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杰
摘要:童話故事的擬人化就好像一把打開世界的鑰匙,讓小學生充滿著驚喜和幻想,解放孩子的天性,放飛孩子們的想象力,非常有利于孩子們的成長。而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太多以童話為體裁的課文,這些擬人化的童話故事需要教師的引導,既能講出童話的趣味性,也要讓孩子們體會到“文學之美”。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教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1-0090-01
幾乎每個人都是在童話的陪伴下慢慢長大的,不論是《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還是《海的女兒》亦或者《小紅帽》、《農(nóng)夫和金魚》,這些鮮明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都帶給我們太多想象的空間,帶我們讀懂各種道理、了解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手段的探究和應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學語文童話教學要求教師轉(zhuǎn)變觀念,不再單純的分析課文,而是要以學生對文學的感悟、理解和感知為主要教學方向。
1.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重要意義
1.1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格觀念。
童話故事幾乎把所有的東西擬人化,也摻雜了很多夢幻的、神奇的元素進去,學生在觀看、聆聽童話故事的過程中,更容易接受。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合理的利用學生愛聽故事的這份“好奇心”,在講解童話故事的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募尤胝_的引導,讓學生既聽了故事,也了解到了一些事情的應對辦法。
例如一些簡單的啟蒙童話《小公雞和小鴨子》,講了小公雞和小鴨子互相幫助互相友愛的故事,這篇童話體裁的課文就讓學生十分直觀的了解到朋友們應該互相幫助、友好相處,這種形象生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行動,進而直觀的影響了學生的人格養(yǎng)成和正確觀念的樹立。
1.2 啟蒙學生寫作,發(fā)展學生的心智能力。
童話故事是一個特殊的文學體裁,充滿著動人的幻想和奇妙的情節(jié),可以說是深受兒童的喜愛,小學語文課本中的童話故事也是內(nèi)容易懂,生動有趣,更重要的是,每個童話故事都能夠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開啟學生對寫作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雪孩子》這篇課文,教師可以根據(jù)結局要求孩子們發(fā)揮想象力,寫一寫自己與雪人的故事,或者給《雪孩子》續(xù)寫一個自己認為滿意的結局,學生在童話故事的啟發(fā)下,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一定能寫出真情實感。
2.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具體策略方法
2.1 有感情的朗讀,豐富情感體驗。
童話故事都有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jié),有感情的朗讀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童話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跟隨故事的發(fā)展,置身其中,豐富情感體驗,讓學生充分的體會文學中的語言和情感魅力。
例如《小鹿的玫瑰花》這篇課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有感情的進行朗讀,讀出小鹿種玫瑰花的欣喜、鹿弟弟對小鹿沒看到玫瑰花的惋惜,還有小鳥對玫瑰花的贊美等等,這樣豐富的情感體驗,可以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更深的體驗文學的美好和多樣化。
2.2 渲染教學氛圍,點燃想象之火。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加入音樂、動畫或者是分角色朗讀,營造出參與感極強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們對文字產(chǎn)生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點燃學生們的想象之火,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完全可以讓學生先觀看視頻版的動畫,故事情節(jié)緊湊,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讀課文的時候,腦海里的任務和情節(jié)都是立體的,這樣的教學氛圍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實實在在的理解和體驗,從而在以后進行寫作的時候能夠充分發(fā)揮想象力。
2.3 親身實踐演活童話,生動言語訓練。
每一篇童話故事每一篇課文都有文字獨特的美好,而對于小學學生來說,如果能夠親身實踐,把童話演繹出來,這種體驗為學生提供了一場生動具體的綜合訓練。
例如《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制作各類動物的形象,和同學們一起“演活童話”,和同學們一起體驗,小蝌蚪找不到媽媽的慌張、每次詢問的期待以及每個動物的特征,還有最終找到媽媽的快樂。這些都是無比珍貴的體驗,是學生理解角色心理、鍛煉心理素質(zhì)和創(chuàng)造力的綜合訓練。這樣的實踐可以促使學生充分體會課文中的每個形象,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學生掌握文字的能力。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語文特點決定了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探究和應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小學語文童話教學讓學生更好的體驗文字之美,激發(fā)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也為小學語文的學習提供了較好的情感體驗。既讓小學語文教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和改革,也對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做出了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以語文的方式享受童年——《荷葉圓圓》課堂教學實錄及評析[J].許嫣娜,李偉平.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4(10).
[2] 對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兩點反思[J].劉素菊.學周刊,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