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慧,李愛蓮
1.山東省青州市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山東青州 262500;2.山東省青州市中醫(yī)院外科,山東青州 262500
臨床中,因外科手術的疼痛刺激、炎癥刺激、機械性刺激、神經(jīng)反身性刺激等知識患者的胃腸蠕動功能下降[1]。再加上手術麻醉使用的藥物也會降低機體胃腸蠕動功能,最終致使患者出現(xiàn)排便困難、腸麻痹、腹脹等癥狀,如不及時治療會引發(fā)腸粘連以及腸梗阻[2]。如果腸功能恢復時間較長,患者則會有重度腹脹等不適癥狀出現(xiàn),影響腸道吻合口以及腹壁切口處的愈合速度[3]。為了探討和分析在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的腸蠕動恢復中排氣湯的效果,此次抽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該院做外科手術的患者(80例)當做分析的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此次抽取在該院做外科手術的患者(80例)當做分析的對象,遵入院順序分乙組和甲組,每組40例。其中甲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者年齡在27~69歲之間,平均為(47.61±3.18)歲;術式:12 例患者為生殖系統(tǒng)手術、8例患者為肝膽系統(tǒng)手術、11例患者為外傷手術、5例患者為胃腸系統(tǒng)手術、4例患者為腫瘤手術;麻醉方法:15例患者為全麻,25例患者為硬膜外麻醉。乙組男性為25例,女性為15例;患者年齡在26~70 歲之間,平均為(47.58±3.12)歲;術式:11 例患者為生殖系統(tǒng)手術、9例患者為肝膽系統(tǒng)手術、9例患者為外傷手術、6例患者為胃腸系統(tǒng)手術、5例患者為腫瘤手術;麻醉方法:16例患者為全麻,24例患者為硬膜外麻醉。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參與該組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明確該組實驗目的,全部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同時該研究已經(jīng)過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此次研究乙組患者常規(guī)促進腸蠕動:給予患者營養(yǎng)支持、抗生素、按摩以及早起活動,如有必要可通過開塞露確保排便。研究甲組通過排氣湯來促進腸蠕動,組方:10 g的青皮、10 g的陳皮、10 g的烏藥、10 g的枳殼、10 g的萊菔子、10 g的炒白術、10 g的廣木香、6 g的生大黃、15 g的淮山藥、10 g的厚樸,每天1劑,頭煎取100 mL,二煎取100 mL,混合使用,早晚2次溫服。
此次研究記錄患者的臨床情況(排便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
無效:治療36 h后,患者肛門排氣和腸鳴音未恢復,腹痛腹脹等加重;顯效:治療24 h后,患者肛門排氣和腸鳴音恢復,腹痛腹脹改善;治愈:治療12 h后,患者肛門排氣和腸鳴音恢復,腹痛腹脹等消失[4]。
如表1,乙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小于甲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14,P=0.043)。
表1 總結患者治療效果[n(%)]
如表2,乙組患者的排便時間長于甲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3.151,P=0.000)。乙組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長于甲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2.060,P=0.000)。乙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長于甲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8.628,P=0.000)。
表2 總結患者臨床情況,h]
表2 總結患者臨床情況,h]
組別 排便時間 腸鳴音恢復時間 肛門排氣時間甲組(n=40)乙組(n=40)t值P值22.14±1.35 36.58±1.63 43.151 0.000 15.45±1.35 23.41±1.84 22.060 0.000 10.11±1.02 15.38±1.47 18.628 0.000
臨床中,外科手術患者因為手術刺激、麻醉以及失血等知識腸蠕動下降或者消失。而且通常是在術后兩天左右機體腸蠕動以及排氣功能才可恢復,但患者仍然可能存在腹脹、腹痛等癥狀,延遲了進食的時間,還對切口愈合產(chǎn)生影響[5-6]。中醫(yī)認為六腑以“通降”為順,外科手術患者術后氣血兩虧,血虧則濁氣不降、清氣不升、腸燥不潤,氣虧則運化失力,最終腑氣不通、飲食積滯而導致便秘、腹脹、腹?jié)M以及腹痛[7-8]。此次研究使用的排氣湯中:厚樸存在行氣化濕功效,可對腹脹進行消脹;大黃可促進排便、排氣,行滯通便;陳皮、萊菔子、枳殼存在和中消滯、健脾理氣,減輕胃腸脹氣導致的腹脹;廣木香存在健脾消食、行氣止痛等功效,輕度刺激胃腸,促進胃腸蠕動;上述諸藥合用可行氣導滯、通腑瀉下、除滿消食,明顯緩解患者癥狀[9]。為了探討和分析在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的腸蠕動恢復中排氣湯的效果,此次抽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該院做外科手術的患者(80例)當做分析的對象,此次研究的結果是:乙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80.0%)小于甲組患者(9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14,P=0.043)。 乙組患者的排便時間 (36.58±1.63)h、腸鳴音恢復時間(23.41±1.84)h、肛門排氣時間 (15.38±1.47)h 長 于 甲 組 患 者 (22.14±1.35)、(15.45±1.35)h、(10.11±1.02)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3.151、22.060、18.628,P=0.000)。 此次研究結果證實在外科手術中排氣湯的效果確切,縮短排便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促進腸蠕動的恢復。李健[10]的《排氣湯促進外科術后腸蠕動恢復35例分析》研究中:觀察組治療的總優(yōu)良率是94.3%,對照組治療的總優(yōu)良率是63.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排便時間為(23.3±1.7)h,對照組患者的排便時間為(36.7±1.4)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17.3±1.6)h,對照組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23.3±1.7)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10.2±1.0)h,對照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15.4±1.5)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研究的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在外科手術患者術后,排氣湯可快速促進患者的腸蠕動恢復,且恢復效果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