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帆
【摘要】正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越來越得到廣大教育學者與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更可以提高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目前我國小學數學實施教學生活化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這嚴重制約了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現。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 價值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 11-0057-01
小學教學的生活化需要教師有效地組織教學,指導學生對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解和掌握,體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具備的生活價值,同時領悟知識來源于生活和促進人類發(fā)展這一道理。總的來說,這也是小學教育研究者所關注的領域,同時也引起了教學論研究者的重視。根據新課程標準下的相關理念,教師應該從現狀分析上進行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研究:
一、當今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狀
1.學生及其家長對數學生活化的認識不夠
雖然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根據“就近原則”上學,但是考試的重要性在學生和家長的心里仍是不容忽視的,許多學生家長過分重視自己孩子的成績,而忽視了孩子將來的發(fā)展,這就導致學生非常重視自己的考試成績,沒有認識到對所學知識應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缺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
2.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的認識過于片面,追求形式化的生活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的認識不夠,存在片面追求生活化教學的現象,錯誤地認為教學必須與生活相聯(lián)系,不管學生能否接受,對于一些不適合生活化教學的知識也生搬硬套地聯(lián)系生活。此外,還有的小學數學教師過分追求生活化教學的形式,雖然課堂上引入的實例很貼近生活,但是存在因實例過多而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的現象,使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得不到真正的鍛煉,也很少獲得真正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體驗??傊?,不論是片面追求生活化教學,還是生活化教學的形式化,都對學生的學習有著不利影響。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1.教師靈活運用教材,實現課堂教學的生活化
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但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參考,也是學生獲取知識最重要的依據。因此,教師應該合理、靈活地運用教材,根據小學生的生活實踐,把生活中的實例引入課堂,實現課堂教學的生活化。首先,教師要深入了解小學生的生活內容,從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內容入手,對教材要求的教學內容進行整理與安排,做到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從而讓學生易于接受所學的知識,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引入的生活實例要適當,應多采用學生熟悉并且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調動起其主動學習與探究的欲望。
2.利用情境教學,將生活融入數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是學生接觸和認識社會的初始階段,在此過程中學生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要想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理解所學的知識,教師的教學就應該更貼近生活。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多采用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多元化并且具有開放性的生活情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在講解面積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模擬出游戲俄羅斯方塊的情境。首先,假設游戲里的各種圖形都是由面積為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組成,讓學生分別計算出組成游戲里各種圖形的面積;然后,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利用各種圖形組成長方形和正方形,并計算其面積;最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如何計算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在這之后,再問學生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如,怎樣才能用長為16厘米的繩子圍出面積最大的四邊形?讓學生通過各種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從而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并獲得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的體驗與樂趣。
3.教師進行適當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對數學生活化的認識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來自課本,但根源是生活,其為了服務生活、方便生活而產生。也就是說,知識來源于生活,也必將應用于生活,而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就是為了讓學生能把所學的知識更好地應用于現實生活。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知識不能僅僅是為了考試,更多的應是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隨著社會的進步,房價上漲問題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問題來講解大數的乘法。首先,教師可以提前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實際測量一下自己家住房的長和寬,然后計算出面積。其次,在課堂上,教師規(guī)定一個比較適當的房價,讓學生計算自己家的住房值多少錢。通過計算,學生不但能夠了解到房子的價值,認識到生活中的大數,而且樹立了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思想,從而深刻領悟到數學學習的意義。
4.促進小學生在數學應用和創(chuàng)新上的發(fā)展
在進行數學教學時,不妨從小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元素切入,這樣更能引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從而使其在學習上掌握主動權,促進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由此看來,現實生活便是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基礎。數學教學生活化聯(lián)系著學生生活和數學教學。在數學教學中,對于和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實踐性練習充分地運用了教學資源,有利于小學生更準確地認識生活、理解生活中蘊含著的數學知識,從而更好地應用這些知識。
5.促進小學數學在教學內容上的生活化
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興趣和學習欲望,數學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充分認識現實生活與數學知識的聯(lián)系,在教學內容中體現生活化。在加減乘除運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學生的日常生活引入教學中。例如,一個背包50元錢、一個文具盒5元前、一支筆1元錢,媽媽拿出100元,買了1個背包、1個文具盒和4支鉛筆,問最后會找回多少零錢。這個例子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同時也蘊含著數學運算。這樣的例子既貼近生活,又能更好地將教學內容展示出來,體現數學教學生活化。小學生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就會主動去探索發(fā)現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元素,從而一步步地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是非常有意義的,其本質是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做到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活學活用。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現,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做到數學學習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
參考文獻:
[1]吳國敏《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