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南
【摘 要】目的:分析CT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臨床診斷意義。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所有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收取時間(2016年2月10日-2017年7月8日),電腦隨機分為觀察組一組(5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對照組一組(5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分別實施CT診斷和X線診斷,將兩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診斷意義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檢出率94.00%高于對照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檢出率74.00%(P<0.05)。結論:通過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使用CT診斷后,取得顯著效果,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能顯著提高檢出率,值得應用。
【關鍵詞】CT;肺部真菌感染;臨床;診斷意義;分析
【中圖分類號】R6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236-01
研究顯示,近年來肺部真菌感染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導致患者安全受到嚴重影響,肺部真菌感染主要是由于多種因素而引起的,對于該種情況,早期診斷和治療顯得尤為重要[1]。因此,我院對CT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臨床診斷意義進行分析和研究,探討CT診斷的效果,見本文研究詳細描述。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所有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收取時間(2016年2月10日-2017年7月8日),電腦隨機分為觀察組一組(5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對照組一組(5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電腦隨機分為兩組。
排除標準-(1)臨床資料不完整、(2)伴有其他嚴重疾病、(3)未經(jīng)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和同意、(4)精神異?;颊摺?/p>
納入標準-(1)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00例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經(jīng)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和同意。
觀察組;年齡: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年齡在20歲-50歲,平均年齡(35.01±1.02)歲,性別:25例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
對照組;年齡: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年齡在21歲-50歲,平均年齡(36.11±1.25)歲,性別:26例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
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各項指標無差異,采用P>0.05表示。
1.2 方法 對照組50例均使用X線診斷。
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實施X線進行診斷,將診斷結果詳細記錄。
觀察組50例均使用CT診斷。
使用本院提供的64排螺旋CT對每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實施掃描,患者取仰臥位,進行平掃后,其掃描范圍于患者肺尖部至肋膈角區(qū),掃描層厚5mm、層距則為5mm,然后在對患者進行增強掃描,推注造影劑,應根據(jù)造影劑在胸部各大血管的循環(huán)時間開始動態(tài)掃描。
將兩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診斷結果詳細進行記錄。
1.3 觀察指標 對比對照組、觀察組兩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檢出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實施-SPSS26.0軟件,將對照組患者以及觀察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檢出率進行統(tǒng)計,兩組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檢出率對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異。
2 結果
觀察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檢出率94.00%高于對照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檢出率74.00%(P<0.05),見表1所示。
3 討論
真菌無處不在,但是對人體身體具有嚴重威脅的真菌不多,但是人體若受到真菌感染后,易導致生命受到威脅,當真菌進入人體機體之后,易對器官造成傷害,由于人體肺部器官與外界接觸十分密切,易導致真菌感染情況發(fā)生,嚴重威脅人體健康和安全,近年來由于環(huán)境污染等因素引起的真菌感染發(fā)生率不斷增加,在臨床檢測相關方面,對于真菌檢測一般實施病原學檢查,但是在培養(yǎng)和檢測過程中易受到外界污染,從而引起假陽性情況,導致病原學檢查效果不佳,同時由于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療難度十分大,若未及時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實施治療,易導致嚴重后果,而實施一項有效的診斷方式十分重要。因此,我院對CT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臨床診斷意義進行分析和研究,探討CT診斷的效果[2]。
隨著我國醫(yī)療水平不斷提高,CT影像技術也逐漸廣泛應用,能替代臨床病原學檢查,而CT診斷的檢出率較高,其與X線檢查相比,具有諸多優(yōu)勢,能明確顯示具體病灶,因此,X線檢查在診斷中受到一定限制[3],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在CT中典型影像學表現(xiàn)為“暈征”、“洞中球征”等,真菌侵蝕小血管易發(fā)生出血情況,使磨玻璃樣陰影形成,周圍發(fā)生暈征。在CT診斷中本次研究還發(fā)現(xiàn),CT能清晰顯示人體感染部位的大小和形狀,對于病情十分嚴重患者,能為臨床監(jiān)測治療效果提供有利依據(jù),進行初步判斷,現(xiàn)如今,CT已經(jīng)成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首選診斷方式,受到多數(shù)患者青睞,在臨床中受到廣泛應用[4]。
經(jīng)研究表明,觀察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檢出率94.00%高于對照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檢出率74.00%(P<0.05),由此證明CT診斷具有較高的優(yōu)勢,其效果顯著由于X線檢查。
綜上所述, 通過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使用CT診斷后,取得顯著效果,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能顯著提高檢出率,能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后期治療提供十分有利的依據(jù),值得在進一步推廣及運用。
參考文獻
[1] 李國雄,謝麗璇,陳友三等.三種常見肺部真菌感染CT表現(xiàn)的比較研究[J].放射學實踐,2013,28(5):532-536.
[2] 李先明,周建輝,吳兆生等.MSCT在重癥肝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評價[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6,36(z2):26-27.
[3] 謝麗璇,陳友三,劉士遠等.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現(xiàn)[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3,29(7):1071-1074.
[4] 蔣蕾,李飛,郭冉等.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學特征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1):2532-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