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業(yè)斌,辛海文,辛洪偉,吳小光,陳宗奎
(1.萬載縣農業(yè)局,江西 萬載 336100; 2.萬載縣種子管理局,江西 萬載 336100; 3.萬載縣園藝場,江西 萬載 336100; 4.萬載縣國家現(xiàn)代農業(yè)示范園,江西 萬載 336100)
紫山藥屬草本蔓性植物,為薯蕷科薯蕷屬參薯種中的一個紫色類型,又名參薯、大薯、腳板薯、紫淮山等。塊莖營養(yǎng)價值高,是食藥兼用的保健蔬菜[1-2]。江西省是紫山藥的主要傳統(tǒng)產區(qū),栽培歷史悠久。近年來,江西紫山藥栽培面積擴大較快,大田生產上紫山藥大多采用薯塊無性繁殖,導致品種退化,產量、質量下降,篩選改良工作跟不上產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以致目前生產上栽培的紫山藥品種雜亂,缺乏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品種,直接影響經濟效益的提高。因此,我們于2015—2017年進行了紫山藥種質資源收集,并對6個江西地方品種進行了比較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合江西及周邊推廣的優(yōu)良紫山藥品種。
試驗在江西省萬載縣三興鎮(zhèn)紅旗村進行,土壤為砂質壤土,土壤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分別為 15.1 g·kg-1、98.2 mg·kg-1、55.2 mg·kg-1和131.0 mg·kg-1,pH值6.09。
參試的為 6 個地方紫山藥品種:選用產自江西宜春袁州的品種(用YZ01表示),新余分宜的品種(用FY02表示),九江星子的品種(用XZ03表示),宜春萬載的品種(用WZ04表示),撫州南城的品種(用NC05表示),萍鄉(xiāng)上栗的品種(用SL06表示)。
采用露地畦作栽培,畦面寬80 cm,溝寬25~30 cm。采取雙行定植方式,行距60 cm,株距35 cm。以品種為處理,每小區(qū)2畦,畦長10 m,重復3次,隨機區(qū)組排列。水肥及病蟲害等田間管理按綠色標準進行。
在同一時間收獲,測定產量與品質。在紫山藥病害高發(fā)季節(jié)6月上旬至7月上旬進行炭疽病、褐斑病的抗性觀察。炭疽病、褐斑病觀察參考文獻[3],花色苷含量測定參考文獻[4]。品質相關項目測定標準:淀粉GB/T 5009.53—2003;還原糖GB/T 5009.8—2008;蛋白質GB/T 5009.5—2010;氨基GB/T 5009.125—2003《食品中水分測定》[2]。
從表1得知,宜春萬載的品種WZ04縱徑為29.3 cm,橫徑為11.6 cm,單塊莖質量為0.868 kg,在6個品種中均為最大。
表1 6個紫山藥地方品種塊莖形態(tài)表現(xiàn)
炭疽病是在我國山藥生產上分布最廣,發(fā)病最重的一種常見病害[3-4]。導致紫山藥葉枯或落葉,甚至整株死亡,品種退化,品質下降。田間發(fā)病率可達40%~50%,嚴重時可達100%,減產幅度15%~30%,甚者達90%以上。
從表2獲知,6個紫山藥品種的田間炭疽病抗性表現(xiàn)差異較大。FY02、WZ04 2個品種表現(xiàn)為中感,其他4個品種均表現(xiàn)為高感,XZ03紫山藥品種的抗病性最差。結合塊莖表皮顏色分析,F(xiàn)Y02、WZ04品種的塊莖為淺紫色和中紫色品種,其余4個品種的塊莖均為深紫色,即淺紫色塊莖比深紫色的炭疽病較輕。但6個紫山藥品種均對炭疽病表現(xiàn)為感病。
表2 6個紫山藥地方品種對炭疽病的抗性表現(xiàn)
注:HS表示高感,MS表示中感。表3同。
褐斑病大多與炭疽病并發(fā),主要危害葉片和莖蔓,嚴重時造成葉片干枯和莖蔓枯死,但不易落葉[5]。一般發(fā)病率10%~30%,嚴重時可達70%,減產幅度10%~30%,最高的達80%以上。
從表3得知,6個紫山藥品種的田間褐斑病抗性表現(xiàn)差異較大,大致和炭疽病抗性類似。FY02、WZ04 2個品表現(xiàn)為中感,其余4個均表現(xiàn)為高感。其特性表現(xiàn)與炭疽病類似。
表3 6個紫山藥地方品種對褐斑病的抗性表現(xiàn)
從表4可知,6個地方紫山藥品種間產量存在一定差異性。WZ04品種產量最高,達39.903 t·hm-2,與其他5個品種達到1%的差異顯著性水平;YZ01品種次之,為37.144 t·hm-2,與FY02達到5%的差異顯著性,與XZ03、SL06達到1%的差異顯著性。
從表4獲知,6個地方紫山藥品種營養(yǎng)成分有較大差異。淀粉含量XZ03最高,達24.1%;最少的為YZ01,僅為15.4%。還原糖則以YZ01最高,達2.9%?;ㄉ蘸恳訷Z01最高,為23.6 mg·kg-1;WZ04和FY01 2個品種相對較少。干物質含量則以FY02最高,達31.03%。氨基酸總量以WZ04最高,達2.75%。WZ04口感細膩,品質優(yōu)良。綜上可知,WZ04和YZ01 2個紫山藥品種表現(xiàn)較好。
表4 6個紫山藥地方品種產量、常規(guī)營養(yǎng)成分含量與口感表現(xiàn)
試驗結果表明,6個江西不同地方紫山藥品種中WZ04(宜春萬載)品種較優(yōu),而YZ01(宜春袁州)品種次之,但這2個品種對炭疽病、褐斑病表現(xiàn)為中感或高感。因消費者對深紫色品種有偏好性,可根據當地實際針對性地選擇優(yōu)質紫山藥品種推廣,采取綠色綜合防控措施控制炭疽病、褐斑病等病害發(fā)生,來獲得較高產量。下一步應加強紫山藥抗病品種的選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