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玲
冬季寒冷而漫長,又是枯草季節(jié)。奶牛的采食量、產奶量和體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為一個突出問題。奶牛最適宜的溫度為8℃~16℃,冬季氣溫在0℃以下,如飼養(yǎng)管理不善,奶牛的產奶量就會降低。
1.1 注意飲水
許多飼養(yǎng)戶在冬季給奶牛飲水時,都是直接用自來水或井水讓牛飲用,由于天氣過冷很容易使水凍結,奶牛飲用后容易引發(fā)消化不良,從而誘發(fā)消化道疾病,嚴重影響其產奶量。在給奶牛飲水時,最好將水加熱到10℃~30℃。需要指出的是,奶牛需要全天供水,而不是按頓供水。
1.2 控制溫度
進入冬季后,當夜晚氣溫降到0℃以下時,應將奶牛趕入圈舍內過夜,以防凍傷乳頭或使奶牛的體能消耗過多。冬季,牛舍內的溫度一般應保持在10℃~25℃,溫度過高也會對牛產生副作用。奶牛白天在運動場內活動的時間不宜超過4個小時,最好是上、下午各活動兩個小時。
1.3 控制濕度
奶牛全部進人圈舍后,要注意保持牛舍內的通風良好,牛舍濕度不要過大,其相對濕度不宜超過60%,否則會使奶牛受到水分過多的外界刺激,導致其產奶量下降,嚴重者還會使奶?;家恍┯烧婢鸬牟“Y。許多飼養(yǎng)戶在冬季用塑料大棚養(yǎng)牛,往往不注意通風,奶牛易患疥癬,造成奶牛產奶量的下降。在控制好牛舍內溫度與濕度的同時,還要注意牛舍周圍環(huán)境的衛(wèi)生情況。每日最好刷拭牛體1~2次,使牛體保持清潔。在奶牛的睡床上要經常放一些干草,使其夜晚睡得舒適。
1.4 礦物質補給
冬季,奶牛的草料成分比較單-,在其飼料中必須按配方加入適量的鈣和磷,一般每天喂5~15克。給奶牛補充鹽時,盡量不要加入飼料中,可以購置鹽磚或設置鹽槽讓奶牛自由舔食,以防奶牛由于吃鹽過多而引發(fā)其他不良病癥。
2.1 供足溫水:冬季奶牛多采食干草,若不能充分飲水,奶牛食欲就會下降。奶牛每食1公斤干飼料需水5公斤。因此奶牛冬季飲水次數不能低于夏季。要求每天早、午、晚間各飲水一次。飲水溫度應接近奶牛體溫(38℃-40℃),嚴禁讓奶牛飲用冰碴水。經常刷拭牛體。冬季寒冷,牛表皮血管收縮。經常刷拭牛體,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對提高奶牛產奶量有明顯效果。
2.2 取保暖御寒:牛舍內最適宜溫度是16-20℃,奶牛若長期處于低溫情況下,牛體大量散失熱量,抵抗力降低,容易患病。因此到了冬天要及早動手堵塞好牛舍墻四周的漏洞,防止寒風侵入,牛舍內的門窗要裝好玻璃或糊好紙,掛上草或布的門簾、窗簾,防止穿堂風。圈內鋪厚褥草,沒有條件可鋪干土,防止凍壞乳房。要做到牛舍、飼料、飲水"三暖"。成年牛的溫度要保持在6℃以上,育成舍的溫度,要保持在5℃以上。不喂帶凍霜、發(fā)霉的飼料。許多飼養(yǎng)戶在冬季只有雪天才將牛趕進房舍內,平時都將奶牛散放在露天場院內,隨著氣溫的下降造成奶牛體能消耗,嚴重地影響產奶量。
2.3 科學喂料:在冬季只喂給奶牛粗飼料,遠遠不能滿足奶牛的生理及維持需要,因此必須適當地添加一定比例的精飼料。精料補充料的主要原料應保證在3種以上,以保持營養(yǎng)來源的全面性,一般在產奶初期,精粗料比一般為3:7,隨著產奶高峰期的臨近,奶牛對營養(yǎng)的需求量加大,精料比可適當加大。精粗比例隨精粗料營養(yǎng)濃度水平可適當調整,如粗飼料質量差,可適當提高精料的補充量,但絕不能過多,因為食入過多的精飼料,會使一部分精料來不及被奶牛消化,就在胃中被微生物分解發(fā)酵,從而引起奶牛消化不良,甚至酸中毒。進入冬季的奶牛,由于外界環(huán)境的改變,必定導致奶牛體能的消耗。用來補充其能量的主要飼料是玉米,在蛋白飼料不變的前提下,要增加玉米20%-50%。每日給高產奶牛(日產奶35公斤以上)供給的精料應達到6-8公斤,給一般產奶奶牛供給精料量每日不少于3.2公斤。冬季應該給奶牛多喂青貯、微貯或啤酒糟等一些多汁飼料,從而代替夏秋季奶牛采食的青草類多汁綠色飼料。
2.4 堅持舍外的適當運動:由放牧轉入舍飼后的奶牛,運動量大為降低,尤其在飼喂全價日糧后,奶??偝圆粔?,容易過肥,這對奶牛體質和產奶都是不利的,很容易招致酮尿病等。牧區(qū)可結合放牧進行,農區(qū)在中午天暖時,可把牛群趕入運動場自由活動,也可做驅趕運動1小時。既能增強牛的抗病力,又能加強牛的御寒能力。
(作者單位:155630黑龍江省八五三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