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魯 徐 方 白 洋 (中原工學院服裝學院 451191)
我們生活在五彩繽紛的色彩世界里,都離不開色彩的影響,色彩最易影響人們的知覺、心理與情感。例如我們看到紅色會想到血、火;看到藍色會想到海洋、藍天;白色給人圣潔、素雅的感覺;黃色象征光明、希望等等。因為色彩具有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所以人們看到某種色彩后會產生心理上的反應,即色彩具有一定的象征效果。色彩及與其有關的心理情感作用是極其復雜而又“多層次”的。這種多層次性不僅是由每種顏色的自然屬性決定的,也是由文化傳統(tǒng)和民族習慣所決定的。從原始社會起,每個民族就有自己偏好的顏色,因為它們是有其文化傳統(tǒng)的,這些顏色正好符合了該民族的心理特征,并與周圍環(huán)境相適應。如西方人喜歡白色,討厭黃色;中國人喜愛紅色,中國皇家還把黃色設為專用色等等。
當人感受色彩的影響后,往往還能體驗到色彩背后的一種神秘力量的啟示。從心理學來解釋,這就是色彩象征——人的一種特殊心理反應,它隨著人的精神情感含義而變化。由于歷史、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了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人類社會審美心理千差萬別,對色彩賦予的文化內涵也各不相同。
我國封建社會皇帝所用的器物、服飾多為明黃,即淡黃。明黃色是高貴的象征,表示權貴。但西方社會對黃色有不同的看法,往往是偏向消極陰暗的。
黃色,在中華文明的初始階段,就有著超乎尋常的地位:華夏文明起源于黃土高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黃河......中華先民對于黃色自古就帶著一種崇拜。
《易經》中“天玄而地黃”的說法將黃色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中國古代講究五行五色,黃色是五色中的主色,居于中央。許慎《說文解字》對黃色品格的定義為:“黃,地之色也,從田”是土地;由此可見,黃色自古就是承載生命的土地和滋養(yǎng)生命的日光共同的顏色,表示著生命之源,也表示著中央所在。
除了與土地,自然緊密相連之外,黃色還象征著世俗社會的最高權力。
服飾色彩作為一種人類社會的語言,一方面體現(xiàn)人們的審美意識,另一方面也作為思想的載體,成為社會身份的象征符號。在文化發(fā)展的早期,人們對色彩的理解沒有審美觀念,只有其附著于社會體制中的象征意義。古人“敬天”“敬土”,上衣用天色“玄”,下裳用地色“黃”,也就是說,對黃色本身就賦予了獨特的象征含義。
進入封建社會后,“尊崇黃色”與儒家思想結合,位于“中央土”的帝國應該是以漢族為主體的統(tǒng)一王朝,“黃色”成為君主的特有色,通過土就與“正統(tǒng)”、“尊崇”聯(lián)系起來。古時“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的說法中龍象征了君主,黃色便成為君主的特有色,象征君權神授。隋文帝時,加強中央集權,把五行五色中的主色黃色作為皇室的專用色。到了唐代,黃袍就成了皇帝的專用服裝。唐宋以后均以黃為上。明清兩代,專制皇權達到頂峰,黃色與百姓徹底絕緣。特別是清代,對黃的的規(guī)定空前嚴格,就連黃色系內的兩種顏色都被事無巨細的劃出三六九等。清乾隆以后,服飾制度逐漸完善,《大清會典》規(guī)定了吉服體系:龍袍款式、紋樣、顏色等。如皇帝著明黃色,純凈亮麗。太子為杏黃色,其他諸皇子為略帶褐色的金黃色等。
在西方歷史上,黃色的象征意義是消極的,代表受排斥的事物,也象征自私自利。
(1)嫉妒、吝嗇等消極因素的象征色彩
黃色是代表所有煩惱的色彩,大多會引起人們的負面聯(lián)想。例如黃色象征嫉妒、猜忌、吝嗇。嫉妒、猜忌是產生煩惱的源泉,吝嗇的人同樣會因擔心他人分享自己的好處而煩惱。對“謊言”和“虛偽”這兩個概念進行比較可以特別清楚看到黃色壞的一面。有很多人認為謊言的色彩是金色,也許這些人想到了禮節(jié)性的謊言。當純黃色與黑色組合在一起時,就變成象征不純潔的色彩。
(2)受社會排斥者的象征色彩
中世紀時,受社會排斥的人群被迫以黃色進行標識。如娼妓穿黃色的短披風、戴黃色頭巾和面紗、衣服鑲黃色邊、配黃色的鞋帶等;非婚生育的婦女也必須穿黃色衣服以示恥辱;受歧視者居住地的房門上被涂以黃色。
為什么黃色被歧視?因為黃色為明亮色,被社會排斥的人穿著黃色不易將它掩飾。而且黃色從來就不是西方主流社會人群喜歡的顏色,穿著淡黃色的人會顯得病態(tài)而衰老。就像紙張會變黃一樣,上年紀的人膚色、牙齒、眼白都會發(fā)黃,因此黃色是衰老和腐變的標志。煩惱與疾病都可以使膚色變?yōu)榈S。
在象征意義中,黃色還是代表聲名狼藉的顏色,具體表現(xiàn)為不良外觀的色彩。在衣著簡單、面料以褐色為基礎的時期,明亮的黃色只能在絲綢上印染,黃色染在其他的面料上顯得既不干凈而且廉價。
不同人類文明中對不同顏色有不同感覺和象征意義,對同一種顏色也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它是時間的,歷史的,也是地域的。關于黃色的內涵是祖先留給我們燦爛文化的一部分,作為一個對黃色有著獨特崇拜的華夏民族,我們有義務了解其在歷史長河中積淀的文化內涵,并繼承和發(fā)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