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婷婷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過度關注知識點,而忽略學生的情感需求。這使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不佳,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應把尊重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作為課堂設計的重要目標之一。
一、將情感融入教學設計的重要意義
《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將“情感態(tài)度”列為英語課程總目標的五個方面之一,這說明情感態(tài)度在教學中的重要性。發(fā)揮情感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情感具有動機作用和激活功能。教學設計要促成預期的教學效果,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需求,使他們對所學的知識充滿興趣和好奇心,產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怕困難,勇于探究,不斷增強學習的能力和信心。
二、滿足情感需求的教學設計
要讓教學設計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首先要了解學生到底有哪些情感需求。筆者受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啟發(fā),結合教學實踐進行了大膽假設,即學生的情感需求也以一種類似金字塔的形式逐步上升(見圖1)。每一個層次代表學生的一種情感需求,最底層的是最基本的需求,只有滿足了基本需求,才能向上引導,需求的層次越高,學習越主動,教學效果也就越好。由此,筆者設計了五步教學法。
1.尊重學生:營造安全的學習氛圍
在課堂中,有些教師沒有為學生營造“安全”的學習氛圍,故使有些學生不能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tài),甚至對課堂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的情感融入其中,給學生營造一種“安全”的學習氛圍,讓他們體會到被尊重的感覺。這樣,才能讓學生輕松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課堂的伊始是為學生建立“安全”氛圍的重要時機。歡快明朗的導課、輕松愉悅的視頻、幽默有趣的笑話以及身邊事件的分享,都可以作為英語課堂的導課方式。例如,在八年級上冊第7單元“Welcome to the unit”導課中,教師用猜謎的形式帶領學生進入課堂,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方式呈現(xiàn)不同類型的天氣,鼓勵學生搶答。這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克服了緊張、局促的心理,使他們輕松地投入課堂學習之中??梢?,根據(jù)學生的心理設計教學,就是對他們的尊重,也是“安全”學習氛圍營造的辦法之一。
2.關注個體: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關愛
大班授課模式下,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學生的感受。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刻意地關照到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覺到被教師所關注,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學習之中。教師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不經意的動作,甚至是一個有愛的眼神,都是給學生傳達正在被關注的信息。關注學生情感需求的教師,會游刃有余地將刻意的“關照”化解成自然、得體、不經意的小動作,以溫暖學生的心靈,并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其獨一無二的關愛。只有學生體驗到了自己在教師心中的“特殊”地位,才可以更好地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小組合作中教師的巡視,是關注學生個體的合理方式。當教師走到學生身邊時,用簡單的語言和他交談,用鼓勵的眼神讓他開口,豎起大拇指夸贊他的進步,都能夠滿足學生需要被關注、被認可的心理。當學生與教師之間沒有任何隔閡時,就會使學生愉快地投入課堂學習之中。
3.激發(fā)興趣:充分引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求
當學生處于安全的學習氛圍之中,同時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愛之后,就可以將學科知識的學習列為課堂設計的重要目標。而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又是以濃厚的學習興趣為前提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激發(fā)也是對學生學習欲望的激發(fā),實踐證明,單一枯燥的灌輸式教學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
以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上冊第2單元的語法課為例,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是訓練學生的一般現(xiàn)在時。鑒于一般現(xiàn)在時在小學英語中就已經有過滲透,故有些教師在處理這個模塊的時候就采取了比較粗糙的教學方式,即簡單的講授或者直接灌輸語法規(guī)律。這種講授方式忽視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情感需求。教師在授課時,先給學生出示幾個典型的一般現(xiàn)在時的例句,然后鼓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探究該語法現(xiàn)象的語法規(guī)則。這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探究中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欲望,提高了學生的深度思維能力,將被動學習轉為了主動探究。
4.豐富活動:實現(xiàn)從知識到技能的提升
學生的情感需求是需要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才能得到滿足的。因為,對課堂學習充滿興趣并愿意參與,是學生在課堂中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情境教學和合作學習,是實施情感教學的兩大基本策略。以八年級下冊第3單元閱讀課為例,文章以在線瀏覽的形式帶領讀者參觀了紐約。教師在做課堂設計時,為學生建立了一個在線參觀的真實情境,讓學生以破解關卡的形式一步步走近紐約,對其作深入了解。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教育在貼近生活的生動情境中不知不覺地發(fā)生,讓技能在根據(jù)學生需求的環(huán)境中得以訓練。又如,八年級下冊第4單元的寫作課,旨在讓學生書寫一篇以自我閱讀習慣為主題的英語作文。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就彼此的閱讀習慣進行相互采訪,并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磨句子,然后向全班推薦本組最好的句子。小組合作,關注了寫作過程,尊重了學生的思維習慣,并給予學生充分的思維拓展空間,給知識到技能的提升搭建了銜接的平臺。
5.培養(yǎng)熱愛:促進成就感的升華
如果一堂課可以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那么經過一個周期的課堂學習后,學生所收獲的就是滿滿的感動、充分的自信、持之以恒的信心和挑戰(zhàn)高峰的勇氣。因為一堂課喜歡上一個老師,又因為一個老師愛上了一門學科。在每一堂課中獲得的成就感,最終會使學生深深地愛上這門學科。從興趣到熱愛,從情感到情懷,教師教書育人的真正目的才可以在這樣的情感交融中逐步實現(xiàn)。
三、結束語
以上是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對學生情感需求的關注,結合教學內容,而總結的滿足學生情感需求的教學設計。情感是個復雜的概念,它涵蓋了多種情緒和不同的需求。關注學生的情感,并不斷地調整、改進、創(chuàng)新圍繞學生情感需求的教學設計,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關注情感需求不能僅停留在教學中,日常的教育和生活都是情感滲透的良好時機。與學生之間建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的基本保障,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研究的課題。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