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財
摘要: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化學復習課擔當著“復習”的重任,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作為一種基本課型,教師會經常安排專門的課時、設計專門的主題、布置專門的習題來組織復習,幫助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歸納、概括,使之系統(tǒng)化和結構化。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化學復習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指出了高效化學復習課應遵循的原則和要處理好的幾種關系,最后對化學高效復習課的實施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化學復習課;高效;問題;原則
復習課就是以鞏固梳理已學過的知識、技能為主要任務,并促進知識系統(tǒng)化,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課型。復習對學生的學習起著總結、深化、提升的關鍵作用。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總是包含著保持和遺忘這樣兩個相反的過程,只有經常的進行各種形式的復習,使學過的知識不斷“再現”,才能強化記憶,防止遺忘。
一、當前化學復習課存在的問題
新課改以來,各科課堂教學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較之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教學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觀,教師的教學觀念也有了很大改變,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師缺乏復習課教學的課型意識,學生卷入復習課教學的程度不深;忽視了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新課程的要求;忽視了化學復習課的特點;沒有考慮到化學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沒有將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化學復習內容的特點進行很好的聯系。盡管某種教學策略是有效的,然而這種教學策略對于化學復習課教學卻缺乏整體上的研究,研究結果不夠全面。這些問題都或多或少的影響了化學復習課的高效性實現。
二、高效復習課應遵循的原則
1.聚零為整的原則。新編化學教材是根據知識的連貫性來完成的。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是一個整體,所以教師備課時應注意進行教材的整合,把握整體的教材體系和知識體系,將知識貫穿起來,前呼后應,舉一反三,切忌將知識單獨剖離。
2.預設和引導生成的原則。學生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在教師和同學幫助下實現知識的自主構建,而不是去發(fā)現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知識的預設是必須的。課堂預設就是教師的備課,包括導學案或者是知識提綱,這都是給了學生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學生進行知識的自主構建,就是引導生成。只有這樣,教師才教得輕松,學生也才學的主動有意義。
3.多種方法相結合的原則。高效教學是指有限時間內實現收獲最大化。因此,在復習課教學中,可采取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老師精講點撥相結合等方式,將一些可以通過學生自己或小組合作就能完成的學習任務交給學生自己完成,對于那些難點或提高的知識點,則由教師適當的講解或點撥,但講解和點撥也要因時而異,因課而異,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和課堂情況而定。
三、化學高效復習課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1.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這句話對于復習教學更顯重要。因為當今的中、高考化學命題已從知識型逐步過渡到知識---能力型,更加側重學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側重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側重學生運用實驗等方法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化學中考復習的主人翁應當是學生,作為教師,實際上是特殊的“服務員”,這是一種引導性、指導性、輔導性的高層次服務,因此,旨在組織學生迎戰(zhàn)中考的化學復習教學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角,激勵他們在學習進程里發(fā)揮主動精神
2.正確處理好講和練的關系。講是為了導、練是為了知。讓學生練得積極,練得主動,練有所思,練有所得。初三復習由于時間緊、任務重、要在計劃的課時內完成復習內容,必須科學合理地安排講和練的時間,以精講多練為原則,達到夯實基礎,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的目標。另外,教師的講要有策略,要能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欲望,吊他們的胃口。練習是復習步驟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因為適當題量的練習不但可以鞏固所復習的知識,而且還能提高對所復習的知識理解,提高知識應用能力。例如復習氧化還原反應配平時,每講一種類型反應配平方法的練習都要有二到三個。
3.正確處理好知識和能力的關系。近幾年的中考命題強調以中學化學“三基”為載體,在注重學生能力考查的同時注意學習方法的考查,以選拔出“雙基”牢固、學習潛力大、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考生。一道考題要體現考查學生的能力,必然要涉及到學生所學過的化學知識,找得到學生過去所學過知識的“影子”,然后通過學生接受、吸收、整合這些知識,分析、綜合、推理、判斷才可以逐步逼近答案,這對培養(yǎng)考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都有極好的導向作用。
四、化學高效復習課的實施策略
1.合理選擇復習內容?;瘜W復習課有獨特的課型特點,而化學課程標準中并沒有規(guī)定化學復習課的教學內容,因而雖然復習主題是一定的,但復習內容的選擇、組織卻是由教師自主安排的。也就是說,同一個化學復習的主題,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設計?;瘜W復習課內容的可選擇性可能會給一些教師尤其是新教師帶來一些麻煩,但另一方面也給教師提供了更大的發(fā)揮空間。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合理選擇復習內容,豐富創(chuàng)新復習課的教學思路,采取多樣化的復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復習動機,調動學生對復習課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達到復習目標。
2.整理、運用好“錯題本”?!板e題本”是學生在平常的練習和考試中所出現的錯誤或者在某一個知識主題的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為主要內容的,是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反思的主要借鑒。錯題本的程序可示意如下:搜集錯題——分析錯題——歸類錯題——教師點撥——鞏固應用。以“有關溶液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為例。首先,教師要求學生把以前在練習與考試過程中“有關溶液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方面做錯的題進行搜集與匯總,然后對每個錯題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把其中屬于審題不清、計算錯誤等由于粗心大意等非知識性原因造成的錯誤先剔除,然后對剩余的錯誤再進行分析,從中尋找造成錯誤的原因所在。例如結合習題的條件和解題過程,來體驗溶液與固體反應時求生成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解題思路:按純凈的固體與溶液反應、含雜質(雜質不參與反應)的固體與溶液反應、含雜質(雜質參與反應)的固體與溶液反應這三種不同情況的處理方式進行。在學生進行分析與歸類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與觀察,當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時應給予必要的指導與幫助,促使學生能更好完成該項學習任務。在學生完成歸類分析后,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習過程及學習的結果進行小結,并對學習成果做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在重點、關鍵點上幫助學生提高認識。最后,選擇適合的習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鞏固練習,或者讓學生自編練習進行體驗,進一步加深印象。
參考文獻:
[1]畢華林主編.化學教學原理與方法[M].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8:401-410.
[2]張愛喜,張四保.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課型[M].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