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網(wǎng)絡資源也逐步進入閱讀教學的課堂。在閱讀教學中適當使用網(wǎng)絡資源,能進一步擴大學生學習語文的資源,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學生提供一個充滿魅力的語文學習平臺。
關鍵詞:閱讀教學;網(wǎng)絡資源;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1-16
作者簡介:徐 慧,女,江蘇淮安人,中小學一級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提出要重視對學生進行信息搜集、處理、利用的能力培養(yǎng),還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的目標要求。作為語文教師,要利用智能化的網(wǎng)絡資源,開發(fā)、提煉語文課程資源,豐富語文學習的資源。這就要求教師既要快速地從海量信息中搜集、篩選出與課文教學有關的資料,具備熟練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能力;也要高效指導學生進行信息的搜集、整合和表達,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一、創(chuàng)造情境化學習模式
“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钡聡逃龑W家第斯多惠的話告訴我們,要想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不能機械性地灌輸學生知識,而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有了想深入探究某個事物、某種現(xiàn)象或者主動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心理傾向,學生才會有積極思考、主動探究的內在需求。將網(wǎng)絡資源、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有效結合,可以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教法固定、形式單調的缺點,用明快的畫面、動聽的音樂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輕松、平等的環(huán)境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九寨溝》是一篇寫景文,作者用文字為我們展示了九寨溝的奇特與秀美,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生由于年齡小,通過文字閱讀來感知事物形象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根據(jù)學情,利用網(wǎng)絡準備與學習本課相關的信息資源,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知,將陌生的文字轉換為真實可感的具體形象,從而進一步走進文本。在上課伊始,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聽美妙的音樂,一邊欣賞仙境般的美景,把學生引入如詩如畫的情境里。帶著美好的體驗,再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不需要過多的講解,學生就會有意識地將看到的優(yōu)美景色與課文中的文字介紹相結合,從而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九寨溝,將其單調的空想變成積極主動的聯(lián)想,引發(fā)學生再次探究文本的興趣。
二、有效提高課堂閱讀效率
良好的閱讀策略對閱讀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影響。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發(fā)展言語能力,還要讓學生在言語實踐中規(guī)范、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文字。通過網(wǎng)絡資源展開教學,有助于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提高課堂效率。
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包括積累語言、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應該更多地關注語言的積累。《臺灣的蝴蝶谷》文字優(yōu)美,詞語豐富,向我們展示了寶島臺灣“蝴蝶谷”奇麗壯觀的景象?!懊磕甏杭?,一群群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里來聚會?!边@句話中,描寫蝴蝶飛舞時分別使用了“飛過”“穿過”“越過”三個動詞。教師可以先利用網(wǎng)絡資源制作三張動態(tài)圖:“飛過花叢圖”“穿過樹林圖”“越過小溪圖”;教學時,可以播放動態(tài)圖,然后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有了直觀化、形象化的圖像,學生感受到了句子表達的意象美,對這三個動詞的使用有了更準確的理解。
三、培養(yǎng)學生語文創(chuàng)新能力
愛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社會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飛速發(fā)展,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在將網(wǎng)絡資源與語文閱讀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遞員,也不再是文本解讀的霸權者,而成為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伙伴,要能根據(jù)學生個性特點,利用網(wǎng)絡資源巧妙創(chuàng)設輕松平等、積極探究的課堂氛圍,不斷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教師不但要積極支持學生勇于質疑,在文本中發(fā)現(xiàn)可以進行多元解讀的言語訓練點,也要鼓勵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多重方法,有效地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童詩,為我們編織了一個彩色的夢。全詩的教學難點是“為什么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我讓學生伸出雙手扮演美麗的荷葉,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在“池塘”里靜靜舉著。然后引發(fā)學生思考:“雨點兒、小魚兒都喜歡荷葉。你們猜,還會有誰也喜歡荷葉?在他們的眼里,荷葉又是什么?”學生討論后交流,有的說:“荷葉是小青蛙的演唱臺,小青蛙跳到大荷葉上可以‘呱呱呱地歌唱?!庇械恼f:“荷葉是小蝴蝶的休息站,小蝴蝶落到大荷葉上可以做一個香甜的夢?!边€有的說:“荷葉是小螃蟹的保護傘,有了荷葉,小螃蟹就再也不怕風吹雨打了。” 通過演一演、說一說,學生展開了發(fā)散性思考,感受到荷葉不但外表美麗,還能為其他小動物帶來許多歡樂。
四、特色課堂建設
1.微課
而隨著教育教學的多樣化,微課的概念漸漸出現(xiàn)。什么是微課?微課就是教師根據(jù)教育教學的難點,來制作一些小的VCR,這些簡短的小視頻涵蓋了某個重點的知識點。學生不需要大量翻閱課本的知識,只需要通過這個簡短的小視頻就能有效地了解到知識點。微課的形式最大的特色就是占用的時間少,利用片段教學的方式,能夠讓學生隨用隨看,記憶深刻。而且學生大部分時間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能夠很好地增強自覺性。
微課的最大特色就是方便。一般來說,只需要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將自己的講課內容進行攝錄就可以,而在課程完結后,教師將自己錄制的視頻進行一次剪輯,將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剪輯出來,當作重點知識點,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學習。而且教師可以在校園網(wǎng)中進行分享,讓學生進行自由下載,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做題的時候進行自我學習,有利于加深印象。同時,教師應該注意微課的設計,微課的設計除了正常的重要知識點的講授,還應該為學生們敘述這一知識點的一些有趣的延伸,而且有些知識點應該為學生們設計出教課的內容。讓學生們對于課程一目了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2.翻轉課堂
什么是翻轉課堂?簡單來說就是將課堂和家里學習的內容進行調換。傳統(tǒng)的課堂形式是在百天的課堂中,由教師為學生講解書本中的知識點,學生晚上回到家,進行作業(yè)任務,加深印象。但是這種情況就容易發(fā)生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在回到家里后發(fā)現(xiàn)作業(yè)不會做,可能沒有地方尋求找到人解答。等到了第二天,學生容易忘記昨天發(fā)現(xiàn)的問題,如果教師沒有發(fā)現(xiàn),學生就會學不到相關知識。而翻轉課堂正好相反,它是讓學生在晚上的時候自我學習,然后白天在課堂上來完成作業(yè)。這樣教師在場就可以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第一時間對其進行解答,讓學生在白天能夠對昨晚學習的內容進行一個梳理,這樣的課堂會大大地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率。
事實上,特色課堂的種類有很多,而且特色課堂的適用性非常的高,關于如何建設,還要看教師的個人能力和學生的特性。只有選擇一個適合的特色課堂,才能夠更好地應用網(wǎng)絡資源。
當前,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逐步進入學校,我們的課堂教學正悄悄發(fā)生著改變。網(wǎng)絡資源的多樣性、實效性為學生提供了非常全面的資料,其圖像、文字、視音頻的立體化效果對學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這對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個性化教學有著重要影響。教師要根據(jù)教學需要,在閱讀教學中恰當、慎重地安排網(wǎng)絡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文本內容,在開闊的閱讀視野中提高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桂琴.巧用語文課件,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J].學周刊,2014(7):138.
[2]董秀美.網(wǎng)絡在小學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09(14):66.
[3]周 婷.莫把“人灌”變“機灌”——多媒體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與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0(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