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寫作能力,是英語學習的重要輸出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著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組織駕馭能力。在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指導,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仍然需要教師在教學策略上做出探索,以推進學生的成長。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到對學生英語作文的素材積累、邏輯訓練等多個方面展開討論,以期為日后教學工作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能力;素材積累
【作者簡介】孫繼明,新沂市鐘吾中學。
前言
英語寫作是學生英語學習面臨的一大問題,盡管新課標發(fā)展之下對于英語寫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很多學生心中英語寫作仍然僅僅是一道練習的題目。在對學生進行英語寫作指導,應當認識到學生對英語作文認知的不足、尋找到學生素材積累、思維邏輯等方面的不足,全面推進學生的成長。本文即針對初中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尋找到教師指導的對策探討。
一、在閱讀中教學生如何積累
英語寫作的初始任務仍然是詞匯的運用,如何將自己掌握的英語詞匯以一定的語法結構展示出來,就是學生英語寫作的意義所在。在當前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基礎積累,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這樣才能為寫作準備足夠的素材。很多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會安排學生背誦一些“標準答案”或是范文,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積累往往是不經(jīng)思考的盲目記憶。事實上,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的積累,并且將這種積累日常化,這樣既能減輕學生的壓力,也能使學生進行更好地思考。在閱讀中,教師要將主動權讓杜給學生,但是遇到優(yōu)秀的句子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摘錄整理,在日常的教學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而在課下的閱讀中,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的閱讀積累,將日常閱讀中遇到的優(yōu)秀的句子、詞語等進行摘錄,這是教學發(fā)展的關鍵所在。如學生在課下閱讀中遇到了“In my younger and more vulnerable years……”這樣的句子時,就能夠發(fā)現(xiàn)其中的“vulnerable”形容一個人脆弱的時候,也就是小的時候,這樣的詞語就較單純的younger生動形象,讓人印象深刻。英語學習不應當是走向模板化,而是要讓學生更多的去積累詞語,sweet是形容味道的,但是當用這詞形容人的時候,就會有特別的感覺,這些都是學生在日常積累中可以關注到的。
二、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邏輯
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除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更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邏輯。通過類比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進行漢語寫作的時首先可能想到的是這篇文章的布局應當如何,是總分還是“總分總”;可以用哪些例子進行論證等。但是到了英語寫作中,學生能夠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是某個句子可以用到這里,某次詞語可以用到這里,整體而言英語作文沒有邏輯性。當然,這種缺乏邏輯性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許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在閱讀中跟每一個詞匯較真兒,卻忽視了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在當前閱讀教學中,教師逐漸轉變學生的閱讀習慣,當面對一篇閱讀文章時,學生可以嘗試先通過自主的閱讀,不刻意查找任何詞匯,僅僅是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閱讀、去猜測里面詞匯的意義等,嘗試去分析一篇文章的邏輯結構。在將一篇文章理解透徹之后,再一次進行整體閱讀,去熟悉里面的篇章結構,這樣的閱讀之下,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實現(xiàn)閱讀發(fā)展,養(yǎng)成閱讀的邏輯結構。在學生進行寫作練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寫草稿的習慣,在寫草稿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簡單寫出這篇文章打算怎么寫、寫什么,尋找到哪些是需要的內容等。學生的寫作邏輯,能夠對學生未來寫作發(fā)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在改錯中練習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
教師在閱讀學生的習作練習時往往會發(fā)現(xiàn)許多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學生卻切切實實的出現(xiàn)了。在當前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在改錯練習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在日常改錯練習中,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分析,更進一步的,將學生每次的寫作練習分小組互換,使學生先自己為同學條出錯誤,并且完成第一輪的修改。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批改了學生的作文之后,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錯誤在課堂展示,由學生共同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進行改正。帶學生在習作錯誤中尋找突破,正是要鼓勵學生正視自己的英語作文練習,寫作練習并不僅僅是句子和詞語的堆砌,是有靈魂在的,是要關注到每一個大大小小宏觀和細節(jié)的。改錯練習是學生接觸到的較為基礎的練習作業(yè),教師也要從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細心觀察的品質,為日后教學工作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四、在寫作評講中完成寫作練習
在當前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到寫作練習的評講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最終的評價環(huán)節(jié)往往處于一種被忽視的狀態(tài),教師會對學生的寫作進行評改、從中尋找到病句等,但是最終對于學生寫作的更正存在管理的懈怠,往往是教師批改之后,學生已閱,然后就很少有后續(xù)的關注了。在寫作練習中,教師要關注到最終的評講活動,針對學生的寫作問題進行探究,選擇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集中點進行討論。更進一步的,為了能夠將學生全面帶入到課堂中,可以嘗試邀請學生進行多元化的寫作評價環(huán)節(jié),拉動學生自覺的進入到寫作評價中,先有學生進行自主的評價與修改,通過作文互換的形式進行相互批改,再由教師統(tǒng)一的完善,能夠最終實現(xiàn)作文練習的有始有終。
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能夠關注到教學的整個過程,并且將學生帶入到課堂中,使學生全面參與到寫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形成教學的體系,全面推進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鄒彩苗.初中英語作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J].廣東科技,2012, 15(6):62-64.