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初中語文這門學科自身特點出發(fā),閱讀能力是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要素,學生想要真正學好語文就先要攻克閱讀這個難關(guān)。而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很好幫助學生拓展閱讀思維,接受更多的知識。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提高。進入初中之后,語文文本閱讀要求逐漸提高,讓許多學生難以適應,在閱讀考查中頻頻受挫。本文著重從強化意識方面入手,重點明確整體意識、審題意識、語境意識對提升文本閱讀能力的重要作用,以期對初中學生提高閱讀能力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文本閱讀;整體意識;審題意識;語境意識
進入初中之后,作為主要課程的語文,其教材內(nèi)容的增多,文章篇幅的加長,使得文本閱讀的要求逐漸提高,考察時也不再停留在識記和淺層理解,而是更側(cè)重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和深層次理解,著重展現(xiàn)學生的文本閱讀與思考能力,這讓許多學生難以適應,在閱讀考查中頻頻受挫。
究其原因:一、學生不重視閱讀,閱讀時往往心浮氣躁,急于求成,觀其大略便草草了事,或只抓住只言片語,沒有真正實現(xiàn)對文本的整體把握。二、理解文本時只關(guān)注自己的理解與感受,不善于揣摩命題人的命題意圖,或者根本就沒有審題意識,僅憑主觀臆斷,導致失分較多。
那么如何提升文本閱讀的能力呢?個人認為強化以下三種意識,對于初中學生是大有裨益的。
一、 強化整體意識
整體意識即在文本閱讀中,著眼于整體感知。現(xiàn)代閱讀教學論研究專家劉守正先生就指出:“閱讀心理發(fā)展是一個整體認識的心理發(fā)展過程,即瀏覽語言文字,形成整體,然后揣摩文章的布局謀篇,遣詞造句,最后再回到文章整體上,獲得發(fā)展了的整體印象?!?/p>
首先,要求學生靜下心來,將自己投入文本,“不求甚解”,快速通讀全篇,整體把握文本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意圖和思路。
其次,在閱讀時全面兼顧文章的標題、正文、注解及補充材料。
事實上,語文文本閱讀考查的過程,正是一個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只有整體把握了文本,才能有效地把握、解決具體問題。
二、 強化審題意識
“審題”,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審”字就是“仔細地看”。審清題干是做好文本閱讀題的前提。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由閱讀者的個性差異造成的,所以命題者在擬定試題時都會有明確的命題意圖,因此需強化全面、準確的審題意識,才能實現(xiàn)與命題人的溝通。
首先,看清題目,既要看清題目在內(nèi)容上的要求,也要看到在字數(shù)、格式等其他方面的要求。不僅要看清題目的顯性要求,還要看清題目的隱性要求,答題時全面兼顧。其次,問題在設置時還會提供許多隱性信息,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找到信息區(qū)域,審題時要學會挖掘。比如2015年陜西中考《游戲的功用》第9題:仔細閱讀第⑤段,為“心流”下一個定義。題干就已明確信息的區(qū)域應在第⑤段,且答題時應按照下定義的格式進行作答。
三、 強化語境意識
語境即言語環(huán)境。古人說:“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敝锌伎荚囌f明中的“理解重要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強調(diào)的就是語境意識。
文本閱讀中,一個詞、一句話總是同它所處的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的。因此要探究某些詞句的含義或作用,就必須首先找出與它有聯(lián)系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辨明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分析出它的確切含義或作用。如2017年陜西中考《薩拉的夏天》第14題: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第二段畫線句子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題干中所提到的“聯(lián)系上下文”即我們在此強調(diào)的語境,首先回到文本找到第二段畫線句子,然后仔細觀察與之相關(guān)的上下文信息,充分挖掘文本中相關(guān)信息,再結(jié)合題干作答。
四、 總結(jié)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是整個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chǔ).在新課程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實施科教策略來指導學生閱讀,讓他們在適宜的課堂教學中燃起閱讀的激情,樂于投入精力去閱讀,能夠體會閱讀材料中各種美,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總之,強化以上三種意識,指導學生平時多閱讀,多感悟,真正讓學生學會讀文章,讀出文本真意,語文閱讀才會真正厚實,語文能力才能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孔令杰.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1(9).
[2]趙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J].學科建設,2011(10).
[3]吳振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才智,2015(1).
[4]陜西省2017年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說明[J].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17.
作者簡介:侯艷潔,中學二級教師,陜西省咸陽市,咸陽師范學院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