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翠,李云云,靳苗苗,張敏
(西南大學 食品科學學院,農(nóng)業(yè)部農(nóng)產(chǎn)品貯藏保鮮質(zhì)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重慶), 重慶市特色食品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重慶,400715)
雙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是全球性栽培最多的食用菌[1],味美且營養(yǎng)價值高,深受消費者喜愛。然而雙孢蘑菇采后易受機械損傷、失水、褐變、微生物侵染,失去商品價值[2],常溫下貨架期只有1~3天[3],如何延長雙孢蘑菇采后貯藏期并保持其品質(zhì)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雙孢蘑菇是由分化的菌絲組成,菌絲為輕質(zhì)晶格結(jié)構(gòu)[4],交織疏松且缺少可以防止微生物侵襲和水分散失的物理結(jié)構(gòu)[5];采收后其同化作用已停止,而生命活動仍在進行,異化作用(呼吸作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各種生理生化過程,降低其耐貯性和抗病性[6]。研究表明,乙醇對細胞具有強滲透力,可導(dǎo)致微生物體細胞蛋白質(zhì)永久變性,從而殺死微生物,減少果蔬營養(yǎng)成分消耗,延長果蔬貯藏期[7];另外,乙醇通過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能夠有效抑制呼吸強度的升高[8]。HERPPICH等[9]用乙醇處理白蘆筍,結(jié)果表明乙醇處理能夠抑制呼吸強度、微生物和失重率的增長,維持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保持較好的白蘆筍銷售品質(zhì)。另外,已有研究表明,乙醇處理具有保持果實白度和營養(yǎng)成分,延緩組織衰老,控制采后腐爛等作用,對楊梅[10]、草莓[11]、青花菜[12]、桃[13]、蘋果[14]等多種果蔬具有良好的保鮮效果。目前,關(guān)于乙醇熏蒸處理對雙孢蘑菇采后品質(zhì)影響的研究還未見報道。因此,本文通過對雙孢蘑菇進行乙醇熏蒸處理,研究不同濃度乙醇對雙孢蘑菇保鮮品質(zhì)的影響,為乙醇熏蒸處理在雙孢蘑菇保鮮中的應(yīng)用提供科學依據(jù),解決雙孢蘑菇采后的保鮮問題。
新鮮雙孢蘑菇,購于北碚天生農(nóng)貿(mào)市場。要求同批采收,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菇體成熟度、大小、形狀、顏色均勻一致,采后8 h內(nèi)運送至實驗室。
95%乙醇、牛血清蛋白、冰乙酸、無水乙酸鈉、茚三酮、正丙醇、正丁醇、乙二醇、L-亮氨酸、異丙醇、抗壞血酸、甲醇,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NaOH、HCl、考馬斯亮藍G-250、H3PO4,重慶川東化工集團有限公司;KI、KIO3、淀粉、無水乙醇,重慶北碚化學試劑廠;平板計數(shù)瓊脂(PCA),北京奧博星生物技術(shù)公司。
Pac Check?Model 650EC頂空分析儀,美國MOCON公司;HWS低溫恒溫恒濕箱,寧波東南儀器有限公司;H1650R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湖南湘儀公司;UltraScan?PRO測色儀,美國HunterLab公司;UV-2450PC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
挑選大小一致,無開傘,無病害,無機械損傷的雙孢蘑菇進行處理。將雙孢蘑菇隨機分為4組,每組雙孢蘑菇800 g左右,放入泡沫箱內(nèi),同時放入展開的4層紗布(遠離雙孢蘑菇),分別取一定量的乙醇(體積分數(shù)95%)均勻滴在紗布上,立即密封,室溫(25 ℃)熏蒸處理3 h。試驗中乙醇熏蒸濃度分別為0(CK)、200、400、600 μL/L(乙醇溶液體積與泡沫箱體積比),處理結(jié)束后,將雙孢蘑菇通風30 min后放入(3±1)℃的冷藏柜預(yù)冷30 min,最后分裝到PE塑料袋(厚度為40 μm)內(nèi)封口,每袋(100 ±5)g,每組有3個平行。將包裝后的雙孢蘑菇放于(3±1)℃的冷藏柜中貯藏12 d,每2 d測定1次指標。
1.4.1 呼吸強度
呼吸強度采用靜置法經(jīng)頂空分析儀進行測定[15]。用頂空氣體分析儀檢測大氣中的CO2含量,記為ψ0,隨機選取雙孢蘑菇80 g,放入干燥皿中密封,25 ℃下靜置30 min,檢測干燥皿中CO2含量,記為ψ1。呼吸強度以每小時每千克雙孢蘑菇在呼吸代謝過程中釋放的CO2的質(zhì)量表示。計算公式如下:
(1)
式中:ψ0,大氣中CO2體積分數(shù),%;ψ1,干燥皿中CO2體積分數(shù),%;V,干燥皿中密閉空間的體積,mL;m,雙孢蘑菇質(zhì)量,kg;t,測定時間,h;1.96,CO2的摩爾質(zhì)量/摩爾體積之比(=44/22.4;按標準狀況下計算)。
1.4.2 失重率
采用稱重法測定,按公式(2)計算:
(2)
1.4.3 白度值
參考JAWORSKA等[16]方法進行測定。
1.4.4 硬度值
參考JIANG等[17]方法進行測定。用美國CT-3型質(zhì)構(gòu)儀測定,探頭直徑為5 mm,將雙孢蘑菇去柄,切掉菌蓋上2 mm厚的表皮,將切好的雙孢蘑菇固定在操作臺上,保持切面與探頭接觸面平行,探頭以2 mm/s的穿刺速率進行下壓,下壓深度為6 mm,得到力與時間的作用曲線,最大峰值(Nmax)即為硬度值。
1.4.5 可溶性固形物
參考曹健康等[18]方法進行測定。采用UV-2450便攜式手持折光儀測定。
1.4.6 Vc含量
采用碘酸鉀滴定法[18]進行測定。
1.4.7 游離氨基酸
采用茚三酮顯色法[18]進行測定。
1.4.8 微生物
參照GB/T 4789.2—2010《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shù)測定》[19]進行測定。
1.4.9 感官評價
參考石啟龍等[20- 21]方法。由經(jīng)過培訓的6人對雙孢蘑菇的色澤、質(zhì)地、異味等感官指標進行評定。感官指標評定標準如表1所示。
表1 雙孢蘑菇感官指標評價標準Table 1 Sensory evaluation criteria of Agaricus bisporus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 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用SPSS 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使用最低顯著性差異法(LSD)進行顯著性差異檢驗,顯著性水平為 0.05,Origin 2016進行圖像處理。
呼吸強度是衡量果蔬組織新陳代謝的一個重要指標,雙孢蘑菇屬于呼吸躍變型園藝產(chǎn)品,采后子實體呼吸作用旺盛,會消耗蘑菇體內(nèi)關(guān)鍵營養(yǎng)成分,降低其食用品質(zhì)和貯藏性,所產(chǎn)生的呼吸熱也會影響其貯運[22]。如圖1所示,貯藏期間各組雙孢蘑菇的呼吸強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各組雙孢蘑菇在貯藏第2天都達到呼吸高峰,與對照組相比,處理組都極顯著地降低了呼吸峰值(p<0.01),其中400 μL/L組為70.66 mg/(kg·h),將呼吸峰值降低了20.53%;600 μL/L組貯藏前、中期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從第10天起無顯著差異(p>0.05),可能是因為乙醇濃度過高,導(dǎo)致乙醇過量滲入細胞,使胞內(nèi)蛋白變性,對細胞產(chǎn)生毒害,使雙孢蘑菇后期抵抗力變?nèi)?,微生物大量繁殖?dǎo)致腐敗,致使呼吸強度升高。由此可見,適當濃度乙醇熏蒸處理能顯著抑制貯藏期間雙孢蘑菇的呼吸強度,尤其是400 μL/L處理組,與對照組在整個貯藏期間都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這與WEBER等[23]用0.3 mL/kg的乙醇熏蒸處理蘋果所得結(jié)果一致。ASODA等[24]用乙醇熏蒸處理西蘭花也得出相似的結(jié)論。
圖1 乙醇熏蒸對雙孢蘑菇呼吸強度的影響Fig.1 Effects of ethanol fumigation on respiration rate of Agaricus bisporus
水分含量是衡量雙孢蘑菇新鮮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25]。雙孢蘑菇貯藏期間的失重主要是由于失水造成的,一方面細胞組織喪失的水分,導(dǎo)致包裝袋內(nèi)積水,易孳生致病微生物;另一方面采后蒸騰作用是不可逆的,散失的水分無法得到補償,菇體會萎蔫、褐變,嚴重影響雙孢蘑菇的感官品質(zhì)[26]。如圖2所示,各組雙孢蘑菇的失重率均隨貯藏時間的推移持續(xù)升高,但貯藏前期上升急促,這可能與雙孢蘑菇表皮結(jié)構(gòu)薄弱,無法阻止表面快速脫水有關(guān);還可能與前期雙孢蘑菇呼吸強度(圖1)和蒸騰作用較高有關(guān)。貯藏0~4 d,200 μL/L處理組與對照組一直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貯藏至第6 d,400 μL/L處理組與對照組開始有極顯著差異(p<0.01)。貯藏12 d,各組失重率分別達到6.66%、4.57%、3.51%、5.32%,組與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其中400 μL/L處理組比對照組失重率降低了47.3%。由此可知,適當濃度的乙醇熏蒸處理雙孢蘑菇能夠顯著抑制失重率的上升。這可能是由于乙醇作為脂肪醇溶解在膜脂雙層中,使細胞膜穩(wěn)定性和疏水性增強[27];也可能是由于乙醇使細胞保持較高的滲透壓[28],阻礙水分向細胞壁和細胞間隙滲透,從而降低失重[29]。
圖2 乙醇熏蒸對雙孢蘑菇失重率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ethanol fumigation on weight loss of Agaricus bisporus
白度值是判斷蘑菇貯藏期間色澤變化的重要指標,也直接影響其商品性。如圖3所示,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各組雙孢蘑菇的白度值不斷降低,且后期下降急促。在整個貯藏期間,200 μL/L組、400 μL/L組與對照組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第10天后,600 μL/L組與對照組也產(chǎn)生顯著差異(p<0.05)。到貯藏期結(jié)束時,處理組使白度值分別維持在80.48、81.55、78.48,而對照組只有76.85,處理組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劉洪麗[30]用乙醇處理鮮切萵苣和荸薺,降低了褐變多酚底物的濃度,從而減少色素類物質(zhì)的生成,有效減緩了鮮切萵苣和荸薺的褐變進程。HU等[27]研究表明,乙醇處理能抑制褐變,是由于外源乙醇處理能夠抑制活性氧和氧化類酶的活性。
圖3 乙醇熏蒸對雙孢蘑菇白度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ethanol fumigation on whiteness of Agaricus bisporus
果蔬的硬度能夠直接反應(yīng)果蔬的貯藏效果,在貯藏期間果膠、多糖等大分子物質(zhì)降解導(dǎo)致硬度下降。如圖4所示,在貯藏期間各組雙孢蘑菇的硬度呈波動性下降趨勢。貯藏前期,硬度下降速率快,可能是由于前期失重和呼吸強度高造成的。第4天,各組硬度分別由開始的49.97 N下降至40.42、38.38、43.92、42.5 N,其中400 μL/L組與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貯藏末期,相比處理組,對照組硬度下降速率快,可能與后期對照組微生物增加,加速了雙孢蘑菇的腐敗變軟有關(guān)。第12天,處理組硬度分別達到36.18、38.78、36.89 N,對照組達到32.07 N,處理組硬度明顯高于對照組,200 μL/L組與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中400、600 μL/L組與對照組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表明乙醇熏蒸能有效維持雙孢蘑菇的硬度,以400 μL/L組效果最為顯著。乙醇能夠抑制果實的軟化,可能與其抑制細胞壁降解有關(guān)[28]。
圖4 乙醇熏蒸對雙孢蘑菇硬度的影響Fig.4 Effects of ethanol fumigation on firmness of Agaricus bisporus
酚類物質(zhì)的存在是果蔬酶促褐變發(fā)生的必要條件,與果蔬的品質(zhì)、風味形成等密切相關(guān)。采后的菇體中含有大量的酚類物質(zhì),與氧氣接觸后被氧化為赤褐色的醌和水,最終氧化聚合成黑褐色物質(zhì)[31]。如圖5所示,在整個貯藏期間雙孢蘑菇總酚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趨勢。貯藏第2天,總酚含量達到峰值,可能是因為貯藏前的切根處理的外界脅迫,加快了苯基丙酸類合成途徑,產(chǎn)生了更多的酚類物質(zhì)來抵抗外界的傷害[32],其中400 μL/L、600 μL/L組總酚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到貯藏末期,與對照組相比,處理組顯著抑制了總酚的產(chǎn)生(p<0.05)。總體而言,乙醇熏蒸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總酚含量,特別是400 μL/L組整體效果最好,可能與乙醇熏蒸處理抑制總酚的合成,從而降低貯藏過程中的總酚含量有關(guān)。YAN等[33]研究表明外源乙醇能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的表達,從而抑制PAL酶的合成,進而抑制酶促褐變底物酚類物質(zhì)的合成,抑制酶促褐變。
圖5 乙醇熏蒸對雙孢蘑菇總酚含量的影響Fig.5 Effects of ethanol fumigation on total phenol content of Agaricus bisporus
Vc是人類營養(yǎng)中最重要的維生素之一,是果蔬重要的營養(yǎng)指標。如圖6所示,在整個貯藏期間雙孢蘑菇抗壞血酸含量整體呈下降趨勢。貯藏第2天,處理組與對照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其中200、400 μL/L組與對照組在整個貯藏期間均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到貯藏結(jié)束時,200、400 μL/L組抗壞血酸含量分別維持在1.64 mg/100g、1.91 mg/100g,而對照組已降至1.24 mg/100g。由此表明,乙醇熏蒸能有效緩解雙孢蘑菇Vc含量的下降。這可能是由于乙醇蒸氣對雙孢蘑菇代謝活性的抑制作用,使最初形成的抗壞血酸在貯藏期間沒有得到利用[34]。馬瑜等[35]用乙醇熏蒸處理草莓,結(jié)果表明,適量濃度的乙醇能維持較高的抗壞血酸含量。乙醇處理葡萄[36]、藍莓[37]等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結(jié)論。
圖6 乙醇熏蒸對雙孢蘑菇Vc含量的影響Fig.6 Effects of ethanol fumigation on Vc content of Agaricus bisporus
可溶性蛋白質(zhì)參與果蔬多種生理生化代謝過程的調(diào)控,是果蔬品質(zhì)和營養(yǎng)的重要指標之一。如圖7所示,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各組雙孢蘑菇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整體呈波動性下降趨勢。1~4 d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下降急促,可能是由于雙孢蘑菇采收后營養(yǎng)供應(yīng)被切斷,且剛采摘后生理代謝旺盛,消耗了大量的可溶性蛋白質(zhì)。第4天,處理組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分別降至2.46、2.67、2.53 mg/g,對照組降至2.04 mg/g,處理組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3個處理組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第6天,CK組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有上升的趨勢,可能與CK組失水率增加,降低可溶性蛋白質(zhì)水解有關(guān)。第12天,400 μL/L組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為2.44 mg/g,而對照組已降至1.95 mg/g,兩組差異極顯著(p<0.01),200 μL/L與600 μL/L組分別為2.2 mg/g和2.17 mg/g,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由此可見,乙醇熏蒸處理雙孢蘑菇能顯著抑制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的下降,其中400 μL/L組效果最明顯。陶煒煜[38]用不同濃度的乙醇熏蒸處理鮮切西蘭花,結(jié)果表明6 kg/mL的乙醇熏蒸處理在抑制可溶性蛋白質(zhì)降低方面效果最好。
圖7 乙醇熏蒸對雙孢蘑菇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的影響Fig.7 Effects of ethanol fumigation on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of Agaricus bisporus
子實體是由菌絲扭結(jié)形成的結(jié)構(gòu),菌絲纖細,無角質(zhì)層的保護,極易遭致微生物的侵染[39]。乙醇熏蒸對雙孢蘑菇菌落總數(shù)的影響如圖8所示,第0天,乙醇熏蒸結(jié)束后立刻測各組微生物含量,分別由對照組的6.7 lg(CFU/g)降至200 μL/L組的5.87 lg(CFU/g),400 μL/L組的5.69 lg(CFU/g),600 μL/L組的5.47 lg(CFU/g),說明與對照組相比乙醇處理能夠明顯殺滅部分微生物(p<0.01),且在一定范圍內(nèi),濃度越大效果越好,處理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第2天,對照組微生物含量相對初始值降低,可能是因為雙孢蘑菇于PE包裝袋內(nèi)貯藏,氧氣含量減少,抑制了部分好氧菌的繁殖。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各組微生物都在增加,600 μL/L組后期微生物繁殖較快,可能是由于乙醇濃度過高,短時間內(nèi)使微生物體表蛋白質(zhì)變性,表面蛋白凝固形成保護層,致使后期存活的微生物大量繁殖[33, 40-41]。HERPPICH等[9]也認為,適量濃度的乙醇處理能抑制貯藏期間白蘆筍微生物的生長,但并不是乙醇濃度越高越好。第12天,對照組微生物含量高達8.32 lg(CFU/g),處理組分別為7.49 lg(CFU/g)、7.24 lg(CFU/g)、7.75 lg(CFU/g),3個處理組與對照組均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整體而言,乙醇熏蒸處理能夠極顯著殺滅、抑制微生物的生長(p<0.01),3個處理組中,400 μL/L組效果最佳。乙醇能夠有效抑制菌落總數(shù)的增長,可能與乙醇使菌體蛋白脫水變性,且降低菌體表面張力,改變細胞膜滲透性及原生質(zhì)結(jié)構(gòu)的作用有關(guān)[42]。馮曉汀等[43]用乙醇熏蒸處理鮮切西蘭花也得出類似結(jié)論。已有研究表明,乙醇處理可顯著控制灰霉、輪帚霉、桔青霉、綠色木霉等病菌孢子的萌發(fā)[44]。
圖8 乙醇熏蒸對雙孢蘑菇菌落總數(shù)的影響Fig.8 Effects of ethanol fumigation on total bacterial counts of Agaricus bisporus
乙醇熏蒸對雙孢蘑菇感官評價的影響如圖9所示,雙孢蘑菇感官評分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而降低,但后期下降速度相對較快,并且異味、發(fā)黏、褐變嚴重,可能與后期微生物(圖8)繁殖較快有關(guān)。第6天,對照組開始出現(xiàn)稍軟、發(fā)黏、異味現(xiàn)象,而乙醇處理組均保持較好的品質(zhì)。第8天,對照組褐變嚴重并伴有開傘現(xiàn)象,而此時乙醇處理組仍沒有發(fā)黏、異味現(xiàn)象,可能與乙醇處理能有效抑制微生物(圖8)繁殖有關(guān)。第10天開始,對照組已出現(xiàn)嚴重異味、發(fā)黏、褐變現(xiàn)象,此時感官評價得分為5.15分,已失去商品價值,而乙醇處理組仍保持在6分以上,具有一定的商品價值。第12天,400 μL/L組的感官評價得分為6.55分,仍具有一定的商品性,但其他3組都已失去商品價值??梢?,乙醇熏蒸處理可以有效地保持雙孢蘑菇的感官評分。
圖9 乙醇熏蒸對雙孢蘑菇感官評價的影響Fig.9 Effects of ethanol fumigation on sensory properties of Agaricus bisporus
本試驗研究了不同質(zhì)量濃度(200、400、600 μL/L)的乙醇熏蒸對雙孢蘑菇保鮮品質(zhì)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表明,采用適當濃度的乙醇熏蒸處理雙孢蘑菇能夠顯著抑制菌落總數(shù)的上升,同時有效降低了雙孢蘑菇的總酚含量,從而抑制了酶促褐變。在整個貯藏期間,乙醇熏蒸處理能顯著抑制呼吸強度和失重率的上升,有效延緩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的損耗,減少Vc含量的下降,且能保持較高的白度、硬度和感官評價。整體而言,400 μL/L處理組綜合保鮮效果最好,能夠有效延長雙孢蘑菇的貯藏期,且未對其感官品質(zhì)產(chǎn)生不良影響。
由于雙孢蘑菇長期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中,其演變而成的防御機制薄弱,采后呼吸作用成為新陳代謝的主導(dǎo)因素,耐貯性和抗病性降低,鮮度下降快。采后生理變化和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是導(dǎo)致雙孢蘑菇子實體腐敗變質(zhì)的主要原因。乙醇作為脂肪醇能溶解在膜脂雙層中,增強細胞膜的穩(wěn)定性和疏水性,有效減緩果蔬的水分散失;另外,乙醇對細胞的滲透力強,可使菌體蛋白永久變性,從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長[41]。本研究表明,乙醇熏蒸處理能夠顯著抑制微生物的繁殖,400 μL/L處理組在整個貯藏期間效果最佳。這與乙醇處理能抑制鮮切山藥[45]、鮮切西蘭花[43]、鮮切芒果[46]、楊梅[47]等菌落總數(shù)的增長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乙醇處理還能有效減緩細胞壁的降解進而維持果蔬硬度[37,46,48-49],降低果蔬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耗,保持果蔬特有的香氣。楊愛萍等[47]用 100、250、500和1 000 μL/L乙醇熏蒸處理楊梅果實3h,結(jié)果表明500 μL/L乙醇處理可以有效保持果實的營養(yǎng)品質(zhì),乙醇用量過高,則會引起果實的滲透傷害。徐莉等[48]在鮮切菊芋上采用150、300、450 μL/L乙醇熏蒸5 h,發(fā)現(xiàn)450 μL/L處理組抑制褐變效果最好。CHERVIN等[50]報道當乙醇處理濃度小于5 mL/kg時,可有效控制葡萄的采后腐爛,而較高的劑量可能誘導(dǎo)果實褐變[51],并增加果實組織中的滲透脅迫。綜上可知,乙醇蒸氣的有效性受乙醇濃度的影響。由于處理對象不同,乙醇處理的最佳濃度也有所差異。本研究發(fā)現(xiàn),雙孢蘑菇的保鮮效果與乙醇處理濃度密切相關(guān),在一定濃度范圍內(nèi),乙醇濃度越高,對雙孢蘑菇的保鮮作用越大。若乙醇濃度過高,可加快微生物體蛋白質(zhì)變性的速度,表面蛋白凝固形成保護層,阻斷了乙醇進入菌群、菌體內(nèi)部,導(dǎo)致貯藏后期抑菌能力減弱;另一方面,高濃度乙醇可能對細胞產(chǎn)生毒害,降低雙孢蘑菇抵抗力[52]。這可能是本研究中600 μL/L處理組的保鮮效果不及400 μL/L處理組的原因。
乙醇熏蒸處理是延長雙孢蘑菇采后保鮮期安全簡便且經(jīng)濟有效的方法,對雙孢蘑菇保鮮具有一定的應(yīng)用價值。然而,乙醇如何影響雙孢蘑菇的采后生理,在理論上還缺乏深入的認識,其作用機理有待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