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杰
摘要:物理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還是一門新鮮的課程,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實驗的輔助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通過豐富多樣的實驗,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索能力、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動手能力、反思能力、自我評價能力和科學思維意識。因此,教師應該抓住實驗對于物理教學的重要性,使物理課的教學更加生動有趣。
關(guān)鍵詞:實驗課程;初中物理;重要性
作為一門學生們新接觸的課程,物理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活躍性,因此這一門課程就能從一開始就吸引大部分學生們的興趣和注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學生們對于物理這一門課程如此感興趣呢?筆者認為應該是課堂上豐富的小實驗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實驗課程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初中物理中的大部分知識點都是在帶領(lǐng)學生們初涉物理世界的新奇和奧妙,因此它所涉及到的很多實驗也都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且貼近生活的,在這些實驗中,原材料簡單且操作簡便,而且一般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因此顯得更加安全可靠。例如,在講到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我提前安排每一個學生從家里帶了兩個紙杯子和一根毛線,讓同學們在課堂上自己制作“電話”,然后讓兩個距離很遠的同學分別站在“電話”的兩邊聽對方說了什么,通過自制“電話”和“打電話”這個小實驗,讓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很快掌握了聲音傳播的原理。這也就是為什么許多孩子愿意跟著教師的腳步去認識和了解物理世界,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實驗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二、實驗課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六大多元智能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現(xiàn)如今的初中物理教材內(nèi)容更加新穎豐富,知識點的安排也更加具有科學性,許多學校也逐步推動現(xiàn)代化的多元式綜合教學,要求所講授內(nèi)容由淺入深,并使學生們通過觀察、質(zhì)疑、預測、分析、實驗、推理、運算、排除、分類、測量交流、模型的建立等方式進行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六大多元智能:觀察能力、探索能力、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動手能力、反思能力、自我評價能力。
(一)觀察能力
在講授一門新課時,教師可以圍繞當前的學習主題,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引導內(nèi)容,主要讓學生通過觀察一些身邊簡單的物理現(xiàn)象來引導學生對自然現(xiàn)象、科學和動物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敏銳的觀察辨認能力。例如在講到汽化和液化這一節(jié)知識點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們通過觀察冰凍水瓶外附著的水珠來讓學生們理解大氣的液化過程,并讓同學們由此聯(lián)想下雨和冬天窗戶上凝結(jié)的水珠等現(xiàn)象,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們細心觀察身邊物理現(xiàn)象的能力。
(二)探索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可以在探索開始時由教師啟發(fā)引導,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然后進行分析;探索過程中教師可適當提示,使探索建構(gòu)過程沿著目標方向發(fā)展,這個目標主要是讓孩子善于利用三維空間方式進行思維和表現(xiàn),從而對新的科學發(fā)展感興趣,并能在平時的生活中常常自己提出問題并尋求答案,讓學生喜歡尋找事物的規(guī)律。
(三)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中物理中的許多知識點都是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生實際的,因此可以在實驗過程中設置一些學生在平時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應該怎樣去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去解決這些生活中的小難題,讓學生在面對難題時保持理智的心態(tài),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真正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動手能力
做實驗毫無疑問是最能鍛煉一個人的動手能力的,在上物理課的時候,學生們都愿意親身體驗一下做實驗的樂趣。例如,在講到電流和電路這一節(jié)的時候,筆者通過“自制小風扇”這一實驗,讓學生們在親自動手完成小風扇的制作過程中體會到了物理的趣味和實用性。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讓學生們學會了可以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在平時的生活中利用簡單的材料制作生活小道具,從而讓學生們在動手中體會到科學的趣味和神秘。
(五)反思能力
初中物理中的許多小實驗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思路、動手過程等方面進行思考,在共享實驗成果的基礎(chǔ)上達到對學習主題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看學生做事情的思路是否嚴密,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推理、假設和思考的能力,還有就是能夠使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把握自己的情緒、意向、欲望等,并對自己的生活有規(guī)劃。通過反思,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獨立生活以及獨立學習的好習慣,使學生有自我選擇的空間。初中時期學生的自我意識正在生成,這時期我們要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形成這種自我反思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抗壓抗挫折能力。
(六)自我評價能力
一般來說,傳統(tǒng)的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只限于通過對學生在學校的考試成績來判定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然而,隨著新課改和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行,現(xiàn)在的教學評價也應該將學生對自我的評價放入學習效果評價的行列當中去。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中,可以通過一些實驗,讓學生在試驗中對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情感交流能力,表達溝通能力等做一個評價,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語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邏輯能力等。
三、實驗課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意識
做實驗的目的旨在讓學生從實驗中找尋其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并且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收獲快樂。在初中物理的課堂上,以實驗教學作為輔助,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意識、改變曾經(jīng)枯燥乏味的講課模式和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喜歡上物理,愛上物理主動學習物理知識,從而做到真正把課堂教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通過簡單的科學實驗,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意識。
如果說初中物理還只是學生進入物理世界的第一扇門,那么實驗無疑就是打開這一扇門的鑰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真正把握住實驗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重要性,那么物理教學必定會因為實驗而事半功倍。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遵循適度原則和安全原則,在有保障的情況下,使初中物理的教學更加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