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琴
摘 要 初中階段學生成長對學生今后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而學生的成長教育不僅需要初中班主任實施有效的教育策略,同時還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從而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主要探討了初中班主任與家長合作中的問題與解決對策,旨在為相關(guān)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guān)鍵詞 初中班主任;家長合作;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B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5-0132-01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想要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還需要班主任與家長共同參與,二者建立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合作關(guān)系,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積極的溝通與合作,為學生構(gòu)建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
一、初中班主任與家長合作存在的問題
(一)家長缺乏合作意識
班主任與家長合作是提高教育水平的一項重要途徑。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家長對學生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大部分家長都能夠清楚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一些家長受自己的工作限制,沒有時間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將教育任務完全推給了學校,在平時與學生班主任的溝通與交流較少,導致學生家長和班主任合作效果不足,這對學生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不利影響。
(二)合作地位不平等
合作地位平等是初中班主任與家長合作成功的基礎。但是目前的現(xiàn)狀是班主任與家長合作存在不平等,具體表現(xiàn)在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合作過程中,主要由班主任占據(jù)主導地位,單方面的向?qū)W生家長傳遞信息,而家長往往處于劣勢,對班主任的話當作命令,而家長缺少獨有的話語權(quán),不能為班主任提供有效信息,這樣長期下去,就降低了家長在合作中的積極性,這樣的單向交流使得初中班主任與家長合作失去了意義。
(三)彼此之間缺乏信任
初中班主任與家長之間彼此缺乏信任成為雙方有效合作的阻礙。具體表現(xiàn)在班主任認為學生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和觀念,對學生家長給予的意見不重視。而學生家長則經(jīng)常對班主任的教育產(chǎn)生懷疑,特別是在孩子成績下降或者表現(xiàn)不好的時候,對班主任會產(chǎn)生質(zhì)問,將責任完全推給班主任,這就影響了班主任與學生家長之間的關(guān)系,無法促進初中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有效合作。
二、初中班主任與家長合作的有效對策分析
(一)加強聯(lián)系,講究方法
初中班主任與家長的合作,還應加強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不斷的聯(lián)系,加強雙方溝通與交流,使得班主任與家長能夠相互理解,彼此信任,不斷調(diào)動學生家長參與合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此初中班主任應注意要通過對各種媒介的有效利用,將學生問題,例如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學生有哪些進步、有哪些問題等,都應及時的反饋給家長,而家長則根據(jù)班主任的反饋,做好相關(guān)的工作,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例如初中班主任應定期開家長會,在開家長會之前,班主任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應對班級學生的各項情況進行全面、客觀的介紹,切記將家長會變成“分數(shù)通報會”。又如初中班主任還應定期對學生進行家訪,并采用多種訪問方式,包括普訪、常訪、重點訪問等,通過訪問促進學生成長發(fā)展。
(二)平等交流,掌握方法
初中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合作,必須確立雙方平等的地位,這就要求班主任應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家長,而且面對不同的學生家長,應根據(jù)家長的不同情況,采用適合的溝通與交流方式。在雙方合作過程中,班主任不僅要向家長客觀的反映學生的在校情況,同時還要善于聆聽,耐心聆聽學生家長反應的情況,對于家長提出的正確的意見和建議,應虛心的接受,同時還要幫助家長解決在教育子女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得家長能夠掌握更多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班主任在聆聽家長過程中,也能夠充分掌握家長的教育理念、價值觀念以及教育方式等等,有利于初中班主任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問題,提高教育水平。
(三)換位思考,心理相容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優(yōu)勢是互補的,即家長施教時親情的感染性、方式的靈活性、教育的即時性等特點和班主任施教時的目的性、計劃性、系統(tǒng)性的特點正好相互配合,優(yōu)勢互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協(xié)調(diào)一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要取得家長的合作,需要班主任的換位思考,面對各種不同背景、經(jīng)驗和價值觀的家長時,不能以同樣的方法模式去應對,要切忌一刀切,要采取靈活的方式與他們溝通,設身處地、平心靜氣地從家長的角度思考、分析問題,認真體察家長的心理。教師與家長心靈相通、心理相容,家長才會認同你的建議和要求,才會按你的要求對孩子進行教育,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要求一致,步調(diào)一致,目標一致,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家長有權(quán)了解學校教育活動,有權(quán)知道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與生活情況。學校則應為家長了解孩子提供便利,如請家長進教室聽課、查閱作業(yè)、觀察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等。
三、總結(jié)
總之,為了促進初中階段學生全面的發(fā)展,還應加強初中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初中班主任與學生家長應建立平等的合作關(guān)系,初中班主任應加強學生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及時的將學生在校情況反映給家長,同時應尊重學生家長,學會換位思考,讓學生家長充分了解班主任的工作,二者建立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合作關(guān)系,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積極的溝通與合作,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鄭麗英.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