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政
摘 要: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學校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最為重視的問題之一?,F如今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僅要進行知識傳授,還需要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手抄報是學校教育中十分常見的宣傳形式,可以有效進行知識或者新聞信息的傳播。將其應用到數學知識的傳播中,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從而提升自身數學素養(yǎng)。闡述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主要方法,并針對具體內容提出一些合理的見解。
關鍵詞:手抄報;數學思想;新平臺
數學本身便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盡管理論概念方面非常抽象化,但是其蘊含著十分深刻的數學思想。新課標尤其注重數學文化的傳播,以此為出發(fā)點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手抄報本身是一種有效的傳播平臺,促使學生能夠認識數學理論誕生的過程,交流思想心得。
一、搭設實踐平臺
(一)概念意義闡述
初中數學教材中包含大量理論概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死記硬背,需要親自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問題的答案,與教師以及其他同學展開合作交流,以提升理解程度。由此能說明數學實踐操作的重要意義,所有數學學習的工作與其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提高對于實踐操作的重視程度,將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聯系,促使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內容合理轉化為技術能力,進一步加強理解和記憶。并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靈活應用,解決更多實際性問題[1]。
(二)具體方法分析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教室中制作手抄報,自主參與其中。設置多種不同的欄目內容,促使學生獲取更多教材之外的信息,從而做到實際問題的解決。每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困難的問題,便可以將其作為手抄報的案例,鼓勵學生積極討論,如此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使學生了解到初中數學知識與自身生活緊密結合。
二、提供學習機會
(一)概念意義闡述
初中數學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進行問題分析,并依靠實踐的方式解答問題。傳統(tǒng)教學中,過于重視教材本身,教學方式也是以教師自身為主,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利用手抄報的形式,學生可以自主動手實踐,提高自身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自主學習[2]。
(二)具體方法分析
例如,在制作有關“二元一次方程”的手抄報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將其與自己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尋找一些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數學方程解答的數學題目,如此便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從而以積極的態(tài)度完成手抄報制作。在具體的過程中,學生不斷思考,促使自身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了有效拓展。
三、提供學習空間
(一)概念意義闡述
當前教育部針對初中數學課程提出了全新的標準,注重多門課程的跨科學習。因此,在未來進行數學練習的時候,需要將整合性的問題考慮進來。數學本身便是理科知識的基礎,盡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
(二)具體方法分析
在應用手抄報形式的時候,不能僅僅局限于單一的模式,而應該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建立在立體的角度上,將數學與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全面整合,并完成重組。在實際制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要求所有工作均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讓其自主利用互聯網在網絡中搜集相關資料,確定具體主題和設計形式,之后再運用多種方法對其進行裝飾,確保手抄報的形式更具綜合性特點。如此一來,不僅學生能夠學習到一定的數學知識,自身動手能力、寫作能力、繪畫技術都可以得到相應的提高,進而促使自身綜合能力得到提高[3]。
四、提供展示舞臺
(一)概念意義闡述
初中數學的知識并非單一存在,相互之間有著一定的邏輯關系。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整合,再對其重新分類,從而制作出手抄報。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合理設置內容結構,設置更多的欄目,以此確保手抄報內容的多樣性。
(二)具體方法分析
例如,學生可以在手抄報中設置“自我展示”的欄目,學生可以將一些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總結的相關方法和經驗寫入其中,以此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做到互相促進,互相提高。另外還可以設置“奇思妙想”的欄目,鼓勵學生將自己腦海中的一些特殊思想和奇特解法寫入其中,增強欄目內容的豐富性,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手抄報是學生展示自我的良好平臺,將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和發(fā)現的資料內容編制進去,促使每個學生在進行手抄報制作的過程中都可以學習到不同的知識。
綜上所述,在未來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數學素養(yǎng),提高其學習的興趣,促使其自主完成學習內容,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進而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未來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王賀龍.如何讓手抄報成為提升小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平臺[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3):89-90.
[2]魏利霞.如何讓手抄報成為提升小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平臺[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8):116.
[3]周文美.培養(yǎng)小學生基本數學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談新課改下的作業(yè)設計[J].小學教學參考,2015(2):65-6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