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劍
摘 要 面對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如今的籃球項目已經(jīng)成為初中體育中影響最為突出的一門課程。為了發(fā)揮初中籃球教育作用,本文以當前國內初中體育教育籃球教學情況為對象,分析對比賽有著巨大影響的運球技術,希望能夠從現(xiàn)存問題中找出應對策略,提出一些基于初中生身體素質能力的初中籃球運球技術的訓練方法,著眼于未來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運球能力,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籃球運球;初中體育;運球技術;措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5-0153-01
面對全民健身的大環(huán)境、大背景,初中體育籃球教學成為了當前初中生最喜歡的初中體育項目。不過從大局角度來看,仍有許多教學問題尚待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著初中生的籃球水平、籃球機能,同時對我國體育教育事業(yè)的影響也非常不利。結合經(jīng)驗可知,運球技術能夠直觀的影響與提升選手的戰(zhàn)術水平與技術水平?;@球教育應著重加強運球技術的訓練,其對選手的籃球生涯而言有著奠基的意義?;@球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身心素質,使學生形成頑強拼搏精神,故初中體育教育需要做好籃球運球技術的設計。
一、現(xiàn)階段初中籃球運球教育問題所在
(一)缺少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直觀了解
對籃球運球技術來說,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是非常關鍵的,是決定技術發(fā)揮有效性的關鍵要素。學生身體要素包括速度、體重、身高、柔韌、力量。不同學生在不同生長化境的作用下,存在不同的身體素質,這是由學生發(fā)育差異性與階段性所引起的。當前中學生的柔韌性、速度、體重、力量與身高的差異性并沒有得到教師的重視。教師沒有參考學生的情況,學生了解自身的能力弱勢,而是一味的強行追求技術動作,其勢必無法達成相應的目標,取得相應的訓練效果。
(二)沒有意識到運球技術重要性
很多初中生都非常的喜歡籃球這項項目,可是絕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出于娛樂與興趣的就角度玩?;@球,并沒有考慮過技術方面的要求,所不會投入足夠多的時間與精力訓練專項技術。學生在籃球課堂中沒有主動學習運球知識,提升自己的運球技巧。許多學生只是在盲目模仿球星動作。對于籃球項目來說,運球是最為關鍵、最為基礎的技術動作。運球反映的是選手對于籃球的掌握能力,是熟悉籃球的重要過程。打好籃球的前提就是掌握運球,沒有運球技術的支持學生將無法取得進攻機會、得分機會。運球不僅是個人進攻的手段,同時也是全隊合作的橋梁。對籃球運動來說,運球技術是十分關鍵的內容,屬于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
(三)欠缺主動學習動機
很多初中生并沒有意識到運球的意義與重要性,這些學生想要直接參與到投籃與籃球比賽,沒有考慮過運球訓練的需求。這種行為的后果便是無法保障學生的自身能力,缺少良好的技能與素質支持籃球比賽很難控制比賽成績,甚至會挫敗學生訓練自信心。很多初中女生只喜歡看打籃球并不喜歡參與打籃球,不愿意配合教師,無法在課堂中保持注意力。學生缺少學習主動性,低下的學習興趣自然無法保障教學效率。
二、初中籃球運球教學策略
(一)糾正意識強調運球重要性
教師必須予以籃球運球理論教學足夠的關注度。在理論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必須突出與強調運球重要性,以此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形成清晰、規(guī)范、明確的訓練思路,了解運球技術的好處,提升學生的運球水平、籃球能力。此外教師需要參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個人需求訓練學生,比如增加籃球比賽、籃球游戲。通過這些活動發(fā)掘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問題與不足之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逐步理解與掌握需要強化的問題,提高自身的籃球水平、籃球能力。
(二)實戰(zhàn)發(fā)展強化綜合技能
在籃球教育中,運球技術指的就是選手使用單手拍打球的技術。運球中選手需要用這種方式組織進攻與擺脫防守。并且運球技術對突破防守、執(zhí)行快攻有很突出的幫助作用。教師需要用運球訓練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得分機會。如果教師忽視了這一要求,勢必會影響到最后的團隊成績,甚至出現(xiàn)被動比賽局面。運球技術需要籃球戰(zhàn)術與籃球技術的結合,這是團隊取勝的重要前提。
三、運球技術鍛煉具體方式
(一)游戲競技
運球教學需要體現(xiàn)出趣味性、多樣性特點與要求,參照學生的心理特征與心里情況用游戲競技法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籃球運球意識,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活動當中。學生在這種愉悅輕松的氛圍下會主動參與到籃球訓練,保障學生的運球興趣。在學生具備了籃球運球愉悅體驗、積極心態(tài)以后,籃球才會真正的走進學生心里,使學生在主動學習態(tài)度的約束與引導下,茁壯成長。
(二)趣味練習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用圓圈訓練、三角訓練、搶球訓練等等活動開展運球技能培養(yǎng)活動。比如在搶球續(xù)聯(lián)中,教師可以讓3-5人為一組,隨后將球交給其中一名學生,在這3-5名學生群體周圍畫一個圈,要求學生想盡辦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突破其他成員。其他成員的勝利要求為搶到球,手上持有球的學生則必須將球帶出場地。這種趣味性突出的活動能夠點燃學生練習積極性,使學生獲得突出的訓練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躲閃能力、反應能力。
四、結語
籃球本身的趣味性、競技性、娛樂性使其成為了初中體育教育中最受人們關注的運動項目。教師需要予以初中籃球項目足夠的關注,做好對技術訓練的練習,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運球水平,保障學生發(fā)揮出更加突出的技術能力。
參考文獻:
[1]禹宙.基于易犯錯誤夯實籃球運球技術探析[J].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