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血清骨代謝水平在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合并骨質(zhì)疏松病情監(jiān)測中的潛在臨床價值

    2018-07-26 06:27:06林燕付慧穎鄭葳吳思凡譚立明陳娟娟李華曹莉萍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8年13期
    關鍵詞:代償成骨細胞膽汁

    林燕 付慧穎 鄭葳 吳思凡 譚立明 陳娟娟 李華 曹莉萍

    1江西省贛州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贛州341000);2南昌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南昌330031);3江西省檢驗醫(yī)學重點實驗室,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檢驗科(南昌330006)

    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種病因未明的肝臟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理表現(xiàn)為肝內(nèi)細小膽管進行性非化膿性破壞、匯管區(qū)周圍炎癥及纖維化,導致膽汁排泌障礙,最終可發(fā)展為肝纖維化、膽汁性肝硬化及肝細胞功能衰竭[2]。隨著臨床上對PBC的治療以及研究的深入,骨質(zhì)疏松(osteoporosis,OP)作為PBC在臨床上常見的肝外并發(fā)癥逐漸受到國內(nèi)外學者的關注。許多研究證實[3?4],根據(jù)肝病的持續(xù)時間和嚴重程度,大約14%~52%的PBC患者在疾病發(fā)展過程中會并發(fā)OP,進而可發(fā)展為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是PBC患者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PBC的臨床分期特點以及并發(fā)OP的癥狀隱匿,但臨床PBC患者的骨密度以及骨代謝水平監(jiān)測容易被忽視,患者往往是通過全腹部增強CT檢查時發(fā)現(xiàn)腰椎椎體壓縮性骨折才發(fā)現(xiàn),從而導致此類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疾病預后受到嚴重影響。有研究顯示[5],維生素D受體多態(tài)性與PBC的罹患風險具有較顯著的相關性,可能是PBC早期篩選的指標,本文即通過檢測PBC患者血清中25?羥維生素D(25 hydroxy vitamin D,25?(OH)D)、骨源性堿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鈣素(osteocalcin,OC)和甲狀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水平,探討骨代謝水平在PBC合并OP以及PBC的病程進展和預后之間的相互關系,為臨床患者的病情監(jiān)測及預后提供參考,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7月期間江西省贛州市人民醫(yī)院及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門診及住院確診為PBC患者和同期健康體檢者。入組中PBC患者均符合2009年美國肝病學會(AASLD)發(fā)布的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診療指南[6],OP的診斷標準參照2014年美國骨質(zhì)疏松基金會(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NOF)發(fā)布的骨質(zhì)疏松癥臨床預防和治療指南[7]。其中PBC患者112例,包括PBC并發(fā)OP(OP組)45例,其中男5例,女40例,年齡21~87歲,平均(59.35±13.42)歲。PBC未并發(fā)OP(NOP組)67例,其中男8例,女59例,年齡25~77歲,平均(52.66±11.47)歲;將未并發(fā)OP組按照患者的臨床特征、相應體征以及檢查結(jié)果的綜合判斷分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兩組,其中代償期37例,男5例,女32例,年齡25~76歲,平均(51.65±11.67)歲;失代償期30例,男3例,女27例,年齡34~77歲,平均(53.48±11.27)歲。另選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1例,女29例,平均(46.37±10.20)歲。所有患者均符合相關指南診斷標準,并經(jīng)相關科室醫(yī)生確診。組間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標本均在患者知情同意條件下獲得,并獲得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許可。

    1.1.2 納入標準 符合下列條件者予以納入:(1)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協(xié)議書,并且自愿參與;(2)患者診斷明確,影像、臨床學病歷資料詳實;(3)對入選患者的資料再次評估,排除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4)健康體檢者各系統(tǒng)常規(guī)檢查無異常;(5)入選患者均符合相應疾病指南要求。

    1.1.3 排除標準 符合以下任一情況者予以排除:(1)血清肝炎病毒指標陽性;(2)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病、腎臟疾病、肺部疾病、甲狀腺疾病、糖尿病、血液病以及腫瘤等;(3)其他原因造成急慢性肝功能損傷的病人,如寄生蟲、藥物、酒精、中毒等;(4)6個月內(nèi)服用過影響骨代謝試劑,如鈣制劑、維生素D、雌激素以及糖皮質(zhì)激素等;(5)妊娠或哺乳期婦女;(6)不符合納入標準者。

    1.2 方法和試劑

    1.2.1 標本的采集 所有入選患者于入院后24 h內(nèi)采集空腹不抗凝靜脈血3.00 mL,靜置30 min后以1026×g離心15 min后備用。

    1.2.2 檢測方法

    1.2.2.1 骨代謝指標的檢測 血清25?(OH)D、OC及PTH檢測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儀器及試劑采用羅氏診斷產(chǎn)品(上海)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cobase 601及配套試劑盒;BALP檢測采用冷凝集親合法,配套試劑盒采用北京中生金域診斷技術有限公司。以上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

    1.2.2.2 骨密度的檢測 采用國際公認的骨密度檢測方法,雙能 X 線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檢測第 2~4腰椎及股骨近端的骨密度(g/cm2),操作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進行。

    1.3 評價指標

    1.3.1 骨代謝指標 比較各組25?(OH)D,按照國際標準[8]:≥30 ng/mL 為充足,20~29 ng/mL 為不足,25?(OH)D <20 ng/mL為缺乏。BALP孕婦≤150 U/L為正常,兒童≤200U/L為正常,其余人群≤100 U/L為正常;比較各組PTH,PTH 15~65 pg/mL為正常,其余為異常;OC11~48 ng/mL為正常,其余為異常。

    1.3.2 骨質(zhì)疏松 按照國際標準[9],通過DXA法測定的T值表示受檢者的骨密度與正常同性別骨密度峰值的差別,為OP診斷的金標準:當T介于正常參考值1~2.5個標準差時定義為骨量減少,當T低于正常參考值2.5個標準差時定義為骨質(zhì)疏松。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統(tǒng)計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均檢驗是否符合正態(tài)分布,若符合即為參數(shù)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兩組間比較行Levene's方差齊性檢驗,若方差相等,則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計數(shù)資料以相對數(shù)構(gòu)成比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及校正后x檢驗。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判斷合并OP的預測因子。對計量資料作受試者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計算 ROC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AUC在0.5~0.7為診斷價值較差,0.7~0.9為診斷價值中等,>0.9為診斷價值高。檢驗水準α=0.05,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示差異有非常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各組一般臨床資料 PBC并發(fā)OP組、PBC未并發(fā)OP組、PBC代償期組以及失代償期組的年齡、性別與對照組差異均無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各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the general clinical data of each group

    2.2 各組骨代謝指標結(jié)果 PBC合并OP組與PBC未合并OP組以及正常對照組之間25?(OH)D、BALP、OC以及PTH水平的差異均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組25?(OH)D、BALP、OC、PTH檢測結(jié)果比較Tab.2 Serum levels of 25?(OH)D、BALP、OC、PTH of each group ± s

    表2 各組25?(OH)D、BALP、OC、PTH檢測結(jié)果比較Tab.2 Serum levels of 25?(OH)D、BALP、OC、PTH of each group ± 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1,bP<0.05;與PBC未并發(fā)OP組比較,cP<0.01,與失代償期組比較,dP<0.05

    分組PBC并發(fā)OP組PBC未并發(fā)OP組PBC代償期組失代償期組對照組例數(shù)45 67 37 30 50 25?(OH)D(ng/mL)15.10±4.65ac 18.45±7.44a 20.13±8.21ad 16.38±5.85a 26.46±5.47 BALP(U/L)130.84±36.34ac 91.21±22.60 91.51±24.14 90.83±20.94 86.00±16.66 OC(ng/mL)15.46±4.72bc 20.42±10.37 22.97±12.17d 17.27±6.52b 22.90±11.85 PTH(pg/mL)60.77±11.81ac 50.45±17.55 47.20±17.14 54.46±17.51 46.90±16.74

    2.3 OP組骨代謝指標的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根據(jù)單因素方差分析的結(jié)果,將25?(OH)D、BALP、OC、PTH對PBC合并OP患者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四項指標均與PBC合并OP的發(fā)生具有密切相關性。見表3。

    2.4 血清骨代謝指標檢測結(jié)果的ROC曲線分析 根據(jù)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與OP組測得的各項指標的檢測水平繪制ROC曲線。見圖1。各指標曲線下面積AUC、95%置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s,CI)及P值。見表4。

    表3 OP組與NOP組骨代謝指標的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Tab.3 Th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bone metabolic index between OP and NOP Groups

    表4 各指標曲線下面積AUC、95%置信區(qū)間及P值Tab.4 AUC,95%confidence intervals and p of each idex

    圖1 血清25?(OH)D和OC(左)、BALP和PTH(右)ROC曲線圖Fig.1 ROC curve of 25?(OH)D and OC(left),BALP and PTH(right)

    3 討論

    PBC是一種以膽汁淤積為主要病理表現(xiàn)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肝?。?0],該病多發(fā)于中年女性,男女比例約為9:1,發(fā)病高峰為40~60歲。研究表明[11],PBC在歐美地區(qū)的白種人中發(fā)病率較高,而非洲和亞洲人較低。在我國,以往認為PBC是一種少見疾病,但近年來,隨著臨床醫(yī)師對PBC疾病的了解和認識的提高,以及各種自身免疫性肝病抗體,尤其是抗線粒體抗體(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檢測的開展,確診為PBC的患者逐年增多。該病起病隱匿,經(jīng)過緩慢,臨床表現(xiàn)為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脹、皮膚瘙癢、關節(jié)痛、黃疸、嘔血或黑便等不適癥狀,常合并干燥綜合征、硬皮病以及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謝性骨病發(fā)生在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esease,CLD)被稱為肝性骨病(hepatic osteodystrophy,HO)[12]。研究指出[13],由 CLD 引起的 HO 在肝硬化尤其是PBC中最為常見。臨床上,HO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OP和骨軟化癥,其中最常見的是OP。OP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以單位體積內(nèi)骨組織量減少,骨微結(jié)構(gòu)破壞,骨脆性增加的一類代謝性骨病,易加重骨折的發(fā)病風險[14],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骨密度檢測雖然是臨床上診斷骨質(zhì)疏松的金標準,但是一方面,它無法反映出骨骼正在進行的代謝活動,在OP發(fā)病早期檢測的靈敏度不高,且本身具有放射性;另一方面,PBC患者并發(fā)OP的早期往往容易被忽視,導致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尋找有效的臨床檢測指標對于PBC患者合并OP早期的病情監(jiān)測以及預后治療尤其重要。

    人體內(nèi)正常的骨代謝是體內(nèi)正常骨組織進行不斷改建活動的復雜過程,主要由參與骨吸收的破骨細胞和參與骨形成的成骨細胞介導,因此人體內(nèi)每天都會吸收與合成一定量的骨組織,并且二者保持動態(tài)平衡。在PBC的病情進展中,骨吸收增加或骨形成減少,骨轉(zhuǎn)換失衡,則可發(fā)生骨量丟失和骨質(zhì)疏松癥。由于PBC并發(fā)OP的病理過程較為復雜,目前臨床上尚無其明確的發(fā)生機制??紤]到OP的發(fā)生與PBC患者的骨吸收和骨形成有關,而這兩者主要受鈣?VitaminD3?PTH軸的控制,另據(jù)文獻報道[15],PBC并發(fā)OP與維生素D受體(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態(tài)性有關。OC和BALP作為血清中重要的骨轉(zhuǎn)換標志,由成骨細胞合成和分泌,在骨轉(zhuǎn)化和骨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文聯(lián)合檢測血清25?(OH)D、BALP、OC以及PTH,旨在探究骨代謝水平與PBC并發(fā)OP的關系以及其在PBC病情進展過程中的預測價值。

    維生素D(vitamin D,VD)是一種維持體內(nèi)鈣磷和骨骼穩(wěn)態(tài)的類固醇脂溶性激素[16],人體不能自主合成,主要通過日照和食物攝取。VD在體內(nèi)有多種存在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VD2和VD3。肝臟作為VD儲存和代謝的重要場所,人體經(jīng)食物攝入的VD2和VD3在膽汁酸的作用下被吸收進入腸腔,皮膚合成的VD則儲存于脂肪細胞并在肝內(nèi)經(jīng)25?羥基化后生產(chǎn)25?(OH)D,繼而在腎臟進一步羥化成為活性最高的1,25?(OH)2D,它依賴于VDR發(fā)揮作用,但由于半衰期較短,臨床主要通過檢測25?(OH)D反映體內(nèi)VD水平。本研究中,OP組和NOP組的血清25?(OH)D水平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非常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OP組與NOP組間25?(OH)D水平差異也存在非常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提示25?(OH)D在PBC患者并發(fā)OP的早期有一定的檢測價值。根據(jù)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25?(OH)D與PBC合并OP呈負相關(OR=0.898,P=0.018),即25?(OH)D是PBC合并OP的保護因素,進一步說明25?(OH)D在此類患者的病情監(jiān)測和臨床預后治療中存在一定價值。另外,在NOP組中,代償組和失代償組的血清25?(OH)D與對照組相比均存在非常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1),組間的25?(OH)D差異也存在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文獻報道的結(jié)果一致[8],提示25?(OH)D與單純PBC患者的病程進展有關,臨床上對于PBC患者可動態(tài)監(jiān)測其血清25?(OH)D濃度,以便更好掌握病情。PTH作為體內(nèi)調(diào)節(jié)鈣磷穩(wěn)定的另一重要激素,能減弱腎小管對于磷的重吸收,增加尿磷的排出,從而使腎小管對于鈣的重吸收能力增強;另一方面,PTH還能增強腎羥化酶活性,促進1,25?(OH)2D的合成以及腸腔對于鈣的吸收,提高血鈣水平。PBC患者因進行性非化膿性膽管內(nèi)炎癥,導致膽汁分泌異常,VD3第一步羥化受阻;另一方面,由于PBC患者大量膽汁淤積,通過負反饋調(diào)節(jié)機制使得膽汁分泌進一步減少,加重VD吸收障礙。體內(nèi)VD缺乏,加之低血鈣水平,通過鈣?Vita?minD3?PTH軸的反饋作用,繼發(fā)性引起甲狀旁腺功能亢進,PTH分泌增多,導致骨代謝和骨量丟失加速,促進骨質(zhì)破壞,骨質(zhì)疏松發(fā)生概率增大。本研究中OP組PTH水平與NOP、正常對照組間均具有非常顯著差異(P<0.01),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PTH是PBC患者合并OP的危險因素(OR=1.043,P=0.022)。

    BALP是由成骨細胞合成后分泌到細胞外與骨基質(zhì)結(jié)合的一種組織非特異性堿性磷酸酶的特殊形式,是反映骨形成和代謝的特異性指標[17]。當機體發(fā)生骨質(zhì)疏松時,骨吸收亢進從而代償性引起骨形成增加,靜止的成骨細胞被激活,大量BALP被釋放進入血液。本研究中OP組與NOP組、正常對照組之間血清BALP的水平都存在非常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1),且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PBC患者BALP水平與并發(fā)OP呈正相關且相關性明顯(OR=1.042,P=0.001),說明PBC患者血清BALP升高是并發(fā)OP的危險因子,臨床上對于此類患者應多加重視,盡早防治以避免OP的發(fā)生。

    OC是由成骨細胞產(chǎn)生的能維持骨正常礦化速度的維生素K(vitamin K,VK)依賴性非膠原蛋白,大部分OC合成后沉積在骨基質(zhì)中,小部分進入血循環(huán),因此,血清OC濃度可反映成骨細胞活性。PBC患者由于膽汁分泌異常,腸道對于鈣和VD的吸收減少,且由于肝硬化導致VK缺乏,二者共同作用使得成骨細胞合成分泌OC減少。本研究中,OP組與正常對照組血清OC水平存在顯著差異(P<0.05),與NOP組血清OC水平存在非常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1)。根據(jù)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OC與PBC合并OP呈負相關(OR=0.913,P=0.038),但相關性低于25?(OH)D。

    根據(jù)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對以上四個骨代謝指標繪制ROC曲線,結(jié)果顯示:BALP對于PBC患者并發(fā)OP的診斷有一定的準確性(AUC=0.809,P=0.001),PTH(AUC=0.682,P=0.001)、OC(AUC=0.665,P=0.003)和 25?(OH)D(AUC=0.618,P=0.035)次之,但這三者單獨檢測的準確性還有待提高。

    綜上所述,由于臨床PBC患者常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以及膽汁排泌障礙等,導致VD攝入不足,加之病情進展過程中肝功能損害,體內(nèi)VD吸收障礙,血鈣水平降低,繼發(fā)性引起成骨細胞合成分泌OC減少,甲狀旁腺功能亢進,PTH分泌增多,導致骨量丟失加速,引起OP。當OP發(fā)生時,由于骨吸收增多代償性激活成骨細胞,大量BALP釋放入血,導致血清BALP水平升高。因此,對于臨床PBC患者除常規(guī)肝功能檢測外,還應重視其骨代謝水平,聯(lián)合檢測25?(OH)D、BALP、OC、PTH和骨密度有助于PBC患者合并OP的早期預防以及PBC的病情監(jiān)控和預后,對于有效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猜你喜歡
    代償成骨細胞膽汁
    陸倫根:肝硬化代償期管理
    肝博士(2024年1期)2024-03-12 08:37:28
    謝雯:肝硬化再代償?shù)娜嬲J識
    肝博士(2024年1期)2024-03-12 08:37:24
    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8
    淫羊藿次苷Ⅱ通過p38MAPK調(diào)控成骨細胞護骨素表達的體外研究
    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置管引流術在膽汁瘤治療中的應用
    土家傳統(tǒng)藥刺老苞總皂苷對2O2誘導的MC3T3-E1成骨細胞損傷改善
    Bim在激素誘導成骨細胞凋亡中的表達及意義
    膽汁淤積性肝病問題解答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51
    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檢查在大腦中動脈閉塞診斷及側(cè)支循環(huán)觀察中的作用
    Sumf2與Sumf1可能存在代償性的相互作用以維持硫酸酯酶的活性不變
    肥东县| 漯河市| 武鸣县| 昭觉县| 临漳县| 罗源县| 山丹县| 维西| 宝山区| 渝中区| 内黄县| 徐水县| 峡江县| 潞西市| 锡林浩特市| 盐山县| 本溪| 成都市| 阳曲县| 依安县| 平泉县| 林芝县| 威信县| 南川市| 凤山县| 潜山县| 广河县| 青川县| 安图县| 民勤县| 海丰县| 菏泽市| 确山县| 清流县| 库尔勒市| 罗定市| 宕昌县| 麻阳| 济宁市| 鄂尔多斯市| 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