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
摘 要 隨著時代的變遷,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我國的新聞產(chǎn)業(yè)也隨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其發(fā)展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媒體平臺支持也越來越多元化,各種新型的設備、技術也在不斷地更新,這些都將給電視新聞產(chǎn)業(yè)未來的發(fā)展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如何精益求精,迎難而上便是今天我們要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 電視新聞;采訪;攝像技巧;基本功;訓練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4-0060-03
電視新聞采訪對攝像人員的要求很高,必須具備極高的攝像技術,掌握現(xiàn)場新聞采訪的攝像特點及技巧,這將對后期新聞報道的效果有著很直接的影響。本文就將從上述攝像的特點技巧出發(fā),對攝像的基本功進行相關的研究,力求能為電視新聞未來的發(fā)展帶來一定的幫助。
1 電視新聞在采訪過程中所應用的攝像特點及攝像技巧
1.1 電視新聞在采訪過程中所應用的攝像特點
社會發(fā)展是復雜多變的,新鮮的事物每天都有,新聞記者必須有著極高的新聞敏銳力,能夠對新聞事件進行辨識,并有效地利用攝像機將時態(tài)記錄下來,這就對攝像的技術提出了要求。電視新聞的攝像要求與普通的攝像要求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它具備自己獨特性,特點就是:等、挑、搶。何為“等”,顧名思義,就是“等待”的意思,這也是對一名合格的新聞攝像記者所提出的要求,必須具備的良好的素質。許多新聞能夠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都是攝像記者等出來的,因為電視新聞的采訪一般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等待,只有具備了足夠的耐心,不操之過急,才能等來一個好的新聞采訪。在拍攝過程中,攝像記者也要學會抓準時間,在關鍵的時刻進行拍攝,凸顯出新聞的價值。何為“挑”,“挑”就是挑選的意思,一條有價值、有核心的新聞都是經(jīng)過攝像記者挑選出來的,所選取的都是新聞報道的最核心的部分,對大眾有著一定的說服力以及感染力。不僅僅是對新聞內容的挑選,拍攝鏡頭也是要挑選的,要學會利用光線、角度,使得拍攝的照片能夠很好的詮釋本次新聞。“搶”就是要求對時機的一個把握,有的新聞可能就是轉瞬即逝,所以對攝像人員的抓拍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反映事實的基礎上還能呈現(xiàn)出一個好的構圖,這將給新聞帶來很大的價值。如果攝像記者的抓拍技能不過關,那么這將會對新聞的報道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搶”在新聞的拍攝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1]。
1.2 電視新聞在采訪過程中所應用的攝像技巧
電視新聞就是借助所拍攝到的畫面以及照片呈現(xiàn)出來的,這會使得新聞事件更加的真實,而電視攝像記者就是通過這一過程來體現(xiàn)自身價值的。因此,攝像記者在拍攝的過程中要嚴格把控拍攝的角度、光線等,這也是一名合格的新聞拍攝者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
首先,能夠在拍攝過程中靈活掌握“移”這一拍攝技巧,怎么去理解“移”呢?就是在拍攝的過程中,在移動機位或者變換攝像鏡頭的情況下能夠保證所拍攝的畫面不發(fā)生抖動現(xiàn)象,保持畫面的清晰,這是在新聞拍攝的過程中極為關鍵的一點,也是作為一名新聞拍攝者所必須掌握的一項專業(yè)技能。為什么要用到“移”這一技巧,就是想要對所采訪的事件進行“廣”角度的拍攝,播放不同的畫面內容可以更好的詮釋新聞本身,同時也能很好的吸引觀眾的眼球,突破了定點拍攝帶來的局限。但是這一技巧的應用多用于一些場景比較大的拍攝環(huán)境,使用“移”這一技巧就可以將復雜的場景全面地展現(xiàn)出來,也不會使得鏡頭記錄被中斷,畫面也更加完整。
其次,在拍攝過程中也要求畫面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使得畫面在推拉過程中確保不會有抖動的痕跡,整個畫面的平穩(wěn)度高。這里介紹一下“推”“拉”,“推”就是使得畫面主體能夠在攝像機的鏡頭中處于一個相適應的環(huán)境中,“推”就舒適地使拍攝的主體在攝像機的鏡頭中從另一個環(huán)境中分離開來,利用好這一技術,可以使得畫面拍攝變得更加的清晰穩(wěn)定,同時根據(jù)采訪的主題來看,可以突出其中的重點,使得采訪內容更有看點。但是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管拍攝人員在進行拍攝的過程中如何進行推拉,其拍攝的主體所圍繞的中心始終都是處于畫面的中心部位,然后再根據(jù)事態(tài)情節(jié)的發(fā)展來推進畫面。
最后,構圖在新聞攝像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巧妙的構圖能夠給觀眾帶來一種美的享受,那么如何將構圖做到巧妙呢?就需要將畫面進行取景,包括所要采用的角度,以及所要包括的范圍,使得拍攝的畫面能夠具備一定的藝術效果。攝像記者在拍攝畫面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原則,所采取的畫面構圖要清晰明確,能夠標新立異,使得新聞主題凸顯出來。只有借助好的畫面才能將事情本身更好的呈現(xiàn)出來,也更具有說服力[2]。
2 電視新聞采訪中所需要的基本功訓練
2.1 明確拍攝的主題,提升拍攝記者的專業(yè)素質
電視新聞在展現(xiàn)給大眾的時候,不僅僅是將新聞事件的事態(tài)發(fā)展從頭到尾的展現(xiàn)出來,其中還要強調事情發(fā)生的較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除此之外,還要求拍攝的內容得突出新聞的主題,內容要豐滿全面,并且具有其鮮明的特色,這樣的新聞才會深受大眾喜愛。當然,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新聞題材,在進行新聞報道的時候必須要保障所拍攝出的畫面能夠將新聞事件的本質準確地反映出來,并且要有明確的立意,構思成熟。在進行后期制作的時候將所拍攝的材料進行整理,并加以適當?shù)牟眉?,最終能夠將現(xiàn)場的真實情況簡明扼要地表達出來,重點展現(xiàn)新聞的核心思想,使得整個新聞報道既完整又準確,從而增強新聞報道的播放效果,抓住人的眼球[3]。
2.2 培養(yǎng)新聞記者敏銳的新聞觀察力以及分辨力
針對于一場新聞事件,新聞記者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分辨力,這是他們在新聞事件現(xiàn)場極其重要的能力。新聞一旦發(fā)生,就變化多樣,后期發(fā)展具有多種可能,重要瞬間一旦錯過就不會再來,因此新聞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必須要對事件發(fā)生的現(xiàn)場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然后結合事件現(xiàn)場分辨態(tài)勢發(fā)展,再在事件發(fā)展的客觀事實上加入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兩者進行有機的結合。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最常用的采訪方式就是問答法,但是在使用問答法的時候又要注意一些言語措辭,適當加一些小技巧,使得采訪更加地順利。舉一個例子,當我們在采訪一件比較簡單的事件的時候,為了能夠更加深入到核心,一般都是開門見山,直說來意,但是遇到一些涉及到隱私方面或者敏感事件的采訪,在進行提問的時候就不能直接開門見山,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進行旁敲側擊,并根據(jù)受訪者的狀態(tài)不斷調節(jié)采訪的方式,學會及時地變通[4]。
2.3 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入挖掘,表達認真細致
在電視新聞中,要是想要所拍攝的影像資料具有一個較好的表達效果,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表達,比如說可以將人物或者背景環(huán)境的局部鏡頭使用特寫的手段進行拍攝,這樣能夠將受訪者的一舉一動都清晰地呈現(xiàn)在鏡頭前面,這些都是能更深刻地表達新聞事件本身的技巧,也是新聞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同時新聞事件的核心都是處在事件內部的最深處,那么如何去挖掘這些內容呢?就需要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能夠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并且應用適當?shù)募记扇ド钊氚l(fā)掘,除此之外,攝像人員也要做到及時跟拍,將事件完整、真實地記錄下來[5]。
2.4 培養(yǎng)一定的審美意識,美化拍攝畫面
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向往美好的事物,所以新聞事件要是以美的畫面感出現(xiàn),那么將會給新聞帶來不錯的效果。當然,如何達到“美”這一標準,就對新聞記者的審美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首先,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一定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并且具備一定欣賞美的能力,能夠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及時抓住美的瞬間,給觀眾帶來一種視覺上的美的體驗,并且能夠與事件本身產(chǎn)生一種共鳴。
其次,攝像記者所拍攝出的畫面不僅僅是平穩(wěn)、干凈,還需要應用到很多種拍攝的技巧,看看新聞的畫面好不好看,畫面的構圖合理與否,所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是否具有一定的美感。
除此之外,就是技術層面的東西,以及攝像記者的專業(yè)修養(yǎng),是否具備一定的審美意識,對于藝術的修養(yǎng)有沒有達到一定水平。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新聞記者,在結束新聞拍攝之后往往會把所拍攝的內容根據(jù)新聞發(fā)生的人物、時間、地點、場面、景物等相關因素進行梳理,使得畫面的內容更加地清晰。如何使得畫面充滿美感,這些都是需要新聞記者自己去判斷、選擇、提煉、創(chuàng)造出來,對于攝像記者的藝術涵養(yǎng)具有很高的要求,需要他們應用其藝術的審美對現(xiàn)場進行拍攝。
因此,對于同一題材的新聞內容,不同的攝像記者拍出來的影像就有可能呈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藝術風格,因此要想做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就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以及藝術修養(yǎng)[6]。
2.5 追求畫面的無剪輯拍攝,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
無剪輯拍攝對于新聞拍攝記者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這也是他們終生不斷追求與奮斗的目標。要想拍攝出無剪輯作品,就需要在平時的拍攝過程中有意識地去訓練,才會使得自己的拍攝技能不斷提升。即使是在沒有攝像機的情況下,也要學會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對新聞事態(tài)的發(fā)展進行細致地觀察,并且快速做出判斷,這有利于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也可以使得新聞工作者不斷地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7]。
3 結論
綜上所述,一個好的新聞拍攝對于新聞本身的詮釋會更加客觀、完整、清晰,也能使得事件本身更具有說服力,對于觀眾來說也能產(chǎn)生共鳴,所以提升新聞拍攝者的拍攝技術,能夠將新聞的質量大大提升。
因此,想要不斷提升電視新聞采訪在現(xiàn)場的拍攝水平,就需要掌握電視新聞采訪的攝像特點,以及攝像過程中所要采用的技巧,能夠在位移的過程中還能保持畫面的清晰穩(wěn)定,構圖的合情合理,從而吸引人的眼球。此外還要對新聞拍攝者提出一定的要求,必須要掌握一定的電視新聞拍攝技巧,抓住拍攝的主題,將核心的內容簡明扼要地報道出來,與此同時,還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以及新聞的分辨能力,訪問時也要注意措辭,對新聞的表達要做到細致深入,不斷挖掘其核心,此外就是要使得拍攝的畫面具備一定的美感,以此來抓住觀眾的眼球。綜上這些就要求新聞拍攝者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積累,打造畫面的美感,最后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拍攝技能,力求無剪輯拍攝,更好地呈現(xiàn)新聞的客觀事實。
參考文獻
[1]鄭曉曄.電視新聞采訪中攝像記者與文字記者的有效配合分析[J].科技資訊,2017(12):216-217.
[2]王玉超.電視新聞采訪中攝像與文字的配合研究[J].科技傳播,2017(17):14-15.
[3]彭興華.淺論電視新聞采訪中記者與攝像的配合關系[J].新聞研究導刊,2017(17):200,237.
[4]李連江.關于做好電視新聞攝像與采訪的幾點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7(23):146-147.
[5]周旭.電視新聞采訪的攝像技巧及基本功訓練[J].新媒體研究,2016(2):111-112.
[6]馬麗佳.電視新聞采訪中攝像記者與文字記者的有效配合分析[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7(11):286.
[7]孫杰.電視新聞采訪中攝像與文字的配合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6(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