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慶 趙書博
聽到“丟丟丟”你是否會想起86版西游記?聽到“噔-噔噔噔噔”你是否會想起電腦剛剛登陸XP界面?聽到“嘀嘀嘀嘀嘀嘀”你是否會想起QQ?
按照時下流行的說法,這就是AI(Audio Identity),即聽覺識別。在商業(yè)活動中,聽覺識別有利于強化企業(yè)文化,增強產品競爭力,更容易獲得消費者認可,是一種企業(yè)品牌的傳播方式。我們今天的故事,就從QQ的新消息傳來提示音“嘀嘀嘀嘀嘀嘀”正式開始。
1996年夏天,以色列的3個年輕人創(chuàng)立了世界上首個即時通訊軟件ICQ,馬化騰被其深深吸引。1998年冬,馬化騰成立騰訊公司,當時就想開發(fā)一款中文版即時通訊軟件ICQ。
根據馬化騰自述,其在創(chuàng)立騰訊公司前,已經在傳統(tǒng)的尋呼行業(yè)工作了6年。也正是因為這段經歷,QQ最早的中文名叫“網絡尋呼機”,最早的圖標就是一個BP機。據說,QQ的新消息傳來提示音“嘀嘀嘀嘀嘀嘀”的靈感來源就是當年馬化騰本人BP機的聲音——“嘀嘀嘀”。
隨著QQ版本不斷升級更新,除了“嘀嘀嘀嘀嘀嘀”之外,還有諸如女生版“您有新的消息,請注意查收”,男性咳嗽音“咳咳”等提示音被諸多懷舊的QQ用戶奉為經典提示音,予以收藏。
2009年,QQ月活躍用戶量已達到5億,2010年達到6億,2013年高達8億,從此達到頂峰邊緣。
也正是2013年,我國對《商標法》進行了第三次修改,其中第8條首次明確聲音可以作為商標申請注冊。在此之前,只有用文字、圖形、數字及其組合等“傳統(tǒng)”視覺元素構成的視覺商標。
借我國《商標法》修改的契機,騰訊也想成為第一批申請聲音商標的“吃螃蟹的人”。 2014年5月4日,即向商標局提出聲音商標“嘀嘀嘀嘀嘀嘀”的注冊申請。與大多數的“吃螃蟹的人”一樣,該聲音商標的注冊申請也被商標局和商標評審委員會先后駁回。理由是訴爭商標由簡單、普通的音調或旋律組成,使用在指定使用項目上缺乏顯著性,難以起到區(qū)分服務來源的作用,因此不得作為商標注冊。
騰訊公司不服,繼而于2016年6月24日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嘀嘀嘀嘀嘀嘀”聲音商標駁回復審決定并重新作出決定。
庭審的焦點集中于潛在用戶能否通過六聲短促的“嘀嘀嘀嘀嘀嘀”聲音,明白無誤地認出“這不是QQ的聲音么?”
雖然聲音商標相對于視覺商標尚屬新生事物,但其作為商標的內在原理都是相通的——商標的作用在于在特定標識與特定商品或服務之間建立穩(wěn)固的聯(lián)系,進而達到讓相關公眾僅通過感知特定標識就能區(qū)分商品或服務的目的。只不過視覺商標是通過不斷的視覺刺激建立穩(wěn)定的聯(lián)系,并通過視覺感知特定商標;聲音商標則依賴聽覺。
騰訊公司為了說明“嘀嘀嘀嘀嘀嘀”聲音能讓相關公眾準確識別出這就是QQ軟件的聲音,主要提出了三點主張:其一是“嘀嘀嘀嘀嘀嘀”是原告騰訊公司名下QQ軟件在運行過程中,新消息傳來時播放的提示音,不具備商標意義之外的其他功能性和描述性;其二是QQ軟件自1999年2月上線至今,持續(xù)使用訴爭商標近19年,經過長期、大量、廣泛的使用,用戶聽到訴爭商標聲音后就知道是QQ軟件的消息提示音,“嘀嘀嘀嘀嘀嘀”聲音能夠直接對應QQ軟件提供的即時通訊服務;其三是“獨創(chuàng)性”是著作權概念,商標法不要求訴爭商標具有獨創(chuàng)性。
考慮到聲音商標在我國剛剛起步,騰訊公司還列舉了在國外已經獲得注冊的聲音商標實例輔助說明聲音商標注冊的獨特性,請求法院在審理中借鑒參考。比如NBC“三聲鐘聲”商標、英特爾“登登登登”商標、蘋果MAC電腦“開機聲音”商標、微軟系統(tǒng)“啟動聲音”商標、米高梅“獅吼”商標、愛普生聲音商標等聲音商標的時長較短,多數不到3秒,幾乎全部都在6秒以內,聲音表現(xiàn)簡明、無語音,都可以經過使用取得顯著性,成為聲音商標。
被告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核心辯論意見是“嘀嘀嘀嘀嘀嘀”聲音僅是一個急促、單調的重復音,比較簡單,缺乏商標應有的顯著性。目前原告提供的證據只能顯示QQ軟件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并不能證明訴爭商標具有顯著性。獨創(chuàng)性也只是其審查“嘀嘀嘀嘀嘀嘀”聲音是否具有顯著性時考量的一個參考因素。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法官司品華是本案主審法官。他曾審理過杏花村案、《孟曉冬》著作權侵權案、奇虎與百度不正當競爭案、“紫玉”商標侵權案等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500余件,有13年審判經驗。
面對這樣一起并無國內先例可供參考、理論界爭議也不小的全國首例聲音商標申請駁回復審行政糾紛案,他認為該案核心就是判斷“嘀嘀嘀嘀嘀嘀”聲音作為商標是否具有顯著性。即“嘀嘀嘀嘀嘀嘀”聲音是否具有固有顯著性?是否為通用性或功能性聲音?聲音長短及節(jié)奏等因素是否過于簡單或者冗長?是否具有特定、可識別性的節(jié)奏?
鑒于本案是“首案”,謹慎起見,司法官將本案提交專業(yè)法官會議討論。三輪討論之后,司法官與其他合議庭成員形成了一致意見,支持騰訊公司訴訟請求。
合議庭認為:關于聲音商標顯著性的判斷還是應該按照商標法的一般規(guī)則?!班粥粥粥粥粥帧甭曇粽w在聽覺感知上形成比較明快、連續(xù)、短促的效果,具有特定的節(jié)奏、音效,且并非生活中所常見。因此,其并不屬于被訴決定所認定的聲音整體較為簡單的情形。而且,從原告提交的證據可以看出,訴爭商標已經由原告進行了長期、大量的使用,顯著性進一步增強。
騰訊初勝。
“顯著性之于商標權,正如獨創(chuàng)性之于著作權,又如新穎性之于專利權”是知產圈里一句流行的話,足見顯著性問題在商標法領域地位不一般。尤其是對于聲音商標這樣一個新生概念和制度而言,顯著性的判斷就更費思量。
早在2004年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xié)會(AIPPI)國際大會就決定非傳統(tǒng)商標原則上應該能夠構成注冊商標,隨后我國亦在2013年8月通過的新《商標法》中打破了商標注冊的可視性要求的局限,將聲音標識也納入可注冊商標范圍。
在修改后的商標法開始施行當天,即2014年5月1日,商標局共收到105件聲音商標的注冊申請。截至目前,商標局受理的聲音商標注冊申請已達700余件。然而截至2017年底,我國核準注冊的聲音商標卻僅有22件。
考慮到聲音商標的特殊性,對于長期以來習慣了以文字、圖形作為表現(xiàn)形式的傳統(tǒng)商標的消費者而言,目前階段不易將其作為區(qū)分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標志,一般情況下,聲音商標需經長期使用才能取得顯著特征。商標局和商評委對于聲音商標注冊,一直比較謹慎。
作為我國首件申請注冊并通過初審公告且被核準注冊的聲音商標,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廣播節(jié)目開始曲的申請注冊之路歷盡波折,從籌備申請到獲準注冊歷時長達31個月。
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有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初,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便開始著手申請注冊聲音商標的準備工作。在將廣播節(jié)目開始曲作為聲音商標提出注冊申請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根據商標局提出的要求進行了3次補正。前兩次是針對聲音商標本身的創(chuàng)作主旨與理念、所要表達的意義、曲譜的樂理分析等,第三次是關于該聲音商標的使用證據及聲音標識的影響力。
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部主任吳新華介紹,商標局要求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證明其申請注冊的聲音商標在一定范圍內進行了使用且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顯著性。
商標局認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廣播節(jié)目開始曲的聲音內容具有自身獨特的旋律,該聲音40秒的長度也使其具有一定的識別性,而且該聲音經過長期、廣泛使用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滿足聲音商標獲準注冊使用的顯著性要求。那么六聲短促的“嘀嘀嘀嘀嘀嘀”聲音能否有同樣的好運呢?
在聲音商標顯著性問題的理論探討分歧未消、持續(xù)走熱的大背景下,商評委不服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一審判決,現(xiàn)已提起上訴,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