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 汪仁平
在實施社會情感學習校本課程的過程中,項目組專家及重慶市縣兩級專家給予了我們不間斷的指導幫助,實驗縣一線教師越來越熱愛這門校本課程。在逐漸明晰了課程內(nèi)容的多重螺旋結(jié)構(gòu)特征以后,一線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操作越來越嫻熟。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我們摸索出了社會情感學習課堂教學的一些基本方式方法。下面我們以二年級“向欺凌說不”專題第三主題《受欺負的感受》課堂教學為例,談?wù)勎覀兊恼n堂實施策略。
“向欺凌說不”是社會情感學習課程的第三個專題,二年級的本專題課程包含《什么是欺負》《欺負的種類》《受欺負的感受》《受欺負了我該怎么辦》四個主題,《受欺負的感受》是其中的第三個主題。在一年級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對該專題幾個相似主題的學習,初步了解了欺負的基本概念及辨識方法。二年級相同專題的教學,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對具體故事和事例的移情體驗,進一步明白什么是欺負,對生活中的欺負現(xiàn)象有一定的判斷能力,能夠建立起對被欺負者的移情理解,知道在遭遇欺負后有“正確應(yīng)對”的意識和能力,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緒、知道把事情告訴誰、知道被欺負后“我”該怎么做等。于是,我們確定了《受欺負的感受》主題的如下學習目標:了解欺負行為的主要特征,提升在集體生活中分辨欺負行為的能力;通過聽故事和觀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事例,學會運用移情的方法去思考,能夠體會到被欺負者的感受,明白不該做欺負他人的人;在遭遇欺負情境時,能夠積極地尋求解除困境的方法。這是一個包含了六個維度認知與情感管理目標的教學設(shè)計:自我認知目標是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欺負即欺負行為有哪些主要特征,能說出受欺負時的感受;集體管理目標是讓學生初步達成“在班上不做欺負他人的人”的共識;自我和他人管理目標則是讓學生知道當自己和他人受到欺負時自己應(yīng)該怎么做。
安全、友善的課堂氛圍是課堂上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展開的前提。社會情感學習課程以活動教學為主,重在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活動的組織和展開必須注意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一)熱身活動
良好的開端是一節(jié)課成功的關(guān)鍵。熱身活動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要求教師用較短的時間引導學生迅速融入課堂情境、打開身心。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二年級的熱身活動設(shè)計應(yīng)盡可能地簡捷明了、容易操作、生動有趣。在本課中,我們設(shè)計了一個“聽指令、做動作”的圓圈活動游戲幫助學生打開身心,并采用了由分組參與到全班參與的操作策略,加上內(nèi)容設(shè)計有趣,確保了學生始終興致高昂。因為是借班上課,教師在課前應(yīng)先自我介紹,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過程略),然后再“邀請”學生參與游戲活動。
師:我可以邀請你們玩?zhèn)€游戲嗎?我來說,你們來做。注意,我只說一遍喲。(指令1)請沒有扎頭發(fā)的孩子扭著屁股站起來,學小鴨子走路。
生:(第一批學生開心地扭著屁股站起來,學小鴨子走路并發(fā)出聲音)嘎嘎嘎……
師:真是一群可愛的小鴨子。(指一個學生)哎呀,你做得特別像?。ㄖ噶?)現(xiàn)在,請穿紅色鞋子的孩子站起來,雙手放在嘴邊學公雞打鳴。
生:(第一批學生歸位,第二批學生站起來做動作)喔喔喔……
師:公雞打鳴了,咱們該起床啦。(指令3)請扎著頭發(fā)的孩子輕輕站起來轉(zhuǎn)個圈,學綿羊叫。
生:(第二批學生歸位,第三批學生站起來做動作)咩咩咩……
師:好一群溫順的小綿羊呀!請坐?。ㄖ噶?)請男孩子蹲下去學青蛙邊跳邊叫。
生:(第三批學生歸位,第四批學生蹲下來做動作)呱呱呱……
師:好可愛的小青蛙呀,田間衛(wèi)士們要去捉害蟲啦?。ㄖ噶?)現(xiàn)在,請二年級二班的孩子們站起來,手拉手舉過頭頂,大聲說“我愛我的班級,我愛班級里的每一個人”。
生:(做動作,齊聲喊出)我愛我的班級,我愛班級里的每一個人。
師:謝謝孩子們,請坐!孩子們,剛才老師發(fā)什么指令時,你們?nèi)紖⑴c了?
生:要我們二2班的學生都站起來。
師:你們聽得很認真。是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屬于自己的班集體,班集體就是我們溫暖的家。孩子們表現(xiàn)得真好,請把掌聲送給自己。(熱烈鼓掌)希望這節(jié)課你們有更精彩的表現(xiàn)好嗎?
生:好!
成功的課前熱身活動不僅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調(diào)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而且要指向活動目標。在社會情感學習課程中,熱身活動設(shè)計需要重點考慮以下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考慮活動內(nèi)容與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的相關(guān)性,這是體現(xiàn)活動設(shè)計感的關(guān)鍵;二是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以活動本身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打開身心。通常情況下,小學低年級學生有較強好奇心,性格活潑,形象思維活躍,但認知和接受能力有限,我們可以考慮設(shè)計一些唱唱跳跳、模仿表演、容易操作的熱身活動;到了中高年級,學生的邏輯思維有所發(fā)展,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和興趣愛好,設(shè)計一些需要團隊合作、需要經(jīng)過一定思考和努力才能完成的熱身活動。本課熱身活動緊扣教學主題,不僅有效打開了學生的身心,而且為后面的教學活動作了較好的鋪墊:從醞釀友愛、和諧的班集體氛圍,引導學生去愛班級里的每一個人,逐漸過渡到后面創(chuàng)建“沒有欺負行為的班集體”,這是一個很好的邏輯推演的閉環(huán)結(jié)構(gòu)。另外,教師口頭語言簡潔明了,表達清晰流暢,肢體語言豐富準確,極具親和力和感染力,這也是實施社會情感學習課程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應(yīng)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
(二)主題導航
主題導航旨在用兒童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課的學習主題。針對該學段學生喜歡看動畫片的特點,我們用學生們熟知的一個動畫片《丑小鴨》的小視頻引入,讓學生邊看視頻邊思考“丑小鴨受到了哪些欺負、有什么感受”,以此引出本課教學主題——受欺負的感受。
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動畫片,這個動畫片的主人公長大以后變成了白天鵝——
生:《丑小鴨》。
師:看來你們的課外知識還挺豐富的。不過,在看動畫片時,你們要帶著這樣兩個問題看。第一個問題是,丑小鴨后來的心情怎么樣?第二個問題是,其他人是怎么對待丑小鴨的?現(xiàn)在就一起觀看吧。(播放丑小鴨被家人、被同伴嘲笑和嫌棄的動畫片片段,生看得十分專注)
師:丑小鴨后來的心情怎么樣?
生1:很糟糕。它的心情很不好,大家都欺負它。
師:大家怎么欺負它的?
生2:公雞啄它,小姑娘趕它。
生3:伙伴嘲笑它丑,家人也嫌棄它。
師:可憐的丑小鴨,受到了這樣的欺負,不但身體上受到了傷害,心靈上更是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咱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受欺負的感受。(板書課題“受欺負的感受”)
在實施小學社會情感學習課程時,好讀、易懂、有趣的童話故事常常成為課堂上教師推進情感體驗活動的載體,便于學生自然、真實地產(chǎn)生初步的情感體驗,有效避免過強的“帶入”感。通常情況下,低年級適合講一些童話故事或播放一些動畫片小片段,故事情節(jié)盡量簡潔;中、高年級則適合講一些勵志故事、成語故事或身邊的故事等。在本課中,教師從學生熟知的童話故事入手,緊扣教學主題,引入主題自然、無痕。
(三)探究與體驗
本環(huán)節(jié)重在通過引入有效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探究和體驗相關(guān)的社會情感,發(fā)展理解、表達和管理社會情感的能力。在本課中,教師安排了兩個探究與體驗活動,目的有二:一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幾幅圖畫并聽相關(guān)故事講解的錄音,了解欺負行為的幾個特點,能夠準確辨識欺負行為的特征;二是讓學生從了解主人公受欺負的感受,到揣摩體會自己受欺負的感受,學會將心比心,意識到受欺負者的各種難受滋味,發(fā)展移情理解能力,進而明白不該欺負他人。因為二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能持久,所以在這兩項活動中,教師采用了彩色兒童圖畫和錄音以及有兒童情趣的表情加感受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確保學生全神貫注地參與活動。需要說明的是,采用圖畫和朗讀,而不是采用角色扮演的活動探究方式,是因為這樣的內(nèi)容用角色扮演方式極易對學生造成二次傷害,負面影響較大。
【活動1】文文的故事
師:孩子們,剛才我們看到的是動畫片里的欺負行為,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也有欺負行為,現(xiàn)在咱們一起來聽聽生活里的故事吧。(展示圖片,播放錄音,略)
師:文文受到了哪些欺負?
生1:強迫她掃地。
生2:強迫她擦窗。
生3:被扯頭發(fā)。
生4:文文答不上來問題時成成他們就嘲笑她。
師:你們聽得很認真。大家都同意成成他們這些行為是欺負行為嗎?
生:同意。
師:那老師有個疑問,要請教你們。說到扯頭發(fā),我想到了我們班上有個孩子去幫同學取頭上的發(fā)卡,一不小心扯到了同學的頭發(fā)。這是欺負行為嗎?
生:(齊答)不是。
師:(走向一生)你回答得這么肯定,說說看,為什么不是欺負行為?
生:如果是欺負行為,那肯定是故意的。
師:大家同意這個觀點嗎?
生:同意。
師:看來,欺負就是故意傷害別人。(板書“故意”)老師還有一個問題要請教你們,平時你們做值日是怎么做的?
生:大家一起做。
師:這是欺負行為嗎?
生:不是。
師:為什么大家一起做值日不是欺負行為,而成成他們強迫文文一個人做值日就是欺負行為呢?
生:太過分了。
師:為什么過分?一個人干了所有的活,明顯工作量不一樣是吧?這很不公平。(板書“不公平”,生點頭)孩子們,成成他們今天嘲笑文文,明天扯文文的頭發(fā),還總是強迫文文一個人做值日。他們對文文的欺負是偶然的嗎?
生:不是,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
師:看來,欺負行為還有可能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板書“經(jīng)?!保?/p>
師:這些欺負別人的孩子總是喜歡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咱們來聽聽文文受到欺負后有哪些感受好嗎?(繼續(xù)播放錄音,略)受到欺負的文文有哪些感受?沒有發(fā)過言的孩子請舉起兩根手指頭。(面向全體,暗示不曾發(fā)言的學生不要思想游離)
生1:她不想上學。
師:能用一個詞語說說嗎?
生1:悲傷。
生2:她很難過。她想要一個朋友。
師:說明她還很——
生2:孤單。
生3:她想融入到這個大家庭里,可她不想跟欺負她的人在一起。
師:感到自卑和孤單。是的,受到欺負的文文感到了——(板書)悲傷、自卑、孤單。孩子們,成成他們欺負文文時想到文文會這樣難受了嗎?
生4:可能沒有想到。
師:如果你是成成,聽了文文的訴說,你會怎么做?
生4:我不會再欺負她了。
生5:我會向她道歉,還有可能會做她的朋友。
“文文的故事”貼近學生的校園生活,再現(xiàn)了學生身邊一個個耳熟能詳?shù)氖芷圬摰纳顖鼍埃荚谝龑W生快速把握欺負行為的主要特征;緊接著便展開了對受欺負的當事人心理感受的體驗性探討,從初步感受,到學會使用更豐富的詞匯表達情緒,產(chǎn)生同理心,注意行為改進,教學目標逐步達成。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活動設(shè)計區(qū)別于熱身活動設(shè)計,須緊密關(guān)聯(lián)社會情感學習六個維度教學目標,預(yù)留學生個性化探究與體驗的空間,便于學生在習得能力后自主校正交往行為。我們認為,低年級學生可以通過觀察、考察、游戲和勞動等探究與體驗活動的方式來嘗試理解事物,產(chǎn)生個體感受;到了中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便可以用學生的個人經(jīng)驗為基礎(chǔ)設(shè)計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達到既能獲得一定知識經(jīng)驗又能產(chǎn)生切身感受和體會的目標。
【活動2】感同身受
師:那我們班上有沒有這樣的欺負行為呢?或者說你看到過哪些欺負行為呢?溫馨提示——我們不要把欺負者的名字說出來,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好嗎?(生點頭)
生6:之前有個人扯我頭發(fā)。
師:你有什么感受?
生6:生氣。
生7:我經(jīng)常被別人嘲笑,說我的壞話。
生8:有個人老是鄙視我,還打我。
師:(撫著生8的頭)真讓人心疼。你的感受怎樣?
生8:(語滯,欲哭)自卑、難過。
師:這些欺負別人的孩子,你們看到他們這么難過,以后還會欺負他們嗎?
生:不會。
師:孩子們,受到欺負的孩子會感到——(指板書)難過、自卑、孤單。你受到欺負時會有怎樣的體驗?zāi)兀孔屛覀円黄鹱哌M《感同身受》。(屏顯游戲名稱“感同身受”)請每個小組安靜地、迅速地圍成一個圓圈。(指向一個小組)這個小組做得很好,又安靜又迅速。(生準備完畢)孩子們,面向老師聽規(guī)則,老師只說一遍哦。現(xiàn)在,我們一起聽故事,你們把自己當作故事里受欺負的那個人;聽完故事后小組討論30秒,然后舉起相對應(yīng)的感受牌(預(yù)先制作好幾個寫著不同感受的牌子)發(fā)言。如果感受牌上沒有你們想要表達的感受,就舉“其它”這個牌子。老師有一個小小的建議:別人在發(fā)言的時候咱們要認真傾聽,這不僅表示對別人的尊重,而且我們也能從別人的發(fā)言中得到收獲。能做到嗎?
生:能!
師:開始聽故事。(播放錄音,故事梗概是,“我”臉上有一道疤,同學們都不和“我”一起玩,“我”不想上學了)時間到。(走近)你們是最先舉牌的,請你們組發(fā)言。
生1:我的感受是生氣。
生2:我的感受是委屈。就因為我臉上有疤他們就不理我。
師:看到你的樣子我就知道你很委屈。(面向全體學生)還有不同感受嗎?
生3:他們不和我一起玩。
師:所以你的感受是——
生3:難過。
師:聽下一個故事。(播放錄音,故事梗概是,有一次“我”生病了,考試得了40分,同學們都嘲笑“我”)
生4:我的感受是難過,因為我是因為生病才考了40分的。
師:我不僅感受到了你的難過,還感受到了你的委屈。因為生病了才考40分,你的意思是,如果你沒有生病——
生4:我會考80分的。(眾笑)
師:孩子們,為他的自信點贊!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像你這么自信,可能就沒有人欺負你了。不過老師有一個疑問,如果班上真的有成績很差的學生就應(yīng)該嘲笑他(她)嗎?
生:不應(yīng)該。
師:為什么?
生5:因為他(她)不管考多少分,都是我們的同學和朋友。
師:你認為同學情誼非常重要。
生5:不應(yīng)該嘲笑,不然他(她)會很難過,我們應(yīng)該幫助他(她)。
師:真是一個熱心的孩子。孩子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我們能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去嘲笑別人的短處呢?
生:不能。
師:這個孩子成績是差了點,但其他方面不一定比別人差啊。況且如果我們幫助他(她),他(她)一定會取得進步的。所以我們不能嘲笑別人。繼續(xù)聽故事。(播放錄音。故事梗概是,同桌在課桌上畫了一條分界線,他的那邊多,“我”的這邊少,“我”的胳膊一過線就會被打)
生6:我很委屈。他這樣不公平,憑什么他那邊多、我這邊少,而且我一過線就會被打?
師:那你覺得怎樣才公平?
生6:在桌子中間畫分界線。
師:劃在中間還是容易過線哦。這時過線了就該挨打嗎?
生6:(搖頭)不畫分界線。
師:怎么又不畫了?
生7:那是兩個人共同的桌子。
師:對呀!漂亮的桌子上畫出一條分界線來多難看呀。同學之間應(yīng)該互相理解包容,何必要畫一條分界線呢?下一個故事。(播放錄音。故事梗概是,兩個小學生放學路上被高年級學生攔住收保護費)
生8:我感到很恐懼,他們這樣做是不對的。
師:大家的感受都是——“恐懼”。
受欺負的感受有兩種生成方式,一種是以學生自己和身邊朋友的經(jīng)歷來展開,一種是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來展開。由于擔心受欺負的感受成為二次傷害,老師們常常避免直接讓學生講述自己被欺負的場景,而選擇讓學生以第三者的身份觀摩他人經(jīng)歷。
師:孩子們,難道我們面對這樣的欺負就一直忍讓嗎?
生:不能。
師:說得好!面對欺凌我們要勇敢地說——
生:不!
師: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會怎么做呢?
生9:告訴爸爸媽媽。
生10:還有老師。
師:尋求幫助是一種解決辦法。
生11:我先把錢給他一點,記住他的樣子,再告訴老師。
師:先給點甜頭逃脫,再告訴大人。你真機智!
生12:我會說我想上廁所,然后跑了。(眾笑)
師:掌聲送給他。太機智了!小小年紀居然還會玩“金蟬脫殼”,高?。◣熦Q起大拇指,生笑)
師:孩子們,受欺負的滋味真不好受。你們以后還會欺負別人嗎?
生:不會。
師:以后再受到欺負時,我們還要勇敢地說——
生:不!
師:現(xiàn)在咱們跟文文一起做個游戲吧?。ò鍟盎姨沁M羊村”,開始游戲,過程略)
“灰太狼進羊村”的游戲設(shè)置,讓學生們的情緒全部“嗨”了起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游戲過程中,教師特別關(guān)照到了之前講述“有個人老是鄙視我,還打我”難受得想哭的女生:教師把該生帶入游戲情境中充當關(guān)鍵的“灰太狼”角色,使她得到了全班學生的關(guān)注,并在游戲活動的過程中用自己溫暖的笑臉、甜美的聲音和望向每一個學生的關(guān)注的眼神將全班學生緊緊地團結(jié)在了一起,慢慢使該生自然地融入了班集體其樂融融的氛圍中,臉上綻放出由衷歡喜的笑容。
社會情感學習課程有一套完整的教材,以多重螺旋上升的內(nèi)容學習不斷深化兒童成長過程中對各種社會情感的理解、認知和管理能力。在本課中,教師為了給“被欺負的感受”一個交待而有意拓展了“向欺凌說不”的含義和行為校正,不過,就常態(tài)的、持續(xù)的社會情感課程而言,這里對“向欺凌說不”的延伸只是“被欺負的感受”的自然結(jié)果,而“如何說不”的策略方法指導,仍需帶到下一堂課中去深入探討。
三、總結(jié)與反思
總結(jié)與反思既要回顧本課知識要點,也要反思方法策略。落實到本課教學,就是不僅應(yīng)讓學生明白欺負的特征,體會受欺負的感受,還要讓學生初步知道,我們不能做欺負者,在遭遇欺負情境時能夠積極地去尋求解除困境的方法。
師:孩子們,咱們這節(jié)課了解了欺負行為的三個特征——(指板書)
生:故意、不公平、經(jīng)常。
師:了解了受欺負時的感受有——
生:難過、自卑、孤獨……
師:你還收獲了什么?
生1:我明白了不能亂欺負別人。
師:不是不能亂欺負,是不能欺負別人。
生2:我們應(yīng)該幫助受欺負的人。
生3:我們受到欺負時要勇敢地說“不”!
師:看來孩子們的收獲真多。三江民族實驗學校二(2)班的孩子們,我很喜歡你們。
男生:陳老師,我也很喜歡你。(眾笑)
生:我們也喜歡你。
師:謝謝孩子們,我太榮幸了!歡迎你們到重慶來玩!帶上學具有序地回到教室吧。同學們再見!
課堂教學到此結(jié)束,然而學生依然沉浸在課堂暖暖的情誼中,不愿離開。綜觀本課教學,熱身活動、主題導航、探究與體驗、總結(jié)與反思,四個環(huán)節(jié)依次展開,環(huán)環(huán)相扣,渾然一體;教學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社會情感學習的理念和教學特點,在教學中注意體現(xiàn)全納、公平、民主、尊重、和諧的理念,并通過活動讓學生產(chǎn)生體驗和感悟,而不是簡單地說教,直至教學目標完整達成。(此課為2017年6月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民族實驗學校舉行的教育部—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社會情感學習(SEL)”項目2017年校本課程展示交流會展示交流課例,上課班級為三江侗族自治縣實驗學校二年級二班,在此特對學生開放的學習狀態(tài)表示衷心的感謝)
(責編 白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