅決抵制不可。另一方面,俄羅斯要從衰落中崛起,又必須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特別是要從西方發(fā)達國家引進資金。這種矛盾狀況和復雜心理,決定了普京在同美國等西方大國打交道時,一直采取硬軟結合的兩手對策。
有媒體報道認為,如今在西方頻頻對俄羅斯制裁施壓的情況下,俄羅斯的外交完全轉向了東方。此說難免有失偏頗。俄羅斯作為一個歐亞大國,不會放棄多方位外交。俄羅斯的確存在一個亞太戰(zhàn)略,這在2013年普京總統(tǒng)致聯(lián)邦會議國情咨文中說得很明白:“我相信,俄羅斯轉向太平洋和遠東地區(qū)的迅猛發(fā)展,不僅能為我們的經濟提供很多機遇和新天地,還為貫徹積極的對外政策提供了新的手段。”[3]雖然俄羅斯一個時期的外交重點轉向東方,但不會脫開“平衡性”指導原則,因此不宜把它與西方經濟關系的惡化絕對化。
弘揚特色
普京主政以來,堅守國家利益原則,激發(fā)民族團結精神,其外交必然具有強烈的自主性。面對經濟全球化浪潮,尤其是受到美國單邊主義沖擊,俄羅斯處于弱勢地位,在外交中有時又不能不帶有某種妥協(xié)色彩。
務實性是普京外交的最大特色。務實,也就是從實際出發(fā),因而顯得比較靈活。如普京上任伊始所言,俄羅斯處于最困難的一個歷史時期。當時面對如此境遇,在普京授意下,俄羅斯政策咨詢機構——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撰寫了一篇關于俄羅斯戰(zhàn)略的長篇報告。其中“俄羅斯對外政策面臨21世紀的挑戰(zhàn)”章節(jié),提出要確立符合俄羅斯利益和力量的外交戰(zhàn)略,采取有選擇地參與國際事務的新戰(zhàn)略構想。該報告蘊涵的韜光養(yǎng)晦原則和隨著國際形勢變化從適當戰(zhàn)略收縮到采取戰(zhàn)略攻勢的方略,在后來俄羅斯的一系列外交實踐中得到驗證。
普京外交的務實性,植根于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他認為,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上的威望以及俄羅斯國內的政治與經濟形勢,都取決于在多大程度上文明而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外交資源。更為重要的是,普京巧妙地將俄羅斯國內存在的三種主要思潮——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加以融合和取舍,有選擇、有側重地運用于經濟、政治和外交領域。
普京外交的第二個特色是兼容性。這同樣是出于國家利益的需要,也是國際形勢發(fā)展變化使然。改善對美關系無疑是俄外交最重要的、也是最棘手的任務。美國為防范俄羅斯崛起成為另一個蘇聯(lián),對其采取了既利用又限制的政策。普京的應對辦法是“堅決地但是決不發(fā)生對抗地維護自己的利益”。[4]基于外交隨機應變,俄美元首曾簽署《俄美關于削減進攻性戰(zhàn)略力量條約》《俄美新戰(zhàn)略關系聯(lián)合宣言》等系列文件,俄羅斯還與北約一度形成了“北約20”機制。美國則在車臣問題上減少對俄干涉,承認俄羅斯是市場經濟國家。后來,俄羅斯還增強了與美國宣稱的所謂“邪惡軸心”伊朗、伊拉克和朝鮮的合作。俄羅斯先后采用的這些做法,既不倒向美國,也不對抗美國,而是受維護自身國家利益的外交兼容性所驅使。
此外,俄羅斯與美國合作反恐,并非僅僅因為發(fā)生了“9·11”事件。在此之前,普京已產生國際聯(lián)合反恐的構想。2001年1月26日他在俄外交部講話中曾經指出,俄羅斯遇上一系列的尖銳問題,“特別想指出國際恐怖主義和任何流派的原教旨主義的危險性”[5],他預言一個恐怖主義的“國際”正在形成,后來“伊斯蘭國”果然成為現(xiàn)實。最近幾年俄羅斯在敘利亞針對“伊斯蘭國”采取的果斷行動,使其在中東地區(qū)的影響力超越了美國,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國際聲望。
俄羅斯外交第三個特色是隱蔽性。這往往不被人注意。俄羅斯強烈的大國欲望路人皆知,但在輿論宣傳中卻時有收斂。普京說過,俄羅斯對國際局勢施加影響的手段客觀上并不是自己所希望擁有的那么多。少說大話、多做實事是普京的高明之處。他頗為擔心自己的國家被世人瞧不起,指出俄羅斯外交方面的中心任務之一是“促進國外積極地看待俄羅斯,而目前這方面的情況遠不是很好”[6]。普京一直默默地在奮力兌現(xiàn)上臺時的豪言壯語:“唯一現(xiàn)實的選擇是做一個強國,做強大而自信的國家?!盵7]俄羅斯并不把促進世界多極化掛在嘴邊,有人誤以為普京放棄了多極化構想,事實絕非如此。2018年6月8日中俄聯(lián)合聲明中,明確提出要“促進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多極秩序的形成”[8]。
應對變局
俄羅斯未來對外戰(zhàn)略的走勢,主要是應對變化中的周邊國家關系、大國關系、地區(qū)熱點以及自身在多邊組織中的作用。
在與周邊國家關系中,占首位的是獨聯(lián)體其他成員國。構建新型歐亞經濟聯(lián)盟為普京孜孜以求的目標。但2014年烏克蘭危機后,普京的歐亞經濟聯(lián)盟構想嚴重受挫。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功運作,將有助于歐亞經濟聯(lián)盟與“一帶一路”的合作與對接。2018年6月8日中俄聯(lián)合聲明指出:“通過共同實施2018年5月17日在阿斯塔納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歐亞經濟聯(lián)盟經貿合作協(xié)定》等,繼續(xù)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歐亞經濟聯(lián)盟對接;將在開放、透明和考慮彼此利益的基礎上,探討構建‘歐亞伙伴關系,促進地區(qū)一體化進程?!盵9]
俄羅斯面對的大國關系,類型多樣,情況復雜。俄羅斯力求緩和與美國的關系。當初特朗普與普京彼此贊賞,表示親近,確實各有所求,發(fā)自內心。從美國方面來說,進入新世紀以來連連受挫——經受“9·11”恐怖襲擊、為伊拉克戰(zhàn)爭付出沉重代價、2008年的金融危機沖擊更是導致國力下降。在特朗普心目中,這一切并非俄羅斯因素所致,更不是普京的責任,況且俄美貿易額不過200億美元多一點,沖擊不了美國,他試圖與俄羅斯修好,以便聯(lián)手對付崛起的中國。從俄羅斯方面來說,普京振興國家的宏圖比他預想的進展緩慢。在他看來,重商主義的特朗普上臺,對于減緩因烏克蘭危機引起的西方經濟制裁、改善俄羅斯外部環(huán)境不失為一個良機??傊?,特朗普提出要讓美國再度強大,普京竭力讓俄羅斯提升為世界一流大國,都不可能在彼此對抗中實現(xiàn),這也許是讓他們拉近距離的一種共識。但是美國傳統(tǒng)的反蘇反俄勢力容不得特朗普為所欲為。2018年5月25日普京還在為同美國之間的麻煩關系表示惋惜,說俄羅斯想要改善兩國間的關系,但是卻被圍繞著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諸多政治爭執(zhí)所連累,甚至可以說是被“挾持為人質”。
美俄關系中缺少黏合劑,一是誠意,二是互信,三是遠見。特朗普在2018年6月加拿大蒙特利爾七國集團會議期間,又提出要讓俄羅斯返回“G8”。普京深知其人反復無常,并不領情。
回顧冷戰(zhàn)結束以來的二十多年,俄美既在較量中合作,又在合作中較量。目前俄美關系處于制裁與反制裁的嚴峻時期。普京在接受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專訪時說:“我認為,理智終將獲勝,所有非法的限制,損害世界經濟發(fā)展的政策,將逐漸消解。而我們會與所有合作伙伴實現(xiàn)關系正常化,包括與美國,以及其他聽命于美國、對我們實施制裁的那些國家?!盵10]
俄羅斯非常重視與歐盟的關系。歐盟本身并不是鐵板一塊。2018年5月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接連訪俄,謀求歐俄改善關系。匈牙利等東歐國家與俄羅斯的關系也有所緩解。最近因美方強征關稅導致美歐矛盾激化,也有助于緩解俄歐關系。
2014年烏克蘭危機是引起俄羅斯與歐盟關系緊張的重大因素。根據俄羅斯和烏克蘭1997年簽署的《俄羅斯烏克蘭暫定黑海艦隊地位條約》,俄黑海艦隊租用烏克蘭塞瓦斯托波爾軍港2017年到期。2010年兩國又達成協(xié)議,將俄羅斯黑海艦隊駐地塞瓦斯托波爾租用期限延長25年,屆時若無爭議還可順延5年。也就是說,那時俄羅斯并沒有理由和跡象要拿回1954年贈給烏克蘭的克里米亞。2014年基輔廣場事件,卻給俄羅斯提供了機會。美國和西歐一些大國以犧牲烏克蘭利益的手段,達到了破壞普京歐亞經濟聯(lián)盟構想的目的。
俄羅斯一直注意加強與印度的關系。俄羅斯是中國可靠的全面戰(zhàn)略伙伴,與印度也是傳統(tǒng)友好國家。面對印度與中國之間存在的領土糾紛,俄羅斯奉行對華對印友好并舉而不得罪任何一方的做法,并且曾發(fā)起建立了俄中印三國外長對話機制。同時,俄羅斯竭力遏制印度與美國的關系。這仍將是俄羅斯今后的方針。
俄羅斯也想與日本改善關系。因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的歸屬問題,雙方遲遲未能簽署和平條約?!澳锨u群島”是二戰(zhàn)期間由美英提議并經國際協(xié)議確定,將其作為懲罰日本侵略者的戰(zhàn)利品劃歸當時蘇聯(lián)的。1956年蘇聯(lián)曾同意將齒舞、色丹兩島退給日本,今天俄羅斯能答允的也就是如此,最多加上共同經濟開發(fā)的因素。日本則要求連同國后、擇捉,四島同時“歸還”。這是很難做到的事情。俄日今后的相關談判,也只能保持膠著狀態(tài)。
深化俄中關系是俄羅斯的首選。俄中關系之所以能持續(xù)發(fā)展,基于政治上互信、經濟上互補、文化上互通、軍事上互動和外交上互商的全面優(yōu)勢。近五年來,習近平與普京會面多達20次,這樣的互動頻率在國際關系史上實屬罕見。2018年6月8日普京再次訪華,雙方簽署聯(lián)合聲明,將中俄關系提升到又一個新高度。
普京在接受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專訪時說:“我們作為鄰邦,在近幾十年來建立了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關系。這種關系的確是建立在互利的基礎之上?!盵11] 6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應約與普京總統(tǒng)通話時說:“中俄兩國彼此互為牢固穩(wěn)定依托,相互給予堅定有力支持,維護了兩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捍衛(wèi)了地區(qū)及世界和平穩(wěn)定和公平正義。”[12]這里的 “獨一無二論”和“依托論”,足以說明當今中俄關系堪稱不結盟的超盟友關系。
俄羅斯今后在應對和處理地區(qū)熱點問題時,無論是充當主角或是配角,都將盡量展示其大國地位和世界影響。如在敘利亞,俄羅斯為伸張正義,同時也是要維護自身在中東地區(qū)的傳統(tǒng)利益,曾投入大量軍力,以超越美國的態(tài)勢打擊恐怖主義,數(shù)次化解了美國造成的巴沙爾合法政權的危機,有效地保持了該地區(qū)局勢的相對穩(wěn)定。今后俄羅斯依然會竭力強化與土耳其、伊朗等國的合作,盡量改善與中東其他各國的關系,保持在敘利亞乃至整個中東地區(qū)的主導作用與和平維護者的形象。
再如在朝鮮半島無核化和伊朗核協(xié)議問題上,俄羅斯一直是兩處“六方會談”的成員國,而且作為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特殊的發(fā)言權和影響力。俄羅斯將會繼續(xù)與中國和朝鮮方面協(xié)調行動,為解決朝鮮半島無核化和東北亞地區(qū)局勢穩(wěn)定做出貢獻。
俄羅斯在國際多邊組織如歐亞經濟聯(lián)盟、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 G20)中的作用,雖不均衡,但憑借其地緣政治優(yōu)勢和靈活的外交戰(zhàn)略,將隨著它的綜合國力增長而得到進一步的發(fā)揮。
(作者系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自然和社會科學院院士)
(責任編輯:張凱)
[1]《普京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專訪》,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 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18-06/07/c_137236353.htm.
[2] 俞邃:《新人換代領風騷——就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tǒng)答<世界知識>記者問 》,載《世界知識》,2000年第8期。
[3]《普京文集(2012-2014)》,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520頁。
[4] 俞邃:《解放日報:韜光養(yǎng)晦擅平衡——析“普京外交”特點》,http://www.people.com.cn/GB/news/8410/20021020/846284.html.
[5] [6] 同[4]。
[7] 馮玉軍:《俄羅斯展現(xiàn)大國戰(zhàn)略雄心》,載《 人民日報 》,2014年05月26日 23 版。
[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lián)邦聯(lián)合聲明》,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http://www.xinhuanet.com/2018-06/08/c_1122959198.htm.
[9] [10][11] 同[1]。
[12]《習近平應約同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通電話》,新華社北京6月15日電,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6/15/c_1122993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